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金红;杭柏亚
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简单,快速、敏感,特异,试剂稳定,危害性小等的优势,在白血病诊断领域具有广阔潜力,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治、预后判断及个体化治疗带来新的契机.本文就白血病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作一综述.
作者:孙园园;徐琳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要地位,因其掌控了所在地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预防环节、预警环节、处置环节和协调环节.想要进行有效的预警工作和预防工作,需充分了解该地区中极易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响应.导致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局限的原因有很多,如:该地区的人力和财力等,这些原因均可影响疾控中心的正常运行.通过分配一些有利条件来凸显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停中表现出来的优势,给予实施有效的策略,为以后疾控中心的正常使用做铺垫.
作者:王绘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综合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到2016年10月期间前来我科就诊的104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即一般护理组(52例)与综合心理护理组(52例),一般护理组患者行临床常用的一般护理,综合心理护理组患者除行一般临床护理外,还进行定期综合心理护理.结果:一般护理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下降幅度明显低于综合心理护理组,综合心理护理组患者护理后再妊娠率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一般护理组.结论:综合心理护理能大大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提高不孕不育症患者再妊娠率,加强患者对临床的认可.
作者:林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针对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手术患者实施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妇科盆腔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纽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纽则采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对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预见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占比5%,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占比27.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5.4%,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67.3%,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妇科盆腔肿瘤开腹手术的患者应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不仅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还可以有效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评估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应用在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接收的71例急性缺血中风患者,以不同治疗方法为依据分组,治疗组(36例,实施早期针灸与康复治疗),对照纽(35例,实施单纯的康复治疗),比对两纽治疗有效率、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36例:治疗有效率97.22% (35/36),对照组35例:治疗有效率77.14% (27/35), (P<0.05);治疗前后两纽NIHSS评分做比对,结果差异明显, (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缺血中风患者患者展开救治工作时,建议选择早期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在提升临床治疗有效率的基础上,改善机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郑维波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6同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A组传统固定术治疗,B组给予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切口长、出血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伤椎高度、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少于A组,P<0.05;B组切口长、出血量、VAS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伤椎高度、SF-36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B组伤椎高度、SF-36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在胸腰椎创伤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缩小切口,减少出血,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伤椎高度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詹克栋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到我院诊治的肾结石患者52例,分为两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6例试验组采用系统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成效.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纽经护理后的成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治疗肾结石患者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李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由于老年患者骨性关节炎发病率越来越高,传统治疗针灸、推拿、中药熏药治疗时间长,痛苦大、费用高,治疗效果一般;观察采用玻璃酸钠针关节腔注射治疗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为骨性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对科室收治的50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均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每周一次,每次25mg,5周一个疗程.注射后指导患者自行在家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每周电话随访一次进行观察.结果:50例注射后均无不良反应,均随访6个月,优26例,良14例,改善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结论: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症状的缓解有明显治疗效果,值得基层医院积极推广.特别适合没有充足时间到医院做康复治疗的患者,可以大大减轻患者的治疗时间及治疗费用、简便、高效.
作者:刘浪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使用米力农对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高原性肺水肿病人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病人则使用米力农治疗,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到了95.0%,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米力农对急性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朱菊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综述了无创机械通气患者面部发生压疮的相关因素及目前国内在此方面的相关护理研究,介绍了新型敷料在面部压疮预防上的应用,对其发展进行展望.
作者:张聪颖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烦躁哭吵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取106例患儿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烦躁发生率和哭吵次数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烦躁发生率为28.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8%,且其治疗依从性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哭吵次数为(3.82±2.36)次,少于对照组的(8.57±4.13)次,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烦躁哭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陶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析综合护理用于化疗致Ⅳ度骨髓抑制患者中的效果.方法:从我科2013年1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Ⅳ度骨髓抑制患者中随机抽取出20例,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结果:20例Ⅳ度骨髓抑制患者经过化疗和综合护理后,20例患者康复出院.结论:Ⅳ度骨髓抑制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可延缓、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杨娥飞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月经、血hCG恢复时间情况和对照纽相比较,观察组明显要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输卵管保守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较,前者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疗效更佳,术后恢复更快,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通过分析塔城地区汉族人群和哈萨克族人群中结肠息肉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了解塔城地区汉族、哈萨克族结肠息肉的发病情况,从而了解塔城地区汉族、哈萨克族结肠息肉的发病是否存在民族、年龄差异.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息肉的汉族、哈萨克族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塔城地区结肠息肉患者,哈萨克族高于汉族,高龄患者(年龄>60岁)高于低龄患者(年龄≤60岁),提示塔城地区结肠息肉的发病哈萨克族与汉族存在民族差异,塔城地区结肠息肉的发病存在年龄差异.结论:控制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直肠的发生,可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对于结肠息肉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飞;杨真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改进人造血管内瘘的护理措施,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我院血透室5例尿毒症患者应用人造血管内瘘进行血液透析的护理探讨结果:2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其中1例经尿激酶溶栓处理后内瘘恢复正常,另外1例失败.余3例使用良好,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掌握过硬的穿刺本领,能延长患者的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作者:林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治疗疗效;方法:用无创呼吸机与不用无创呼吸机及早用与晚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效果比较;结果:使用比不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机衰竭效果明显,早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比晚用效果好;结论:对于呼吸衰竭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指针,尽早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跃;杨昭军;刘建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阳不足,易在寒冷的冬天发病,若冬天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提升人体阳气、固护元阳,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夏季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通过将辛温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法可以运用在小儿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体质虚弱等疾病,目前我们临床运用较为普及,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作者:张艳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生化汤对药流后阴道出血的作用.方法:对120例孕6~8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纽60例,2纽流产均采用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配伍,而治疗组同时配合服用加味生化汤,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完全流产率95%,对照组66%,且治疗纽出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后加服加味生化汤可明显缩短出血时间,提高完全流产率.
作者:柯华湘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血管生成因子,参与各种生理性及病理性血管生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病死率高.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在恶性肿瘤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钟宁;张慧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徐术在急性阑尾炎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科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通过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各项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值,与参照组患者进行对比,组问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值得全面普及.
作者:讹长明;彭浩;王勤俭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