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涛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车辆行进中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医院急救车上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品管圈,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急救车上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情况、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为88.57%相比于对照组的68.57%,观察组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为静脉选择不当、技术不规范、监管力度不够、车辆环境差、缺乏正规培训、技术不熟、护士不良心态、病人静脉条件差.结论:品管圈在车辆行进中静脉留置针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各项症状,提高了患者穿刺得成功率和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对高龄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耳鼻喉科2015年8月~2016年9月接收的40例高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心理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理状态评分(SAS、SDS)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上,观察组均占据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高龄手术患者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经验证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张新梅;戴新燕;盛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急性胰腺炎是一个常见的急腹症,轻型易于治疗,重型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怎样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护理质量.采用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治疗的有效性,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减少费用支出.
作者:张银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儿科门诊输液是儿科治疗中的重要手段.儿科又是特殊性的人群,静脉穿刺难度较大,所以静脉输液是儿科护患纠纷的高发环节.因此,探讨其纠纷发生的原因并寻找出有效的对策尤为重要.
作者:梅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及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4例剖宫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平均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22例.参照组孕妇麻醉采用布比卡因联合葡萄糖药物,研究组孕妇在此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麻醉药物.对两组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频率、手术时间以及关节运动恢复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孕妇的关节运用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孕妇行布比卡因联合舒芬太尼麻醉能够有效的降低孕妇的牵拉痛以及寒战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瑞华;刘芹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叶酸检测对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无显著改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叶酸治疗可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
作者:戴礼陶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布比卡因属于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主要是由两种不同的镜像体共同组成的消旋混合体,但是由于在应用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潜在心脏毒性,因此医学界不断加强研究.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布比卡因所具有的毒性与自身的结构之间紧密相关,其中主要是右旋体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本文主要针对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主要依据.
作者:赵庆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烤瓷贴面修复在四环素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4月-2016年4月90例四环素牙患者并随机分组.传统组修复材料为树脂贴面,新型组修复材料为烤瓷贴面.比较两组患者四环素牙疗效;修复满意和舒适情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新型组患者四环素牙疗效高于传统组,P<0.05;新型组修复满意和舒适情况高于传统组,P<0.05;新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烤瓷贴面修复在四环素牙治疗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修复满意度和舒适度,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加以分析.方法:盲选本院在2016年1月至12月接收的急诊危重患者100例,任选其中50例,在抢救中给予全程护理,而另外50例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性加对比.结果:观察组在本次抢救中,成功率为96.00%(48/50),而对照组为80.00%(40/50),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4.00%(47/50),而对照组仅为82.00%(41/50),对比可知,两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按照全程护理的模式对急症危重患者抢救中施护,可为抢救成功率提供保障,并实现对护理满意度的提升.
作者:田茂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护理安全管理在提高尿毒症患者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在不同护理后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1.67%、护理满意度98.3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6.67%、护理满意度75.00%(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护理质量安全隐患,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索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降阶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再次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阶梯治疗重症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效果显著.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护理措施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90%,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0%,对比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疾病传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武丽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应用细节护理对手术治疗的影响情况.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投掷硬币的方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实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细节护理的患者为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比对两组患者手术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配合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质量评分(26.54±3.7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可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可广泛推广于临床.
作者:胡汉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文总结了我科收治的48例胃息肉患者采用内镜下氩气刀治疗的护理体会.通过在治疗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治疗中密切配合,治疗后进行科学细致的护理,特别是潜在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顾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分析四肢过着手术患者接受手术全期护理后压疮发生率的降低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通过数字表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就诊四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给予一般性护理和手术全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I期压疮等压疮总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手术全期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后压疮发生率,且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儿科属于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科室,以幼儿、儿童为主,他们的主诉能力、自控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都比较差.在护理过程及疾病治疗中不能积极配合.经常出现哭闹、烦躁现象,因此有较高的护理难度(1),儿科中医患沟通受较多角色关系影响,导致医患沟通困难,因此护士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方式是劝慰性、称赞性,和家长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向患儿和家属解释病情和医生保持一致,防止医护意见差异而导致家属不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水平提高,对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按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39)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互动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房环境、服务态度、服务及时性、管理规范性、综合素质以及护理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互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护理中,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有助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卢玉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护理人员是我国医疗服务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随着我国人们医学理念以及健康意识地增强护理人员的职能也在发生变化,以往护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对病人进行相关的护理活动例如伤口换药、肌肉注射、静脉点滴以及配合医生监督病人遵照医嘱进行用药等等,如今护理人员除了这些基本职能外其在健康教育当中也同样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很大程度上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要比医生和书本的教学效果更好.本文将对护理人员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较为充分地阐述.
作者:李春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PPV)与内界膜剥离术(ILMP)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MHR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科接受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PPV治疗,观察组给予PPV联合ILMP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性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晶状体浑浊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体切割与内界膜剥离术联合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落的疗效可靠,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杨东升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