马妮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由于肾气的盛衰在女性一生经、孕、产、乳的不同阶段,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肾阳之气的盛衰,在女性生殖中发挥着主要作用.
作者:鲁军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肺炎合并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纽予抗生素加增液承气汤治疗,对照组予抗生素加酚酞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承气汤治疗老年肺炎合并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丽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择本科室100例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纽,各50例.观察纽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予全程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视力≥0.5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两种倾倒溶液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传统取液(50例)与直立旋转取液(50例)对照研究,统计取液时间、溅起水珠个数及对所取溶液进行细菌培养,统计两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分别对两组进行比较,直立旋转取液组倾倒液体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传统取液组,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直立旋转取液纽倾倒液体溅起的水珠数明显少于传统取液组,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倾倒溶液细菌培养结果均提示无细菌生长.结论:直立旋转取液的方法省时、省力、安全、实用,是一种易于临床使用的无菌溶液倒取法.
作者:李琳瑛;周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非布司他治疗痛风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9例患者应用别嘌呤醇进行治疗,观察纽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53%,对照纽临床总有效率66.10%,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78%,对照组不良反应18.64%,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痛风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应用非布司他进行治疗临床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分析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期为其临床诊治提供较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3月~2013年7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6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治及其预后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好发于冬春季节,患者初期临床表现可不明显,常以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基础疾病多、临床并发症多以及感染病原菌耐药范围多为主要特征,患者病程长,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误诊率、漏诊率和一定的死亡率.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工作中应不断提高对此疾病的认识,充分了解其诊治知识,对疑似患者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等一级预防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结合患者病情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有效降低误诊、漏诊和死亡比例.
作者:谢小馨;龙海;陈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前来我科就诊的104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即一般护理组(52例)与综合心理护理组(52例),一般护理组患者行临床常用的一般护理,综合心理护理组患者除行一般临床护理外,还进行定期综合心理护理.结果:一般护理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综合心理护理组,综合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再妊娠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不孕不育症患者再妊娠率,加强患者对临床的认可.
作者:林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分析诺氟沙星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肠胃炎患者96例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诺氟沙星治疗,另外48例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诺氟沙星与加味藿香正气丸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92%,显著高于对照组85.41%,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呕吐、腹痛及发热等不良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肠胃炎患者采用诺氟沙星联合加味藿香正气丸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杜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用于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我科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Ⅳ度骨髓抑制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结果:20例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经过化疗和综合护理后,20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可延缓、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杨娥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血清中miRNA-204和miRNA-672的变化,探讨在FS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0例FS患儿作为FS组,25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间表达变化.结果:(1) miRNA-204和miRNA-672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FS组中miRNA-204和miRNA-672呈现高表达模式,提示两者与FS中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可能成为血清学分子标记物之一,为深入研究FS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徐健;刘金龙;江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例如吞咽训练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表面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分数以及患者食管上段括约肌开放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以及食管上段括约肌开放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进行相应的训练后,对照组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分数显著低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食管上段完全开放例数为21例,对照组食管上段完全开放例数为18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吞咽训练在脑梗死恢复期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食管上段括约肌开放情况,恢复吞咽功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郑兴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病应用资生健脾汤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2016年1月份至2016年11月份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2例,观察纽患儿给予资生健脾汤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治疗,对观察组患儿给予资生健脾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中痊愈30例,好转16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8%;在对照组中,痊愈18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81.0%,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疗效此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资生健脾汤在治疗小儿腹泻病中有着较好的疗效,能够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伴随着医学基础、边缘学科及技术的发展,检验料在更新设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先进的技术、新项目、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检验,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可行有效的措施方法,以质量为标准,服务为根本,科学为原则,为临床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工作,要保证准确发出每一张检验结果.
作者:高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综述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面部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相关护理研究,介绍了新型敷料在面部压疮预防上的应用,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张聪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食品安全标准能提高政府的食品监管能力的,规范和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本文将陈述分析我国目前食品安全标准的现状,并根据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以及指出我国当前的食品监管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以及法律的方法策略,确保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改进,不断提高企业标准来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相关法规.
作者:黄贤光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及探讨在神经内科ICU医院感染的相关特点和护理干预的一些有效措施.方法:通过对126例神经内科ICU出院患者,进行回顾调查以便对医院感染的有关病例分组进行查看,任意选取对照组和观察组人数各63例进行分析探究.结果:在这126例当中观察组有5例发生了医院感染病例,所占比例达到7.94%,对照组感染16例,感染率达到25.40%.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使神经内科ICU医院的感染率问题得到很好的控制,并能得到降低感染率的效用,同时也缩短了住院的时间,这样对患者的健康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帮助.
作者:何月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居发展中国家5岁以内儿童疾病死亡率之首[1].可分为吸人性和感染性两类.后者是新生儿肺炎中多见的,主要由各种病原菌引起,据统计,围生期感染性肺炎病死率为5% ~ 20%,可发生在宫内、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多由细菌、病毒、真菌等不同病原体引起[2],表现有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白沫、呼吸浅促、发绀呻吟、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严重者出现点头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或有呼吸音增粗、干湿音等.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预后和护理措施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对护理的要求更高,因此,恰当的护理和细致观察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萍;葛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全脊柱MRI检查在诊断脊柱脊髓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初步临床检查诊断为脊髓或脊柱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全脊柱MRI检查对所有患者进行应用,并且对结果的准确率进行检查.结果88例患者在进行图像处理和全脊柱MIR扫描之后,都能够对清晰的全脊柱图像进行获取,对患者脊髓和脊柱的解剖结构进行仔细的观察.本组患者在进行全脊柱MIR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有83例患者脊柱脊髓病变,其中被检出椎体血管瘤的有5例,脊柱外伤7例,被检出腰椎骶化移行锥9例,椎间盘突出62例.在62例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多发椎间盘突出患者有23例,单发椎间盘突出患者有39例.在对患者进行影像学综合检查之后将83例脊柱脊髓病变患者的病情确诊,其具有100%的全脊柱MIR检查准确率.结论:将全脊柱MRI检查对脊柱脊髓患者实行,能够对直观、全面以及清晰的全脊髓及全脊柱扫描图像进行获取,进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值得推广.
作者:吴万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了解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复发现象的临床诱因.方法:筛选64例因消化性溃疡、于2014年01月-2016年12月进入本院的患者,均有复发现象发生,在对其病情状况、病历资料深入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复发诱因.结果;生活习惯因素、性别因素、负性精神状态因素、抽烟因素、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等,都可能会使患者出现复发问题,且上述诱因中,独立性危险诱因具体涉及性别因素、抽烟因素以及Hp感染因素;同时保护性诱因则涉及救治依从性因素以及生活习惯因素等.结论:受多种诱因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大多表现出复发率高的特征,需引起重视.
作者:彭文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1月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两组.西医纽常规西医治疗,活血化瘀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心功能的差异.结果:活血化瘀纽患者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高于西医组,P< 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活血化瘀组心功能改善幅度更大,P< 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活血化瘀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症状、心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张海虹;杨志坚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