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秋;陈瑜毅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效果,评价其疗效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功能性胃肠病1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给予对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医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数据统计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97% (64/66),对照组为71.21% (47/6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对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胃肠病中采用中医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可,安全性更高,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作者:顾云;白润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提高病人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的含量,维持血糖正常水平,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8例,给予相应导与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病人的血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血糖有了显著下降,p<O.05,血红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也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糖尿病病人合理控制饮食,适当选择优质蛋白、充足的维生素和膳食维,限制脂肪摄入,对维持其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控制血糖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桂英;刘珊;杨会茹;贾运乔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车3月诊治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60例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治疗时,常规护理配合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及效果,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陆兴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社区高血压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杜区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间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缬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两周为一个疗程,在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对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在患者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0%,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依从性率为83.3%,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率为38.3%,统计学分析两组存在差异,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应用非洛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压,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T导引下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治疗肝肾囊肿的价值.方法:肝脏囊肿及肾脏囊肿病例共1 96例,术前全部经超声或CT平扫、增强或MRI证实,所有病例均在CT导引下进行无水酒精硬化治疗,手术后随访6至12个月,术后行CT扫描或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19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穿刺成功率100%,治疗有效率100%.并发症仅为局部轻微疼痛、一过性轻微醉酒样症状等,无其它比较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肝脏囊肿或肾脏囊肿在CT引导下穿刺注射无水酒精硬化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定位精准,创伤小,无痛苦、经济、简便易行,非常适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王雅祥;白丽英;张荣强;朱天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76例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编号的方式纳入实验组与参照组(n=38).参照组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实验组应用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均有效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评分改善效果更加理想,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37%对比差异显著,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加减治疗肝郁痰阻型广泛性焦虑症,其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刘大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单一用药以卡托等利为主,联合用药以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主,对两组效果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3%和4.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其优势较为明显,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对安全文化视角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价值予以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作者:秦小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如何识别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观察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对精神科患者所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本次观察及问卷调查过程中,发现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主要有三大类,即:心律失常、月经不调以及血脂代谢紊乱.结论:针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需通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视患者的安全用药以及正确处理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等护理对策,进一步使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得到有效控制,从而使精神科患者身心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作者:张淑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后及加强复苏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6月120例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依照旧复苏指南实施相应复苏流程.观察组别依照新指南同时加强复苏管理.对比两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抢救用药比例及复苏时间.重症的新生儿病人经我院抢救稳定后转上级三甲医院,我们跟踪随患儿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气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抢救用药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窒息死亡病例.观察组复苏全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组问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新指南推广与复苏管理,有利于规范新生儿窒息流程,提高窒息复苏效果.
作者:黄朝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分析多潘立酮、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多潘立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患儿的症状消退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时照组患儿腹痛消失时问为(5.8±1 2)(d),腹胀消退时间为(7.3±0 8)(d),恶心消退时间为(2.9±0.7)(d);观察组患儿腹痛消退时间为(3 4±1.3)(d),腹胀消退时间为门9±0 3)(d),恶心消退时间为(2±0 6)(d),观察组患儿症状消退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2%.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潘立酮、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效果明显,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明显减轻息儿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霍延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通过护理人员对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进行细致的宣教的效果观察,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终保证导管的安全性.方法;出院当日对56例携带picc导管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评估及细致的出院宣教,给予患者及部分家属讲解,进而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56份调查问卷,收回56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1)定期随访时间,(2)洗澡导致picc贴膜污染,(3)穿刺点皮肤异常,(4)picc导管使用时间主要针对4项主要数据讨论.结论:细致出院宣教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有效控制出院患者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自我观察能力,提高家属对导管维护重视程度,终提高导管安全性.
作者:王辉;李纳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结合应用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1 2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取阿司匹林单纯治疗,B组采取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1)经过不同方法治疗2周后.A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8.33%,明显低于B组的9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67%,显著高于B组的3.33%,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积极采取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结合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而且还能降低偏瘫、语言障碍、肢体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运用.
作者:沈茹丽;张仲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120)和治疗组(n=120),其中对照组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VAS(分)、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指标均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腹腔沟疝患者进行治疗,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少,尤其是对双侧疝患者而言,十分适用.因此,值得更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杨绪堂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血透室在治疗终末期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在血透室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环境、交流、心理、生活、家庭、疾病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护理服务的发展.本文就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在血透室的应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张晓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全年中560例剖宫产的临床治疗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剖宫产率为52.5%.手术指征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脐带因素、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胎盘因素(低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儿因素(臀位、珍贵儿、巨大儿)等.较高剖宫产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努力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医患沟通、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才能彻底做到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于焦虑症的患者实施整合护理模式,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焦虑症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分别给予整合护理模式(护理组)和常规护理(对照组),分析护理后患者的SAS、SDS评分、住院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SAS、SDS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数据对比显示,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短,组间比较数据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焦虑症是一种精神类的疾病,可以降低息者的生活质量,实行整合护理后则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且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焦虑和抑郁症状,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应刚;孙磊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在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66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传统疝修补木和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对比,乙组各项系数明显少于甲组,组问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分析,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甲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外疝患者给予改进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其效果明显,能提升治疗优势,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方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浅谈社区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社区内脑卒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100例,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复发率、血压水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以及遵医行为.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其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和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内的复发率为12.00%,对照组为-40.00%,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卒中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严格控制诱发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对降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友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妍;徐静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NPUAP于2016年4月13日公布了一项术语更改声明:将“压疮”更改为“压力性损伤”,并更新了压力性损伤的分期.压力性损伤的防治工作是临床医疗护理难以绕开的难题.在对病人进行治疗时应把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放在首位,对病人早期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组织进行评估并做出预防措施是防治压力性损伤的关键.虽然对近几年来各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但毕竟研究者的样本有限,还不具备普遍性,想要真正找到影响老年人压力性损伤发生的相关因素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优化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治疗方案,把压力性损伤消灭在萌芽状态.
作者:刘玉金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