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依拉·艾尼;杨丽
目的:比较新生儿颌下与腋下测体温法的差异,探讨新生儿颌下温度测量的可行性以及颌下温度测量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新生儿120例,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颌下与腋下温度.结果:颌下与腋下测得体温值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颌下温度测量可替代腋下温度测量,而且操作方便,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赵亚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钠和阿莫西林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相比于对照组的2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泮托拉唑钠和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进行比较,前者疗效更佳,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好,安全性和治愈率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乳腺病变患者60例,均行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本组患者中经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乳腺良性病变34例,诊断符合率为87.18%;乳腺恶性病变19例,诊断符合率为90.48%.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祖乾;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在ICU患者的护理中采取心理疏导的护理效果及改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50例ICU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实验组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辅以心理疏导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负面心理状态改善情况较对照组良好,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护理对患者恢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樊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干细胞移植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已有了一定进展.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取材方便、相对易培养,多能分化,可行基因操作,适合自体移植的特点,被认为是细胞治疗的优势种子细胞.
作者:陈雨;黄榕;张小琼;石奇松;王喜卓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母乳喂养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为了实现佳生长、发育和健康,婴儿在生命的初6个月应完全接受母乳喂养,是指用母亲的乳汁喂养婴儿的方式.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婴儿发展更为健康,效果包括增强免疫力、提升智力,减少儿童期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几率等等.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儿童的死亡率,它对健康带来的益处可以延续到成人期.同时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恢复身体健康、有利于子宫复旧、减少阴道流血,预防产妇产后贫血.母乳喂养可以减少女性患卵巢癌、乳腺癌的发生.
作者:刘淑娜;王文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滥用情况及其不良反应.方法:收集统计我院2006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发生过利巴韦林注射液应用不良事件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其滥用情况,分析利巴韦林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病例一般资料、用药剂量、合并用药情况、反应治疗及预后等.结果:滥用利巴韦林注射液后的不良反应复杂多样,主要有过敏反应、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多个器脏或循环系统,本院收集50例患者中经过停药、减慢低速、治疗等方法处理后,均得以恢复,没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为解决医院利巴韦林注射液滥用问题,首先应严格用药监督,其次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做到密切观察,才能及时发现患者不适、滴速过快等问题,减少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保障病人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万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盲选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任选其中50例,在抢救中给予全程护理,而另外50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性加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本次抢救中,成功率为96.00%(48/50),而对照组为80.00%(40/50),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4.00%(47/50),而对照组仅为82.00%(41/50),对比可知,两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全程护理的模式对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施护,可为抢救成功率提供保障,并实现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田茂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用于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一些急救项目上所用的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临床对急诊大面积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急救时间,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使患者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徐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提高放射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室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8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接诊的8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应用护理与影像一体化管理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查等待时间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与影像技术一体化管理可显著提高放射科的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检查的等待时间并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患者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5.08间收取的64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对照组单用硫唑嘌呤治疗,两组均维持治疗30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黏膜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粘膜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不大.结论:英夫利昔单抗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克罗恩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莫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龙州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36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36名受检者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早晨空腹取血,进行血液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RDW、RBC、Hb、RBC/MVC、MCV分别为(22.14±1.36)%、(5.86±0.86)×109/L、(85.36±9.98)g/L、(3.45±1.24)、(74.24±6.56)fl相比于对照组的(14.13±1.45)%、(3.54±0.65)×109/L、(123.86±12.54)g/L、(5.21±1.65)、(91.36±9.54)fl,观察组RDW、RBC明显更高,Hb、RBC/MVC、MCV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鉴别和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欧少波;李兴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协调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前未开展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并供应医疗器械,观察组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提高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观察两组消毒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员,回收服务评分(24.02±0.01)、发放服务(23.55±0.15)分、器械适用(23.68±0.17)分、满足要求(24.00±0.89)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提高其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确保临床医务人员可顺利开展工作.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疗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88%相比于对照组的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秋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常规护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肱骨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骨折诱因、每日补钙量、康复锻炼方法、饮食指导方法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精心护理干预在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测试结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检查的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在检查前进行全方面精心护理干预,并分析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测试情况.结果:40例言语发育障碍患儿听力正常15例,占比37.5%,轻、中度听力损伤3例,占比7.5%,重度与极重度听力损伤22例,占比55%,听力功能障碍率为62.5%.结论:精心护理干预可以较为准确的测试患儿听力损伤的程度,为后续的语言发音指导或相关治疗可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孙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儿肺炎按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健康教育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能明显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顾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2例胃溃疡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22%相比于对照组的83.33%,观察组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HP阴性率为94.44%,阳性率为5.56%相比于对照组的80.56%和19.4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均有一定的疗效,两者相比,前者疗效更佳,患者的症状改善更好,安全性和治愈率更高,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其实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前列腺增生患者96例,将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8),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电切术,对照组接受我院护理人员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我院护理人员优质护理,对比二者之间的IP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膀胱疼痛、膀胱痉挛、切口感染、褥疮、膀胱出血等).结果:经治疗与相应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为(5.47±1.98)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能够改善疾病的严重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海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或原有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病死率高,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COPD急性加重所致轻、中度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已得到医疗的肯定[1],临床应用广泛,但对于严重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的治疗,因无法进行严格气道管理和理想的呼吸支持,相关指南多列为禁忌症[2].近年来,部分文献显示无创通气对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及意识障碍患者疗效确切[3].我科于2016年1月至6月对2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伴意识障碍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并对其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护理,临床达到满意的效果,现汇总如下.
作者:王瑞;刘素彦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