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

侯海燕;吕江玲

关键词:个体化运动疗法, 抑郁症患者, 具体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 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运动疗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改善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评分、护理质量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之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运动疗法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改善,相比于常规护理,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腰椎问题,发病率根据地区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医护理方式下人们既可以选择服用中药,也可以选择其他中医护理方式,能够避免因大量服药引发的肝脏问题,利用中医护理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明显效果.

    作者:黄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性传播疾病临床见习教学特点分析

    从性传播疾病的自身特点结合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讨论如何更好地进行临床见习教学,理论结合临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刘建勇;张慧;康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略述十二指肠溃疡的常见治疗方法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道常见溃疡性疾病,发病中位年龄是30岁,以男性居多,秋冬季节高发,患者主述上腹部疼痛,且疼痛具有节律性和周期性,疼痛发生于用餐后2h、饥饿时和夜间睡眠时.患者痛感可随着精神兴奋、紧张等变化加重.目前临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主张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有严格的临床指征.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全产程陪伴护理在顺产分娩中对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全产程陪伴护理在顺产分娩中对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的78例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按产妇入院顺序分甲组(39例)和乙组(39例),均给予甲乙两组产妇常规护理,甲组产妇加用全产程陪伴护理,评价甲乙两组产妇的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产妇切口感染率(17.95%)高于甲组产妇(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014,P=0.025).乙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79.49%)少于甲组产妇(9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29,P=0.042).结论:在顺产分娩产妇中,全产程陪伴护理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会阴例切术口发生感染的凤险,并提高了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的临床效果,并且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1间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7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6例和实验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干预,而实验组给予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并且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救治成功率,就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素氮、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差异,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差异.结果:经治疗护理,实验组的血尿素氮、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谷丙转氨酶、血肌酐指标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的数据具有很大差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血尿素氮、谷草转氨酶、白细胞、谷雨转氨酶、血肌酐指标优于治疗前,数据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病例死亡,对照组死亡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及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救活成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忠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依存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依存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克松;刘芹芹;康淑兰;张建广;赵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生伤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某校临床实习护生伤口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117名某校实习护生进行伤口护理知识掌握及学习需求的调查.结果:95.7%的护生认为在校期间需要学习伤口教育课程,护生对伤口护理知识回答错误率前三位的条目分别是:伤口透气是否有利于伤口愈合、伤口每次换药是否都需要消毒和干燥的伤口环境是否有利于伤口愈合,错误率分别为95.7%、94.9%和91.5%.护生对伤口护理知识了解程度较高的前三位条目分别是:对营养不良会影响伤口愈合、糖尿病会影响伤口愈合和伤口愈合期间伤口瘙痒情况,百分比分别为94.9%、92.3%和90.6%.结论:实习护生伤口护理知识掌握欠缺,实习前对实习护生进行伤口护理培训和实习过程中加强伤口护理的教学力度很有必要.

    作者:陈淼;邓超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观察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

    目的:分析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时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开放性手术和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对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分析,甲组和乙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1%和91.1%,乙组的整体效果比较明显.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给予微创经皮输尿管镜治疗,其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维贤;张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医院药房药品保管探析

    目的:探究分析医院药房药品保管的措施及方法.方法:分析回顾医院近年来药品保管的措施,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医院药房药品保管措施.结果:在医院药房药品保管中,药品分类杂乱、保质期管理不善、不能很好地抓住药品管理动态是主要问题,因此,加强医院药房药品保管应该从速三个方面出手,进一步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结论:为了提高医院药品管理质量,首先应该依据药品类别,分别管理.其次应该做好有效期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后应该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药品动态管理.

    作者:杨彩红;刘珊珊;柴立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风险管理在传染性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护理风险管理指的是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手段.危重症患者有着病情变化快、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复杂的特点,因此护理工作量较大,再加上患者家属心理较为焦躁,也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本院采取护理风险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薛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的应用

    目的:探讨产科临床中分娩镇痛的应用,促进产科治疗与护理水平的提高.方法:以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40例分娩产物为对象,并将英随机分成观察组(n=120)与对照组(n=120),对照组行常规处理方式,观察组则行分娩镇痛处理,对比两组产妇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应用分娩镇痛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屈慧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我科应用交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8例,优良率95%,该方法损伤小,克氏针固定有一定强度,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有效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84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儿等分两组.保守组采取保守疗法,鼻内镜组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慢性鼻赛炎治疗效果;1年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慢性鼻窭炎治疗效果高于保守组,P< 0.05;鼻内镜组1年复发率低于保守组,P< 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卢家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论药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

    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正常运行以及患者生命健康而言,药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科学认真的开展药品检测工作,提高质量监督的水平,使药品的质量得以保障.本文就药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情况进行研究与分析,为药品检测实验室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刘新玲;任丽萍;仲崇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提高内科护士的护理质量之我见

    我国现代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医疗服务也有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医学模式也应该适应社会发展,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和谐统一的整体护理为核心的新型护理模式.这就要求内科护理工作者要转变传统观念,提高护理质量.护士要加强基本功训练,夜班当中要充分遵循互补增值原则,护士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心理,并且,医院应该通过定期举办护理讲座,使护士掌握更多护理技巧,医院、患者也要给予护士鼓励、认可.

    作者:王春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人性化服务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5年2月~12月,改进前常规护理,儿外科共开展手术195例,2015年2月~12月,在开展一次以人性化服务为主题的质量改进活动后,开展手术214例次.结果:改进前对50例患儿家属进行基线调查.改进后生活管理、患儿舒适度、治疗护理、病房管理、服务态度评分高于改进前,改进后并发症发生率7.94% (17/214),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14% (11/214),低于改进前14.36% (28/195)、11.28% (2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外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人性化服务,可明显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周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中学生急救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心肺复苏术的普及提供参考资料.方法:设计调查问卷,随机发放给本市两所中学共400名初二学生,经过SPSS软件统计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中学生对急救知识了解程度不足,对201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的内容知晓率低于5%.结论:必须对中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培训、普及现场急救常识,提高广大群众自救互救的能力.

    作者:司淼;马庆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细节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中的应用及意义

    目的:探究细节服务在门诊导诊工作的应用效果和对临床门诊的工作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接受过细节导诊服务的患者450例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6年2月未接受过细节服务的患者4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分、治疗情况以及护理质量满意度三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咨询服务、就诊情况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就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将细节服务应用在门诊导诊服务中能够提升导诊服务的质量,同时也能够提高就诊效率,缩短排队时间.

    作者:应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带教临床护生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分析探讨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找出影响护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心理压力问题、责任心不强、动手能力差、法律意识淡薄、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不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而在应对策略方面,消除护生的心理压力、提高护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护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护生的法律意识、指导护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等,是有效的应对策略.结论:对带教过程中护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并提出相关的应对苯略,可以帮助护生尽快顺利完成实习任务,获得扎实的护理技能.

    作者:马黔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诊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介入术的护理对策.方法:特选取2016年1 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50例,按照医学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给予特定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死亡率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感染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特定系统化护理方式应用于重度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有效的降低患者术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林雪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