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

刘艳玲

关键词:超声评分, 急性胰腺炎, 重症程度, 评估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对5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超声评分与临床资料、APACHEII评分的关联情况.结果:超声评分为0-2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均为0例,超声评分为3-5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3例、1例,超声评分为6-8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12例、2例,超声评分≥9分时,手术人数与死亡人数分别为7例、1例;超声评分0-2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1例、0例、1例;超声评分3-5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2例、5例、6例;超声评分≥6分分时,APACHEII评分为0-3分、4-7分、≥8分的人数分别为4例、2例、39例.结论:超声评分对急性胰腺炎重症程度的评估价值极高,能够快速、准确的对急性胰腺炎的病况进行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值得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华生人性照护理论在一例先兆流产孕妇中的应用

    人性照护理论是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华生于1979年创立,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且自创立以来的20多年一直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现采用该理论对1例先兆流产的孕妇进行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作者:孙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门诊导医护理经验

    门诊导医护士在门诊日常接诊病人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都对病人起着很大的作用,也是门诊和医院给病人和家属留下的第一印象,导医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服务态度、管理水平、工作质量以及医院的形象.进医院来看病的患者,通常都受着身体上的病痛折磨和心理上的焦虑、恐惧,报着对医院医生、护士极的信心.那么,作为一名导医护士,给病人身体上、心理上大的正性效应,发挥自己在治疗、护理技术的能力,是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作为一名导医护士关键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导医工作是平凡的、琐碎的,看似简单其中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结合自身十几年的工作体会,浅谈怎样做好门诊导医护理和沟通上的一些经验,共同学习.

    作者:张秋香;周凤华;秦瑞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10月期间进行过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头皮静脉输液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头皮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良好,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进一步提升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凤芹;王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探究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

    目的:探究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剖宫产初产妇来进行本次研究.将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研究小组,各组均有5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行母婴床旁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焦虑评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巧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6.00%)、焦虑评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巧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80.00%)、焦虑评分以及新生儿护理技巧评分,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燨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头痛发作时间、头痛次数、VAS疼痛评分、SAS及SDS评分差异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头痛频率以及VAS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27.46±4.22)分、(38.57±6.02)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对减少患者偏头痛发作次数,缓解患者头痛症状,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迟凤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探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观察

    目的:针对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本院呼吸内科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重症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来院就诊顺序分成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呼吸内科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重症监护,对比两组护理护理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及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应用重症监护效果明显,降低并发症率,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崔化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腹腔镜脾切除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巨脾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种方法对于乙肝后肝硬化导致的巨脾合并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的30例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巨脾合并中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例资料,作为腹腔镜组.选取同期接受开腹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围手术期情况综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Child分期、麻醉风险相似.两组均无死亡病人,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优于开腹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能开展复杂腹腔镜手术的医生而言,腹腔镜脾切除术联合门奇断流术治疗巨脾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安全可靠,还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程瑶;刘作金;涂兵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中青年精神分裂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疏导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明显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联合药物治疗在中青年精神分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精神状况评分、功能状况评分、社会功能状况评分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瑞华;刘芹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浅谈普通高校医院药库管理及用药安全

    普通高校医院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管理模式,结合医院管理特点,对于加强药库管理,减少药品积压,保证药品质量和师生员工用药安全,成为当前我院的重要任务.

    作者:张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疗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并根据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3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抗病毒、抗感染、吸氧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沐舒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明显要更短,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88%相比于对照组的8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沐舒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秋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胸腔镜手术在胸部创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对胸部创伤患者临床开展胸腔镜手术治疗工作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4月~2017年03月126例胸部创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对胸部创伤患者分组;对照组:开胸手术;观察组:胸腔镜手术;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切口疼痛率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同对照组胸部创伤患者比较,临床手术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效果显著(P<0.05);临床手术出血量减少程度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1.54%)低于对照组胸部创伤患者(13.85%)尤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胸部创伤患者于临床合理开展胸腔镜手术治疗工作,患者表现出的疼痛程度较为轻微,在将系列手术指标加以改善的前提下,成功优化胸部创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於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新生儿下颌测温与腋下测温的探讨比较

    目的:比较新生儿颌下与腋下测体温法的差异,探讨新生儿颌下温度测量的可行性以及颌下温度测量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新生儿120例,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颌下与腋下温度.结果:颌下与腋下测得体温值比较,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新生儿颌下温度测量可替代腋下温度测量,而且操作方便,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

    作者:赵亚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风患者的护理技巧探讨交流

    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妙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花椒挥发油的镇痛作用探索

    目的:初步考察汉源清溪贡椒挥发油的镇痛作用,为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和热板致痛实验观察镇痛作用.结果:ICR小鼠以0.05、0.1、0.2g/kg的剂量连续3天灌胃给药,均能明显抑制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和延长热板致痛小鼠舔足的潜伏期,其镇痛作用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花椒挥发油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

    目的:分析3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常规组:对患者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法.对照组:对患者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方法.观察组:对患者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法.结果: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方面相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和对照组(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对照组要低于常规组和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2.70%明显低于常规组13.33%和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有一定效果,但是综合来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更有优势,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骨折的愈合时间.

    作者:赵利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小儿静脉穿刺是儿科护理中一项重要的基本操作,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对儿科患儿的抢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儿科护士应熟练掌握小儿静脉穿刺技术.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协调的重要性

    目的:分析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相协调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前未开展活动时的消毒室工作人员24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消毒并供应医疗器械,观察组开展供应室管理活动,提高供应室服务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观察两组消毒室工作人员服务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24例消毒室工作人员,回收服务评分(24.02±0.01)、发放服务(23.55±0.15)分、器械适用(23.68±0.17)分、满足要求(24.00±0.89)分,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加强对供应室的管理,提高供应室服务质量,提高其与临床需求的协调性,确保临床医务人员可顺利开展工作.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亲属活体供肾切取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应用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后的病人治疗、护理当中,通过与传统供肾切取术的围手术期处理进行比较,观察供者各项实验室指标、住院时间等方面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的亲属活体供肾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失血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应激状况、营养状况、生化指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受者肾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术病人.

    作者:刘红艳;肖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于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加以分析.方法:于本院2012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接收的高血压病人392例作为观察对象,任选其中196例观察组,在治疗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而剩余196例为对照组,遵照常规模式施护.对护理效果间的差异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高血压病症知识的掌握率以及对护理操作的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可起到帮助患者对病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后期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张燕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脑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

    目的:探讨脑外科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68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脑外科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外科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显著降低护理纠纷事件的发生率,从而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对于提高脑外科临床护理质量,和谐护患关系具有显著的作用.

    作者:宋禄禄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