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华
目的:研究整体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对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100例于躁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完全依从与部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不依从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护理应用于躁狂症患者中,能够将其治疗依从性提高,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芹芹;孙倩倩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痛风是现在社会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年龄跨度大,给病患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做好门诊病人健康宣教和护理非常必要.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调理汤加外用美容护肤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0年3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痤疮患者220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还有对照组.对照组口服药片甲硝唑维,外用容护肤品;治疗组口服消痤汤,外用容护肤品.两组患者分别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汤药调理对于治疗痤疮效果明显.
作者:胡蓉;胡云冬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由于受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结核病虽然已经不再是无法治愈的疑难杂症,但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这样对于结核病的防治工作我们依旧要重视起来,但在防治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阻碍着防治工作的有效进程,从而导致结核病患病几率并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本文就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着手.
作者:阿旺央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麻醉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前列腺电切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根据麻醉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45例患者应用硬膜外麻醉,观察组的45例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短,完全阻滞时间也低于对照组,麻醉效果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能有效提高临床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伍成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实验室诊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静脉采血,是实验室检验结果敏感、准确、客观的保证.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也是每位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笔者对静脉采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蒋利;李志杰;易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儿科患儿的抢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儿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对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资料,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采用喜炎平,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利巴韦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疾病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相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儿疱疹消退、体温恢复、皮疹消退及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相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利巴韦林有效提高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缩短临床愈合时间,效果理想.
作者:秦克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乳腺病变患者60例,均行动态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本组患者中经MRI动态增强扫描发现乳腺良性病变34例,诊断符合率为87.18%;乳腺恶性病变19例,诊断符合率为90.48%.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良、恶性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重复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祖乾;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分析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60例初治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差异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对比组间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血糖变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且都未出现恶性事件.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血糖控制好,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作者:莫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作用于小儿普外科中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的40例小儿普外科患儿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临床护理路径.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时间、费用,并发症率及家属满意度上比较,观察组均明显占优(P<0.05).结论:在小儿普外科患儿的护理中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缩短其治疗进程并提升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给予运用.
作者:王彦;梁宗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本文对颅内血管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治疗期间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40例颅内血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本组患者接受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全部康复出院,预后效果较为理想.结论: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支架植入术治疗颅内血管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
作者:王国玲;张素霞;李英毅;唐灵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此段时间内所在科室收治的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痉挛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80例患者展开术后出现膀胱痉挛因素的研究,同时采取有关的护理措施.结果:8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患者,通过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而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发生膀胱痉挛者4例,发生率为5%.结论:通过分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出现膀胱痉挛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降低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
作者:吴芳;周兰花;戴新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健康教育经验.方法: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及家属进行语言教育、文字图片教育,示范操作教育.结果: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6个月进行了电话随访,有2例患儿惊厥再次发生,但能使惊厥得到及时控制.结论:做好健康教育,降低了病残率,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分析门诊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门诊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地佐辛在缓解下肢骨折患者腰硬联合麻醉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选出80例纳入研究领域中,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麻醉后不输注任何药物,观察组麻醉后静脉输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4h、6h、12h、24hV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结果:观察组术后30min、2h、4h、6h、12h时间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在麻醉后输注地佐辛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蒋晓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准确性的具体影响.方法:搜集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用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采用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数据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影响,可以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为肺水肿或胸腔积液提供简便判断.
作者:赵顺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维生素B6对减轻阿奇霉素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维生素B6进行治疗,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儿胃肠道反应.结果:经观察对比,治疗组患儿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经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呼吸道感染时联合使用维生素B6,可以降低患儿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减轻患儿治疗后不适感,提高了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吴冠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从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中抽选10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儿蒙脱石散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患儿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恢复时间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可采用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能够保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包镂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DR诊断肋骨骨折的影像学表现,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2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DR成像技术对其进行诊断,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判断其骨折移位情况,计算诊断准确率,并将其与常规X线胸片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常规X线片诊断和DR诊断后,A组和B组患者的确诊率分别为83.3%和95.6%,121例患者经DR诊断后,182处骨折全部检出,诊断准确率为100.0%,显著高于常规X线胸片(85.2%),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R诊断肋骨骨折的影像学图片清晰度高,可以通过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发现各类明显或不明显的骨折移位现象,诊断准确度高,有利于其临床治疗.
作者:刘宪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