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的护理综述

王燕;杨殿秀;徐红英

关键词:糖尿病, 护理, 健康教育
摘要: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甚至终生治疗.对于非住院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包括:药物治疗护理、食物治疗护理、运动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同时及时监测血糖及尿糖,加强心理调整,加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了急性阑尾炎病人92例,将这92例病人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按照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46例.对照组病人通过使用开腹阑尾切除手术实施治疗,治疗组病人则通过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实施治疗,比较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效果,涵盖手术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手术之后的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46例病人手术出血量、首次排气时间以及手术之后的并发症等相关指标均要优于使用开腹手术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对病人的临床影响较小,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王瑞祥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35例,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和治疗措施.结果:通过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分娩前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分娩中护理、分娩后护理等护理措施,35例患者均正常分娩,所有产妇和新生儿均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顺利出院.结论: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控制血糖,减少产后并发症发生,保障母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医院管理的意义与医学管理的模式探析

    在各个行业中,针对运营模式加以改革,逐渐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而医疗事业的稳步前进,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改革成为了发展医疗事业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医院实际入手,针对医院管理的重要意义以及管理模式加以分析.

    作者:吴健;张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乡镇卫生院临床检验中常见的差错及控制策略研究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基层卫生院的发展也进一步得到了促进,不仅相关的仪器设备进一步的实现自动化、完善化,各种试剂的操作也进一步的简单化,方便医生的操作以及实用,提升检验结果的真实性,但尽管已经有了以上程度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仍然在存在着一些差错,从而造成检验结果的不准确,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对于这些差错进行重视,并且将设备、试剂的使用以及员工操作等方面进一步的进行完善,以降低出错的可能性,提升临床检验的综合准确程度.

    作者:黄德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分析我院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行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方法:对106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对照组:常规急救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措施.结果:试验组患者心电图检测ST段恢复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的恢复(缓解胸痛)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心衰例数和死亡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心绞痛、心力衰竭、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的例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采用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急救心肌梗死患者可以有效快速地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大幅度减少死亡率.

    作者:唐林华;李尧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舒适护理在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100例于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来我院门诊行无痛人流术止妊娠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门诊手术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SDS评分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缓解门诊无痛人流术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手术舒适度,应用效果良好.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研究

    目的:探讨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为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并根据护理干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神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改善程度相比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护理对老年病诱发的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得到了显著改善,负面情绪得到缓解,治愈率得到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吕江玲;宋秀花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排便的影响

    目的:对接受肛肠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护理后对排尿排便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肛肠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以抛掷硬币的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以及试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组护理,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试验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排尿排便情况.结果:经不同方法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35.00%)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治疗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排尿排便影响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清醒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察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的效果,探讨刺激性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清醒的临床意义以及预后评判.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纳入观察范畴,年龄32-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1.63)岁,性别比例无显著差异.然后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观察对象分别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护理之外进行刺激性干预予以处理.后根据其实验指标的测定来判断两组之间的差异.主要的实验指标颅脑重伤患者清醒时间.结果:两组对比来看,观察组患者清醒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激性护理干预对重伤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清醒时间得提前具有明显的意义,对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指导意义和治疗思路.

    作者:刘秀平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目的:研究和分析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300例住院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派遣10名护理人员进行不同管理模式的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和风险事件等相关差异,并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风险事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人员中观察组的护患关系、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调查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相关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管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作者:赖清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03月-2016年04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3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64名患者和研究组,对照组64名,研究组66名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运用西药治疗病情容易反复,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缓和的心功能,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作者:王涛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护理管理在甲乳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观察护理管理在甲乳外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室的护理人员30名,于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实行常规护理管理,于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对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前后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评分以及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护理管理应用于甲乳外科病房中是可行的,可以有效的改善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陈黎黎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管理措施

    采用笔者工作医院院内近三年收治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再从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寻找院内感染的原因,从而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重新探讨护理对策.

    作者:解丽静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微量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析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呋塞米与多巴胺微量泵入的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01月~2015年06月收治的92例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经微量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5%、67.39%,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量泵入多巴胺与呋塞米对利尿剂抵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邹箭锋;张敏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谈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癌症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目前已成为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癌症患者的心理情况非常复杂,如何帮助患者与癌症搏斗,使病人安详地告别人生是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心理护理是促使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

    作者:葛红红;陈桂玲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老年肺癌的护理进展

    目前,我国肺癌的患者逐年上升,目前肺癌已居于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据统计过去的5年,我国的肺癌病患者增加了约12万;每4个癌症死亡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患者.有专家称肺癌和爱滋病是本世纪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严重的两种疾病.

    作者:张琴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跟踪随访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跟踪随访在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0例为本文跟踪随访的研究对象,将9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分别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患者予以跟踪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相关指标值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为,两组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的治疗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糖尿病患者在出院后的空腹血糖及体质指数和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跟踪随访护理,能提高患者出院之后的治疗依从性,患者的相关指标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姚新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

    巴贝斯虫病是一种巴贝斯克原虫引起的虫病,通过蜱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存在于动物的红细胞中,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巴贝斯虫病显著病症就是溶血性贫血,但是通常是伴有并发症出现的.本文就犬猫巴贝斯虫病的诊治情况进行阐述与研究.

    作者:吕智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浅析护理人文关怀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人文关怀在耐多药结核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例耐多药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融入护理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心理与躯体不适改善程度和服药治疗依从性提高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与躯体不适改善程度和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耐多药患者的心理与躯体不适,提高患者对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郑莉莉 刊期: 2017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衰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神经衰弱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12~2017.4我院治疗的113例神经衰弱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了优质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113例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的SF-36评分.结论:治疗神经衰弱时配合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病情.

    作者:向晶 刊期: 2017年第16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