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肾镜术后护理

王玉良

关键词:肾结石, 经皮肾镜, 术后护理, 体会
摘要:经皮肾镜技术(PCNL)是泌尿外科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端结石的一个重要方式,且与输尿管镜技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肾镜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综合处理方法,可以使90%以上肾结石可以免除开放性手术.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多排螺旋CT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照射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78.1%,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多角度、完整地显示肋骨骨折情况,对提高肋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攸力;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经皮肾镜术后护理

    经皮肾镜技术(PCNL)是泌尿外科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端结石的一个重要方式,且与输尿管镜技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共同成为现代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经皮肾镜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综合处理方法,可以使90%以上肾结石可以免除开放性手术.

    作者:王玉良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个体化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生存质量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一些急救项目上所用的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使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使用黛力新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4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使用黛力新,比较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HAMA与HAMD评分降低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对照组评分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黛力新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黎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选用中药制剂300例发生不良反应患者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所有患者的不同年龄和用药方法发生的不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针对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不同用药方法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不同药物种类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均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用药方法和不同药物种类在患者的皮肤黏膜、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上均具有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因此,在用药期间,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给予患者合理的用药方法,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发挥佳药效.

    作者:潘新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1例护士针刺伤(HBV)后延迟接种的随访结果报道

    目的:增强医务人员对血源性传播疾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做好针刺伤后局部处理的重要性.方法:护理人员针刺伤后进行及时有效的局部处理,但未及时接种疫苗.结果:暴露后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为阴性.随访6个月,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仍为阴性.结论:重视职业暴露后及时有效的局部处理,是降低职业暴露后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作者:申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并按照随机平均的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方式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知晓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53例患者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3.59%.实验组53例患者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57%.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提高,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作者:薛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效果.方法:对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入院治疗的高血压病伴糖尿病的病人92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46例,观察组中患者应用缬沙坦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应用非洛地平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病伴糖尿病治疗中,缬沙坦在降低血尿酸、尿蛋白排泄方面优于非洛地平,但是在降低血压方面比非洛地平差.

    作者:周莹;楼利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系统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效果的观察

    通过对我院就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1月31日期间,50名妊娠高血压患者,自诊断为妊娠高血压疾病起,由门诊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是否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症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通过早期观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等措施,可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于凡;徐彩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慢病管理模式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了解慢病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我院神经内科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0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慢病管理,对照组患者未给予健康管理,通过比较来了解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管理前后吸烟、饮酒、高盐饮食、高脂饮食、运动、情绪、药物依从性、高血压定期监测、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前后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上述几项指标改善不理想,生活质量得分也明显低于实验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慢病管理可以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方式,进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慢.

    作者:张华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健康需求的增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生护理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探讨护理工作中与护理相关的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尤为需要.

    作者:沈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静脉采血技巧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实验室诊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静脉采血,是实验室检验结果敏感、准确、客观的保证.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也是每位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笔者对静脉采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蒋利;李志杰;易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银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饮食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饮食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1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饮食和运动疗法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发生率为21.67%,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67%,两组患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上,实验组也要优于对照组,总发生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和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施波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急性肠胃炎疗效

    目的:探讨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联合奥美拉唑肠溶片在急性肠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4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甲组)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另外42例急性肠胃炎患者(乙组)治疗效果,甲组仅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乙组在甲组治疗上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结果:乙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均优于甲组,对比P<0.05.结论:在针对急性肠胃炎患者上,与单纯采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相比,同时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降低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

    作者:王景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分析先天性唇腭裂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112例先天性唇腭裂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经验,观察手术治疗结局.结果:所有患儿通过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护理等措施后均恢复良好,唇部畸形修复率达100%,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先天性唇腭裂患儿可以通过手术来进行修复,给予周到、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升临床修复效果,可是说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作者: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重要性

    目的:研究心理在自然分娩产妇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妇15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性化心理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分娩方式,阴道撕裂率、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发生率、阴道撕裂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产妇分娩中,可以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效地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张会侠;齐家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路径在甲状腺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1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临床路径的护理,比较其效果.结果:两组均有一定效果,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临床路径的护理科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较高使用价值.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针刺加中药及肢体康复功能锻炼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症1例

    格林-巴利综合症是经免疫介导,以神经根及周围神经的损害,小细胞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为主的多发性、炎症性神经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的运动及感觉障碍,颅神经麻痹,甚至呼吸肌麻痹.本病病残率高,但因其病程的自限性、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患者及家属对本病后期康复的重视程度提高而遗留较少的后遗症.

    作者:武慧;丁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