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红;刘珊珊;柴立兵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胸腺肽辅助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3.8%,93.8%和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作为免疫调节剂,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有效.
作者:刘锐;张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对安全文化视角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予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秦小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实验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有效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比差异显著,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刘大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ICU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2月在综合ICU收住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60例采用舒适护理、修改探视制度、音乐疗法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ICU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对ICU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ICU综合征发生率18%(11/60),高于对照组的35%(21/60);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2%(55/60),也高于对照组的62%(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实施、探视制度的改变以及个性化的护理可以明显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病率.
作者:韩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的90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和优质护理服务,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治疗一周之后,8例患者形成了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是12 31%;B组患者在治疗一周之后.1例患者形成了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是1.54%.B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非常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帮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人员必修的一门学科,基础护理学的理论和操作掌握的程度不仅影响护生通过护士上岗证,而且关系到照顾病患的质量.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通过设立小组长、学生互为评委老师、探讨各种记忆方法、课前背诵课后小测验的方法提高学生基础护理学的理论和操作水平.
作者:林清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与探究普外科临床路径的构建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普外科就诊及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构建临床路径并给予护理,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96.67%)与对照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构建临床路径并实施护理的效果较好.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对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应用围术期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40例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细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固术期护理模式的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围术期护理模式对高龄高危胆结石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秦香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大多发生在30岁到50岁的妇女群体中[1].尽管绝大多数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但是随着育龄女性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有可能增大、增多,还有可能发生恶变,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药物治疗手段适用于固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和生育期妇女的术前准备.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有症状肌瘤病人的佳治疗方法.目前采用的术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肌瘤挖除术等.
作者:丁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分时段应用止血带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间我院收治拟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16例住院患者.根据应用止血带时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情况,术后疼痛、肿胀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预计失血量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术后并发症观察组仅3例(5.17%),较对照组的13例(22.41%)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半程使用止血带较全程使用止血带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的失血量,患者预后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郭柳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本文对在治疗甲状腺腺瘤时围手术期护理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本文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3月到医院接受甲状腺腺瘤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为45例;在围手术期,对照组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护理方式,观察组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临床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效果要好于对照组的患者,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要明显的短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的要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在固手术期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邓书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妇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妇科2015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以次年2016年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者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妇科病房实施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尚晓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86例,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精神症状测评情况(BPRS评分、PANESS评分、NOSIE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1%(<0.05),且精神症状测评情况中,BPRS评分、PANE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NOSI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0.05).结论: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暴力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冯玉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木中发挥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 (P<0.05);手术中,联合组心率、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刘广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B超在检测胎儿畸形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本文收集了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医院临床的62例孕妇B超检测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产后实际情况与B超检测结果,探究B超在检测胎儿畸形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结果:通过对全部孕妇使用B超检测后的结果进行梳理,发现胎儿腹部和胸部位置畸形的有9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有44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6例,漏诊的有3例,胎儿畸形情况达到95%.在孕妇进行生育后发现,62例孕妇都出现胎儿畸形的情况,其中,儿腹部和胸部位置畸形的有9例,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有45例,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胎儿8例,胎儿畸形情况迟到100%.经过分析发现B超检测的实际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在孕期进行B超的检测能够有效排查胎儿的畸形率,其准确性较高、检测较为方便,并且对于孕妇和胎儿没有损伤.孕妇在孕期应该按时进行B超检测,医护医生也要提高自身操作水平,及时进行畸形胎儿排查.
作者:秦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我国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的逐步深入.医院“以患者为主”的护理理念深入到广大护理人员的心中,成为他们开展医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和依据、与此同时内科护理人员在对病患进行救治时,实现规范化地护理,建立健全安全的护理制度,增强护理安全意识,切实掌握内科患者的疾病特点和生活习惯,加强与患者之问的沟通和交流,严格遵守医院制定、发布和实施的护理规范,以求获得佳的护理秩序和大的效果.
作者:魏淑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抗N甲基D天门冬氯酸受体(NMDAR)脑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特点,为抗NMDAR脑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确诊为抗NMDAR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0例患男5例,女5例,年龄为1岁6月至14岁.首发症状中精神行为异常4例,惊厥发作2例,感觉异常3例.椎体外糸运动1例.10例患儿脑脊液抗NMDAR抗体均为阳性,血清抗NMDAR抗体7例为阳性.脑电图慢波增多6例,局灶性棘波、尖波等异常放电3例,正常1例,均未发现存在肿瘤证据.9例给予了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甲基波尼松龙治疗,其中1例给予环磷酰胺治疗,1例放弃治疗.随访至6个月,4例完全恢复6例不、全恢复.结论:抗NMDAR脑炎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免疫治疗疗效显著,提高对该疾病认识,早期诊断及治疗可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
作者:王金秋;陈瑜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儿童有爱玩、好动的天性,但是与户外活动项目、时间以及机会共同增加的是皮外伤在儿童群体中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因此了解相关常见外伤的紧急处理方法,避免意外伤害扩大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对多发于儿童的常见外伤及应对方式进行了综述分析,并对既存误区进行了纠正,以期起到帮助.
作者:陈思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于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了,同时因为民众对于法律、医学方面知识的不断普及,造成了外科护理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越来越多,这给从事临床外科护理的工作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因此,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积极探寻工作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积极采取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更高的相应措施,消除潜在风险,保证临床外科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成为外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任秀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社区医院保留疾病档案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和宣传教育,试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试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压测量、定期复诊和按时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爱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