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赵跃;杨昭军;刘建伟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治疗疗效;方法:用无创呼吸机与不用无创呼吸机及早用与晚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效果比较;结果:使用比不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机衰竭效果明显,早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比晚用效果好;结论:对于呼吸衰竭有使用无创呼吸机指针,尽早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城乡居民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与遵医行为的调查研究

    目的:分析城乡居民患有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及遵医行为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及病情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某地区2015年1月至8月患有高血压疾病的城乡居民160例开展研究,对所有患者的高血压进行分级,并分析不同分级患者的疾病知晓情况、控制情况及遵医行为,并进行观察.结果:在160例患者中,1级患者为81例,2级患者46例,3级患者为33例,其中,3级患者病情知晓率高,1级患者知晓率低.此外,1级患者控制率高,3级患者控制率低.结论:本次调查的高血压患者病情知晓率、控制率及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均较差,医护人员需要针对患者开展科学性档案管理及治疗,帮助患者控制病情.

    作者:李健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高校流行性感冒预防控制措施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类疾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流感疫情在人群聚集的地方一旦爆发,会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具有较大的危害性,而高校由于学生在此居住生活,所以又是传染性疾病的重点防控地区,本文旨在通过讨论高校流行性感冒的防控措施,为流感防控工作提供建议,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及高校师生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控制水平.

    作者:吴雨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的意义.方法:选择本科室100例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纽,各50例.观察纽给予基础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予全程护理.结果: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个月视力≥0.5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实施全程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蒋巧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友病患者家庭防护的重要性

    目的:帮助血友病患者减轻影响健康乃至威胁生命的危险因素,介绍血友病家庭防护的重要性.方法:通过健康宣教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话语介绍给患者及家属.结果: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更加认识,理解了为何要做好家庭防护,结论:家庭防护等同于院内治疗及护理.患者及家属学会了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能,有效的防止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申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脑外伤恢复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问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在本院2016年1至12月所接诊的脑外伤患者中盲选取96例,均分对观察组与对照纽,行不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护理后各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脑外伤患者恢复期间给予有效康复护理干预,可实现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有效改善.

    作者:李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护理,总结经验.方法:对1例高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进行总结.讨论:糖尿病足的护理方式,以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结论: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控制血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创面处理、运动和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患者恢复良好出院.结果:糖尿病足患者通过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和截肢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樊惠琴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析医疗风险及其预警系统

    近些年来,我国医疗安全事件频发,有些甚至升级成为医疗暴力事件,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因此,医疗风险防范成为全球医疗界共同探索的热点.本文结合医院开展医疗风险管理的实践,对医疗风险的概念、特点及成因进行简要介绍与分析,提出医疗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旨在健全与完善医疗风险管理机制,促进医院安全、健康发展.

    作者:贾运乔;郭赏;王晨雪;张瑞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检验质量的保证

    伴随着医学基础、边缘学科及技术的发展,检验料在更新设备,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先进的技术、新项目、科学的方法应用于医学检验,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经验,要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可行有效的措施方法,以质量为标准,服务为根本,科学为原则,为临床提供基本的依据.因此,必须提高检验质量工作,要保证准确发出每一张检验结果.

    作者:高立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颈动脉超声应用在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运用颈动脉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的50例冠心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冠状动脉造影和颈动脉超声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颈动脉超声诊断的诊断效果.结果:两组粥样斑块诊断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超声IMT阳性率、斑块阳性率分别为65.22%、64.49%,其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率(P<0.05);颈动脉超声诊断中IMT特异性为61.46%,敏感度为86.23%,诊断符合率为80.27%,粥样斑块特异性、敏感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8.63%、89.42%、83.44%.结论:颈动脉超声能够在冠心病早期诊断中发挥作用,其具有诊断费用低、重复性良好的优势,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王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的护理效果

    目的:观察对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肛周脓肿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行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中盲选90例,随机挑选其中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治疗中行针对性护理,对照组45例,则按照常规方式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差异性.结果:在本次治疗中,观察组治愈率为95.56% (43/45),由显效30例,有效13例组成,对照组治愈率则为80.00% (36/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切口负压引流加冲洗治疗的肛周脓肿患者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可起到提升疗效的作用,有助于患者恢复.

