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
目的:探讨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3年5月期间的30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监测护理效果及康复情况.结果: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后,9例患者的病况达到基本治愈的标准,13例患者的病情发生显著好转,6例患者的病情发生好转,2例患者死亡,护理和康复的有效率达到93.33%.结论:给予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明显的效果,不仅使并发症的发病率大幅降低,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玛依拉·艾尼;杨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对护理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水平受到患者的广泛关注.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的标准.急诊科疾病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需给予患者积极有效护理.急救模拟案例综合演练方法的运用,能够使护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促进其积极完成临床带教老师规定的临床技能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有利于对护士学习兴趣的不断激发,使其更好的透入于实习工作.本文主要急救模拟的综合演练在急诊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旨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水平.
作者:唐学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检验质量是检验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实行规范化管理,对质量管理常抓不懈,提高检验人员的自身素质及质控意识,真正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为临床提供真实、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本文阐述了检验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检验科的实际发展情况,就如何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措施,以更好地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面发展.
作者:徐林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评分与临床资料、APACHEII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超声评分为0-2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均为0例,超声评分为3-5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3例、1例,超声评分为6-8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12例、2例,超声评分≥9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7例、1例;超声评分0-2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1例、0例、1例;超声评分3-5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2例、5例、6例;超声评分≥6分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4例、2例、39例.结论: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极高,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况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作者:刘艳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报告1例上消化道多次出血患者的护理.3年中,出血多达20余次,终痊愈.随访7年,贫血纠正,未见再次出血,身体健康.其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粪便的颜色、潜血试验、查血红蛋白等.合理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是本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终痊愈的关键.
作者:肖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痛风是现在社会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年龄跨度大,给病患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做好门诊病人健康宣教和护理非常必要.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护理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生存质量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患者个体化延续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其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4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进行血管造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的危险分级,再给予治疗,并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介入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必须经过全面的检查后,对危险程度进行分级评估,给予患者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治愈率.
作者:李艳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门诊不仅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更加是医院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导医护士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技能不仅关系着我国临床护理质量,且将会对医院的整体形象与声誉产生重要影响.然而,医院纠纷的主要发生原因是医护人员没有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门诊导医护士应该具备良好形象、主动帮助、真诚热情、善于倾听、姿态优美、语言亲切等综合素质,以不断解决患者就医中的各项问题,提升医院声誉.因此在门诊工作中,护士人员应重视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作者:张秋香;周凤华;秦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总结探讨小儿雾化吸入疗法的健康教育经验.方法: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及家属进行语言教育、文字图片教育,示范操作教育.结果:对58例高热惊厥患儿出院后6个月进行了电话随访,有2例患儿惊厥再次发生,但能使惊厥得到及时控制.结论:做好健康教育,降低了病残率,对预防高热惊厥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顾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现为下肢麻木酸痛,腰腿抽掣,甚至疼痛难忍,举步艰难,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十分痛苦,有马尾神经损害者可有大小便功能障碍,严重者可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影响.对于本病的治疗,国内外中西医均有较多报道及论述.
作者:陈宇翔;谢良贵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儿科急诊潜在中病患儿的临床处理和管理方法进行讨论,从而做到对为重患儿的早发现、早识别与早治疗大程度上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并减少医疗纠纷.方法:对儿科急诊预检分诊识别流程进行制定并且给出早期筛选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临床方案.结果:在实行了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后,我院从2013年到2016年,共在危重病早期发现了9例爆发性心肌炎以及肠道病毒69例,重症感染9例,脑膜炎3例,重型小儿肺炎2例,因而阻止了13例医疗纠纷,与未实施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前的医疗纠纷案例相比总共减少了11起医疗纠纷,儿科死亡人数也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建立并健全儿科急诊潜在危重病的早期识别与管理体系从而能够在大程度上对医护人员的识别危重病能力进行提高,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儿科患儿的死亡率从而也能够减少因此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与纠纷.
作者:王小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准确性的具体影响.方法:搜集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用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的患者50例,根据患者有无胸腔积液分为参照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两组采用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后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数据并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积液对经肺热稀释法血管外肺水监测的准确性并无明显影响,可以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为肺水肿或胸腔积液提供简便判断.
作者:赵顺成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清β-HCG及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早孕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B组,每组患者32例,A组为先兆流产患者,B组为继续妊娠患者,对照组为妊娠正常患者,对三组患者第5、6、7周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测与观察,分析比较三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清β-HCG变化情况、血清孕酮变化情况.结果:第5、6、7周,三组患者血清β-HCG、血清孕酮变化相互比较,差异显著,B组明显低于A组,A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HCG及孕酮检测在先兆流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血清β-HCG及孕酮水平的变化能很好的反映胎儿的健康状况,是诊断先兆流产的重要指标,血清β-HCG及孕酮的检测对于孕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创造人性化医疗服务的基础.本文从医患矛盾的因素及从医务人员角度出发如何建立良好的五官科医患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林桂丽;郭定亮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照射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78.1%,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多角度、完整地显示肋骨骨折情况,对提高肋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攸力;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论述纸质病案的现状,与纸质病案比较,电子病案的优势以及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中应用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作者:秦秋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手术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手术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划分为参照组43例与研究组43例.参照组43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3例患者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骨科创伤手术患者采取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够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同时还能提升临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丁茹;马晔;吴昊;陈穆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
作者:吕志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小儿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研究领域,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组,观察组41例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治疗依从性,评价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能促进患儿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黄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