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

徐成军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配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就诊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进行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显著疗效.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糖尿病护理应用饮食治疗的重要性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又给予了系统性的饮食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等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8.45±2.31)mmol/L、餐后血糖(10.12±2.56)mmol/L、并发症发生率(3.33%)均低于对照组(17.57±4.53)mmol/L、(21.35±5.21)mmol/L、(18.33%),而治疗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及护理过程中,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饮食治疗,不仅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改善,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翠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我院门诊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耳针、中医的辨证论治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单纯中医的辨证论治.结果:200例慢性盆腔炎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效果明显,疗效确切,患者容易早日康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奉慧;杨翠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个体化肺部护理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

    目的:探讨个体化肺部护理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部护理,观察组给予个体化肺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改善情况、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个体化肺部护理能明显改善神经外科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情况,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鲍榧淋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于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3.3%)显著低于对照组(5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可以采取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用药,能够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可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出现,并且并发症较少,在临床应用上值得推广.

    作者:阳业锋;高文芝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外伤昏迷患者院前急诊护理对患者抢救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院前急诊护理对外伤昏迷患者抢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9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外伤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入院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由家属直接送入,并且没有进行院前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通过120接入,并经过相关的院前急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情况以及患者的急救时间与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抢救好转率、稳定率以及恶化率分别为28.33%、50.00%以及21.67%,观察组患者的抢救好转率、稳定率以及恶化率分别为43.33%、46.67%以及10.00%,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救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伤昏迷患者进行院前急诊护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降低急救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小庆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谈120例高血压病人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方法:通过降压药物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运动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正确的生活方式.结果: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均经临床正规治疗,同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控制高血压应以药物治疗、饮食运动指导、心理护理为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减少高血压病的发生.

    作者:代清;杜丽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蒙药赞丹-3音汤治疗56例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赞丹-3音汤的治疗措施,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接诊的108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的单双号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蒙药复方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2.4±0.5)次/周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9±1.3)次/周,发作持续时间(2.1±0.6)min/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1.1)min/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应用蒙药复方的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可临床推广.

    作者:福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降低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在尿毒症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中应用综合护理降低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达随机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给予试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30.00%)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接受血透治疗的尿毒症患者以综合护理干预科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马佩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品管圈在提高电子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文件书写正确率的效果.方法:儿科10名护士成立品管圈组织活动,选定提高电子护理文件书合格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不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科室电子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提高了35.11%.结论:运用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电子护理文件书写的正确率,同时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张心梅;王美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谈妇科患者的心理护理

    本文就妇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论题.指出了心理护理的含义及特点;具体说明了心理护理的方法.

    作者:许晓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应用价值观察

    目的:探讨在消化内科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效果满意度,观察组非常满意为40例,一般满意为10例,不满意为0例,对照组非常满意为30例,一般满意为5例,不满意为10例,根据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两组数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X?=17.3417,P<0.05).结论: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兰菊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眼底病门诊诊疗管理系统中移动平台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眼底病门诊诊疗管理系统中移动平台的应用.方法:以接受眼底病门诊下眼检查与眼底病门诊特殊治疗项目的眼底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同时探寻流程管理标准与临床优化要求,借助FileMaker数据库软件创建系统开发平台,移动平台则选用平板电脑,能够在PC端和iPad端使用.结果:自2013年使用到现在,系统已有7400例次病例登记检查.从2015年使用到现在,此系统预约管理的患者为4200例次.结论:以移动平台系统的拟纸化和移动性操作为基础的眼底病门诊诊疗管理系统对眼科临床数据采集以及临床流程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并且能够使眼科诊治流程的规范性得以提升.

    作者:景大瑞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产科危重症病人术后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了解产科危重症病患术后心理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6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作对照组,手术抢救治疗后仅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6例产科危重症患者作研究组,手术抢救治疗后除常规护理外,再实施心理护理,对比各自护理结局.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产科危重症病患来讲,术后心理承受了极大压力,救治过程中需注重为病患实施心理护理,促病患保持良好心态,早日康复.

    作者:帅明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波治疗拇指腱鞘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波治疗拇指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拇指腱鞘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单纯超声波治疗,研究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10天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5例治愈,11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对照组经治疗后,1例治愈,7例显效,5例有效,12例无效,研究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52.0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超声波治疗拇指腱鞘炎疗效更加优于单纯只用超声波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吴文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群体性食物中毒应急预案探讨

    食物中毒是指正常人在正常情况下经口摄入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物或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食物后发生的急性或亚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以细菌性食物中毒为常见[1].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特点具有特发性、时间短、人数多且集中、社会影响大[2].群体性食物中毒发病突然、来势凶猛,中毒者若得不到及时救治,毒物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常常导致生命危险 [3].

    作者: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动静脉内瘘术后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6例动静脉内瘘术后优质护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另外4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术后血透护理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马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管理的意义与医学管理的模式探析

    在各个行业中,针对运营模式加以改革,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医疗事业的稳步前进,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改革成为了发展医疗事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医院实际入手,针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模式加以分析.

    作者:吴健;张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疗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20例于2016年6月至12月期间以急诊方式就诊,首次采取静脉输液治疗的各类儿科疾病患儿,将入组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60例患儿.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急诊输液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输液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6.67%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63.3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FLACC量表评分和Wa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躁动、焦虑、恐惧发生率分别为16.67%、6.67%、5.00%,明显比对照组的43.33%、33.33%、3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急诊输液患儿的躁动、焦虑、恐惧发生率,显著改善患儿的疼痛程度,从而提高患儿的输液配合度和穿刺成功率.

    作者:赵勤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美洲大蠊研末对胃癌患者血清VEGF和MMP-3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美洲大蠊研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对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0例,用美洲大蠊研末联合DCF方案化疗,对照组20例,单纯用DCF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毒副反应,检侧患者血清VEGF、MMP-3水平.结果:研究组有效率45%,对照组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毒副反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化疗后VEGF,MMP-3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下降P<0.01,但研究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洲大蠊研末可以减轻晚期胃癌患者化疗毒副反应,降低VEGF和MMP-3的表达水平.

    作者:李辉;武斌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治疗组患者予以恩替卡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学指标的变化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6%,治疗组治疗效果比对照组高23.2%;另外测出对照组血清HBV DNA转阴率比治疗组低;治疗组血清ALT改善情况对比要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有显著治疗效果,体现在有效抑止乙肝病毒复制,高安全性,高应用价值等优点.

    作者:汪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