    作者:柏燕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PKP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健康教育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围术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应用PKP治疗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采取围术期全程健康教育,并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左PKP治疗胸腰椎骨折围术期护理中效果明显,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侯国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冬病夏治在儿科中的应用

    目的:中医认为夏季阳气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阳不足,易在寒冷的冬天发病,若冬天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提升人体阳气、固护元阳,增强小儿的抵抗力.夏季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通过将辛温的药物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理论.此法可以运用在小儿肺炎、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体质虚弱等疾病,目前我们临床运用较为普及,得到了广大家长的好评.

    作者:张艳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药学专业实习带教实践体会

    对于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正式进入岗位工作前进行实习并接受带教老师的指导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带教老师作为药学专业实习生的指导老师,对其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带教老师在带教药学实习生过程中需要的个人综合能力,并分析如何才能合理安排药学实习生的实习内容,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毕业实习生的几条建议.

    作者:何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5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目的:对5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患者的发病原因、抢救方法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50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中,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病变、急性中毒、继发性脑部病变和糖尿病并发症.抢救后,治疗有效率为96.0%,死亡率为4.0%.结论:急诊内科昏速患者发病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积极进行抢救,使得患者的死亡率降低,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陈晓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物思瑞康临床药效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压力上升,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增加且趋于复杂.思瑞康(富马酸喹硫平)这种新型抗精神疾病药物备受医学相关工作者的重视,其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且治疗效果佳,但同时也存在着头晕、嗜睡、心悸等副作用.在联合用药方面,思瑞康也显现出其明显的促进效果和安全性.本篇通过查阅近五年国内外文献重点总结了思瑞康在精神分裂症治疗方面的药效,辅以其治疗躁狂症的效果和常见不良反应.

    作者:刘雅惠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前置胎盘产妇的结局影响因素分析

    前置胎盘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在临床诊断及护理中及早确认前置胎盘以及前置胎盘的类型对保障产妇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前置胎盘产妇结局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一线医疗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

    作者:冯爱云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占主要地位,因其掌控了所在地区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预防环节、预警环节、处置环节和协调环节.想要进行有效的预警工作和预防工作,需充分了解该地区中极易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并及时给予有效的响应.导致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受到局限的原因有很多,如:该地区的人力和财力等,这些原因均可影响疾控中心的正常运行.通过分配一些有利条件来凸显疾控中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停中表现出来的优势,给予实施有效的策略,为以后疾控中心的正常使用做铺垫.

    作者:王绘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拉贝洛尔对妊娠高血压胎儿的影响

    目的:通过拉贝洛尔治疗妊振期高血压过程中,观察胎儿分娩结局,预测对胎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蔚县中医院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86例,将所有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以拉贝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观察两组胎儿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两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贝洛尔治疗妊振期高血压安全性高,可降低新生儿的室息率与早产率等,值得推广.

    作者:张秀荣;赵金梅;董丽菲;刘迎凤;付丽曼;启明星;郭习娟;彭艳艳;向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烦躁哭吵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缓解新生儿烦躁哭吵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选取106例患儿进行研究,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烦躁发生率和哭吵次数以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的烦躁发生率为28.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38%,且其治疗依从性为92.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哭吵次数为(3.82±2.36)次,少于对照组的(8.57±4.13)次,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实施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烦躁哭吵,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陶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与恶性肿瘤微血管生成

    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是近年来新发现的血管生成因子,参与各种生理性及病理性血管生成.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病死率高.血管生成素及其受体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其可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和复发.本文就血管生成素在恶性肿瘤的作用予以综述.

    作者:钟宁;张慧卿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