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患者的护理技巧探讨交流

刘妙英

关键词:中风, 护理, 探讨, 交流
摘要: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护理模式对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比较

    目的: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老年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比较.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7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为例,采取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应用临床常规护理的模式;另一组为观察组,采取综合优质护理的模式.比较并评估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等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PaCO2等血气指标,以及FEV1、MVV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通过采取综合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血气指标与肺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宋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对心电图在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和分析.从而提高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率.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1月到2013年10月共计100例被确认为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了回顾法进行分析.100例患者当中有50例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其被分为实验组,另外50例患者为对照组为非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同样采取心电图检测的医疗措施,在检测后对患者的诊断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性和心电图波动变化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在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敏感度、准确度以及特异性的比较上而言,实验组要比对照组高,两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区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缺血性T波段发生率和损伤性ST段上升发生率的比较中,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坏死性Q波段发生率的比较上,实验组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其本身的特异性较高但是无论从准确度还是敏感度方面来看都是较低的,所以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罗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使用黛力新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8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41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病人治疗的基础上添加使用黛力新,比较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病人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HAMA与HAMD评分降低非常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对照组评分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黛力新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病人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

    作者:黎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近年来随着病人和家属维权意识的提高、健康需求的增高,对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技术水平、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发生护理纠纷,给护理人员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因此探讨护理工作中与护理相关的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尤为需要.

    作者:沈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肿瘤医院门诊就诊患者护理需求及分析

    目的:通过了解南通市肿瘤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需求,做好门诊护理服务,以求提高医院门诊护理质量.方法:对2016年1月至12月至南通市肿瘤医院门诊就诊的患者需求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489例参加调查问卷患者中,对疾病了解知识了解约82%,对疾病预防需求约85%,就诊指导约79%,肿瘤医院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及疾病知识需求高.结论:对于肿瘤医院门诊护理,完善服务态度是基础,提高业务水平是必要条件,才能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作者:刘蕊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研究探讨风险护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头皮静脉输液的患儿中选出80例纳入研究领域,采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组,观察组40例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护理风险意识评分.结果:观察组液体渗出、头针脱落、反复穿刺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风险因素、风险管理态度、意向、处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及风险处理能力.

    作者:洪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的探索

    儿科属于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科室,以幼儿、儿童为主,他们的主诉能力、自控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都比较差.在护理过程及疾病治疗中不能积极配合.经常出现哭闹、烦躁现象,因此有较高的护理难度(1),儿科中医患沟通受较多角色关系影响,导致医患沟通困难,因此护士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方式是劝慰性、称赞性,和家长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向患儿和家属解释病情和医生保持一致,防止医护意见差异而导致家属不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水平提高,对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PICC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PICC置管是肿瘤患者进行静脉化疗时的常用工具,是将中心静脉导管从外周静脉置入,导管的尖端直达上腔静脉的下1/3处,靠近上腔静脉以及右心房入口,从而避免了反复穿刺和长期应用高浓度化疗药物造成的外周静脉损,且操作快速、简便,不会对患者的日常活动造成限制.但是PICC置管为患者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会产生多种并发症若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引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现总结了我科2015年9月~2016年12月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的原因及防范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基层医疗机构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致低钠低氯意识障碍1例抢救成功案例报告

    醋酸去氨加压素;低钠低氯;意识障碍;不良反应消化道出血是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查找病因的同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是必须的.近年有研究资料显示醋酸去氨加压素在治疗消化道出血中有较为显著的疗效.我院本例病人也是采用的此方案治疗的.本文对这1例患者在正常治疗剂量中出现的较严重不良反应进行了分析.

    作者:唐建辉;钟德成;张明武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心血管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2016年3月-2016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54例心血管疾病的病人,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均为2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方法,观察两组病人在护理前后存在的随访、用药和生活依从性之间存在差异.结果:在护理干预之前,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在随访、用药和生活依从性之间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随访、用药和生活的依从性都明显要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科学的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对心血管疾病的护理管理中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提高随访、用药和生活依从性,让患者做到定期复诊、合理用药,可以形成好生活习惯,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提升心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对心血管疾病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春花;李芝璇;于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痛风病人的门诊护理

    痛风是现在社会的多发性常见性疾病,年龄跨度大,给病患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所以做好门诊病人健康宣教和护理非常必要.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影响门诊满意度的因素和应对措施

    结合医院的门诊满意度调查和投诉情况,汇总了影响门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作者:胡立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丙泊酚和七氟烷对老年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麻醉对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普通胸外科手术的98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七氟烷麻醉,观察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h、6h、12h、24h的认知功能;并对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h、6h、12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比术前低(P<0.05),但观察组患者术后1h、6h、12h、24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比对照组早(P<0.05).结论:丙泊酚和七氟烷均会使老年患者普通胸外科手术后认知功能下降,但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恢复快.

    作者:赵宗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中风患者的护理技巧探讨交流

    中风病以意识丧失、偏身麻木、突然发生口舌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转危的先兆,可为及时处理提供信息,对患者的正确处理可以大大减轻功能障碍的程度,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合并症、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妙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各项护理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忧郁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关系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忧郁评分、焦虑评分、躯体化评分、人际关系评分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好,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在住院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有效缓解率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优质护理应用于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探讨

    目的:探讨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骨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n=60)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n=60)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的S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入院后3天,研究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6.814,P<0.05);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压疮、脱位和便秘等并发症发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681,P<0.05).结论:在骨外科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常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心力衰竭病人使用硝普纳的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是心脏在短时间内发生心肌收缩力减弱和心室负荷加重而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发病急,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 [2],如不及时救治,不但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严重时可危急生命.硝普纳通过降低血管外周阻力,增加心输出量,扩张静脉,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改善心功能,因此时治疗心衰的必备药品,我科自2016年10月-2017年2月采用输液泵泵入硝普纳治疗心衰98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喻莲;刘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如何做好骨外科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

    如何引导实习生对骨外科临床实习的学习方向,提高他们学习的效果和激发他们的对骨外科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我们骨科带教组所需要深思的一个问题.

    作者:黄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住院病人原发性疾病及接受损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化疗及激素类药物治疗等所造成的抵抗力下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尤其院内感染在流行病学和病原学方面均发生了变化,已引起临床工作者重视 [1.2].本文回顾了2010-2016年的6年间本院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5379例,分析菌种变化,以期对今后诊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杨红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从蒙医治疗失眠病因病机、饮食起居、药物及传统蒙医疗法方面论述了蒙医治疗失眠的临床文献研究概况.蒙医药临床治疗失眠症效率高、简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从根本上改善睡眠,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额尔敦吉如贺;斯钦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