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方明
目的:探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对重度子宫腺肌症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行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治疗的20例重度子宫腺肌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择本院收治的20例行肌瘤切除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于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接收,对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等不同时间段血清AMH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重度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肌壁大部分切除-子宫重建术治疗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值得推广.
作者:刘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分析,实践证明,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0%和90%,乙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甲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对比,乙组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少于甲组.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联合临床路径其优势明显,能提升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罗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应用的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呼吸内科患儿作为研究资料,共360例,依据年限进行分组,2015年和2 016年各180例,对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抗生素用药种类.结果:2016年抗生素在小儿呼吸内科应用合理率93.33%显著高于2015年82.22%,P<0.05;2015年和2016年抗生素使用种类占比高的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且使用方法以单独用药占比高,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本院在小儿呼吸内科患儿治疗中对抗生素的使用基本合理,只有部分因为疗程过长,需要改善使用方法.
作者:陈秀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其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至2011年12月儿科护理纠纷12例资料.结果护理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投诉的原因中,沟通障碍占58.33%,静脉穿刺失败占25%,医疗费用过高占16.67%.结论:建立高素质稳定的儿科护理队伍,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穿刺技能,培养护士良好的医德修养和职业情操,加强法律教育,规范护理行为,是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重要举措.
作者:燕海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膏盲指的是眼外观正常,视力渐降,甚至目无所见的内障眼病.本文主要从青盲从肝论治,首要解郁;青盲从肾论治,重在滋补肝肾;热病伤阴宜养阴熄风,血亏者宜养心补血;阴阳两虚,阴中求阳,以温补肾阳为主;熟练运用种子药,但不冒然杂投;久病有瘀宜活血化瘀,久病人络宜通络等方法.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在治疗上有一定独到之处,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在今后的青盲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付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本疾控中心接收的900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儿童为实验组,并以同期接收的未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900名儿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麻疹的发生情况,比较接种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接种率为97.22%,明显此对照组的73.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麻疹发生率为0.11%,明显比对照组的1.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开展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可有效减少麻疹发生风险,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作者:蒋中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40例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并对两组进行不同方式的治疗,治疗后进行2组的治疗结果对比,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观察和研究不难发现,本次的研究对象在病因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主要的病因包含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精神因素和不明原因前庭周围眩晕等因素所致.两组通过不同的疗法.所表现出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形成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表明,在对老年眩晕患者进行治疗前对患者的病因进行有效分析,能够使医生对患者的病症和体征进行下药,因此能够使治疗的效果得到提高,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芦蕾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与催产素用于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日-2017年3月31日待产的114名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试验的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7例.对比研究两组病人在用药前后的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程度.结果:和对照组孕妇实施比较可以发现,治疗组孕妇在使用药物之后其bishop评分改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催产素,可以提升引产的成功率,改善新生儿的出生状态,具有很好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红敏;周志春;马海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硬膜外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木中发挥的麻醉效果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84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手段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联合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总麻醉优良率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 (P<0.05);手术中,联合组心率、血压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接受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刘广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血透室在治疗终末期肾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在血透室实施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从环境、交流、心理、生活、家庭、疾病等方面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供患者的生命质量.促进护理服务的发展.本文就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在血透室的应用,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张晓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探讨百克瑞联合银离子辅料治疗放射性皮炎伤口愈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40例放射性皮炎ll级以上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0)和对照组(n=20),研究组接受百克瑞联合银离子辅料治疗,对照组接受百克瑞治疗,通过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情况、恢复时间等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百克瑞联合银离子辅料治疗放射性皮炎效果显著,缩短了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和费用,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郭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临床带教中PBL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8名康复专业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教学方式和PBL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总结教学效果.结果:对对照组和试验组的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进行分析,实践证明,试验组的理论分数和实践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对护生采用PBL教学方式,其优势明显,能提升护生的综合能力,带教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玲;刘维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社区医院保留疾病档案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和宣传教育,试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试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压测量、定期复诊和按时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爱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护理认知干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艾滋病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艾滋病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认知.比较两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差无几,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服药依从性较高,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认知干预对改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疫情监测在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方法;随机选取全市98家医疗机构作为本次研究时象,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将2015年1月至12月加强疲情监测管理前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12月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后作为研究组,回顾性分析我市加强疲情监测管理前后重大传染病预防工作情况,对比疫情监测加强管理前后疫情防控效果.结果:疫情监测加强管理前,重大传染疾病发病概率较高,疫情监测加强管理后,重大传染病防控效果明显优于疲情管理前(P<0.05).结论回顾性分析我市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现状,多方面分析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时加强疲情监测管理,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实力度,提高医疗服务覆盖范围及服务质量.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杜区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确、安全、合理的药品.社区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应谈来说,药房在杜区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坚持创造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
作者:俞军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中的糖尿病病人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分析其依从性.方法:选取某社区糖尿病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50例.干预组于2016.10-2017.03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治疗措施.分别测定两组病人干预前后餐后及餐后2h血糖、HbAlc、BMI等指标,并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较治疗前得到改善(p<0 05);干预组治疗后血糖控制效果较治疗前更加明显(p<0.01).干预组病人在用药、血糖监测、饮食、运动及定期复查等方面的依从性均高于6个月前,但对照组病人治疗前后依从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控制及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陈肖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实施“性安全月”在艾滋病风险分类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将艾滋病病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实施“性安全月”措施,分析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高危性行为的改变情况.结果:实施“性安全月”活动即开展为期1个月的自我约束和风险管理后,研究对象性伴数量基本稳定,但性生活频率有所减少,安全套使用率和自我风险控制意愿则有明显提升(P<0.05),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有所提升.结论: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中,实施“性安全月”活动能有效减少性行为频率,增加安全套使用率,提高自我风险控制意愿.
作者:蒙增慧;黄礼庆;黄华兴;农全兴;覃亚勤;梁长威;肖玉珍;曾芳芳;吴丹琴;钟娴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式.方法:将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干本院实施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研究组与参照组(n=25).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研究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与参照组患者在术后护理质量评分对比方面存在明显区别,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期间,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有助于避免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满意度能够显著提升,有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陈建琼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在社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具体作用,为康复训练在社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社区治疗的脑梗塞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依据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共17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案上应用康复训练,共13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功能进行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组问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于干预前,两组的症状得到明显好转,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改善更好,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康复训练在社区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明显,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