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丽萍;张振丽;周晓芳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给予高压氧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评价、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相比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有效率较高,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护理的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不仅能提高患者对临床医疗服务的满意度而且可以提高一氧化碳中毒后治愈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杨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照射与16排螺旋CT检查,对比二者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片诊断准确率为78.1%,16排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96.9%,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排螺旋CT能够多角度、完整地显示肋骨骨折情况,对提高肋骨骨折临床诊断准确率有较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攸力;阮长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龙州县人民医院接受检查的36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正常体检的36名受检者为对照组,给予两组患者早晨空腹取血,进行血液检查,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RDW、RBC、Hb、RBC/MVC、MCV分别为(22.14±1.36)%、(5.86±0.86)×109/L、(85.36±9.98)g/L、(3.45±1.24)、(74.24±6.56)fl相比于对照组的(14.13±1.45)%、(3.54±0.65)×109/L、(123.86±12.54)g/L、(5.21±1.65)、(91.36±9.54)fl,观察组RDW、RBC明显更高,Hb、RBC/MVC、MCV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非常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鉴别和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数据,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值得应用.
作者:欧少波;李兴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布比卡因属于一种长效酰胺类局麻药,主要是由两种不同的镜像体共同组成的消旋混合体,但是由于在应用之后会存在一定的潜在心脏毒性,因此医学界不断加强研究.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布比卡因所具有的毒性与自身的结构之间紧密相关,其中主要是右旋体对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性.本文主要针对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为临床应用提供主要依据.
作者:赵庆贺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ICU危重症患者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6年4月本院所接收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实验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评定临床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好转率92.5%、护理满意率97.5%和对照组(好转率75.0%、护理满意率77.5%)相比,临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结果表明针对ICU危重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效果明显,可提高疾病好转率,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杨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实验室诊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静脉采血,是实验室检验结果敏感、准确、客观的保证.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也是每位护士关心的问题.现将笔者对静脉采血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蒋利;李志杰;易清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随机从本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腹泻患儿中抽选100例,以此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并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儿蒙脱石散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患儿蒙脱石散联合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各项恢复时间上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可采用蒙脱石散与双歧杆菌乳杆菌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其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恢复时间,且安全性能够保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包镂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报告1例上消化道多次出血患者的护理.3年中,出血多达20余次,终痊愈.随访7年,贫血纠正,未见再次出血,身体健康.其护理要点是: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如粪便的颜色、潜血试验、查血红蛋白等.合理饮食调理及心理护理,是本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终痊愈的关键.
作者:肖秋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马国义老师是甘肃省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儿科临床及教学工作40多年,擅长使用中药散剂治疗咳嗽,现将老师治疗小儿咳嗽的经验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杨频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优化护理流程在提高急诊手术患者手术效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2~2016.12该院134例急诊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均为67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并分析对比两组手术效率.结果:研究组急诊等待手术、手术用物准备及手术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手术效率更高,P<0.05.结论: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可对提高手术效率、提升护理水平等方面均产生积极影响,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施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试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试验组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护理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冯银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分析研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护理临床效果.方法:共124例研讨对象,均从我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疾病者中,随机挑选而来,按护理方式分组,接受常规护理的62例为对照组,接受系统急诊护理干预的62例研究组,观察其护理状况,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各指数状况,包含住院时间、救治时间、住院死亡率、抢救死亡率等,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系统急诊护理干预应用到急性重症颅脑损伤疾病者中,对提升其疗效存在较大有利,缩短住院时间和抢救时间.
作者:韩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瑞芬太尼不同剂量下取得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取医院收治的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134例,右美托咪啶注射液剂量为0.4ug/kg的67例纳入对照组,剂量0.8ug/kg的67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并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为1.49%(7/67)低于对照组25.37%(17/67),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手术患者麻醉时,将右美托咪啶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剂量控制为0.8ug/kg,对患者苏醒时间的减少以及不良反应的控制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李月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对比研究糖尿病治疗中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达标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治疗后血糖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治疗中采用胰岛素泵持续注入的方式能明显缩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严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7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采用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更优(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赵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儿科属于临床上比较特殊的科室,以幼儿、儿童为主,他们的主诉能力、自控能力、治疗依从性及耐受性都比较差.在护理过程及疾病治疗中不能积极配合.经常出现哭闹、烦躁现象,因此有较高的护理难度(1),儿科中医患沟通受较多角色关系影响,导致医患沟通困难,因此护士进行沟通时使用的语言方式是劝慰性、称赞性,和家长沟通时应耐心倾听,向患儿和家属解释病情和医生保持一致,防止医护意见差异而导致家属不信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护患关系,有利于护理水平提高,对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浅谈临床心血管护理中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作用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7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按照抽签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平均分成参考组和研究组,每组35人,参考组单纯的给予常规干预护理,研究组除给予常规干预护理外,还接受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将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在生存质量和依从性上的的改善均优于参考组,且数据间对比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在临床心血管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服药等依从性,可以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于萍;杨春花;李芝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2016年6月以前我院的病历质控工作都是采取全面质控的方式,没有针对病案首页进行专项质控和总结.从6月后我院由质控科牵头,各临床科室紧密配合等模式,运用PDCA循环对病案首页专项整治近半年,取得了突出的效果,现就具体措施流程分享如下:一、我院病案首页创新质控前的现状分析从6月开始每月抽查终末病案首页约200 份筛查出缺陷,目前持续时间约6个月.
作者:徐家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研究X线检查用于踝关节骨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外科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病人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28.6岁.56例患者均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中扭伤28例、车祸伤18例、高处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4例.均行X线检查及同期外院多排螺旋CT检查.结果:56例患者中,通过X线检查明确诊断的有50例,X线检查的正确诊断率为89.2%(50/56).X线检查发现周围软组织肿胀的有4例,隐匿性踝关节骨折的正确诊断率为66.7%(4/6).结论:X线检查对踝关节骨折的正确诊断率较高,对软组织肿胀及隐匿性骨折检出也较高,因此X线检查对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作者:康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胰岛素联合化痰解瘀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5)单纯应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n=45)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化痰解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LG浓度比较,无明显差异;经半年干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胰岛素联合化痰解瘀汤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田甜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