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与评定

林文娟

关键词: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护理, 效果观察与评定
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施行中医护理的效果观察与评定.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00名作为本次观察对象,采用单双数床号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常规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措施,对观察组的患者,护理人员对其加强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下,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的血压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中医护理观察组患者经过干预后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血压值分别为(131.32±8.53)、(86.26±6.62),生活质量评分为(89.49±2.45);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值为(145.73±10.73)、(94.52±9.24),生活质量评分为(78.64±3.62);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值明显低于常规护理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压值,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46例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4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随访14个月,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6周,其中优18例,良11例,可1例,无断钉、松动、感染等发生.结论: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固定牢固,便于早期功能锻炼,骨折愈合快,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东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神经症病人的生物反馈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神经症病人的生物反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神经症病人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和对神经症病人的护理.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提高病人的康复率,对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皮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6月间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并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常规组,对照分析两组CT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棘状突起、肺不张、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影像学技术,检查肺结核合并肺癌,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析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目的:针对新生儿出现的黄疸病症,加入早期护理,探究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方法:从新生儿患者中,选择我院自2014-2016年期间的44例黄疸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为观察组,B为对照组),且两组人数均等.针对A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对B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结果:A组患者在黄疸的出现、消失时间,胎便时间与颜色变黄方面,与B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即P< 0.05.讨论:针对新生儿患者中的黄疸治愈,将常规护理与早期护理综合,所呈现的护理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刘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理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首发高血压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焦虑评分(SAS)要低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也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情绪有极大的改善,能够有效缓解消除患者的焦虑情绪,同时降低了血压水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古力巴哈尔·结瓦拉尼;胡文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手术护理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10月至2016车3月诊治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160例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中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骨科手术治疗时,常规护理配合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护理的整体质量及效果,获得了患者的认可,促进了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陆兴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儿血液净化25例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血液净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25例需进行血液净化患儿,经皮股静脉置管和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癌建立血管通路 多器官功能障碍患儿.使用爱德华CRRT机,透析6-8小时/天,连续透析3-6天病情缓解,其他患儿采用普通透析机(贝朗血透机,贝尔克血透机,日本DP8 27血透机),每次2-4小时,每周3次,病情缓解,血流量100-140 ml/min;采用肝素钠抗凝(0.3-0.5mg/kg).结果:25例患儿经过治疗后治愈好转率2.0%,病死率8.0%,并发症发生率:低血压(2.0%)、穿刺伤口血肿(12.0%)、血小板减少(8.0%)、透析失衡(4.0%).结论:血液净化技术对小儿ARF、CRF及中毒是一种相对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有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具体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毛细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实验素材进行分析.将选中的患儿按照护理需求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的小儿运用常规的护理,观察组中小儿实施临床针对护理干预.结果:经临床针对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并发症、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方面优于对照组的小儿护理效果.结论: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取针对性的.

    作者:李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学校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目的:通过开展既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又能够有针对性和持久的学校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我县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方法:通过在试点学校由医务人员对教师开展健康知识培训,再由教师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再通过学生传播到家庭,对家庭中不良习惯进行干预,进而推动社会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学生在健康知识知晓率、行为形成率、饮食生活习惯、疾病知识知晓率等几个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并进而推动了家庭和社会健康促进活动.结论:通过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是一项符合成本与效益原则,能够积极推进西部农村地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有效途径,是值得西部农村健康促进可借鉴的经验.

    作者:杨荣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慢性宫颈炎(chronic cervicitis)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10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危险因素.结果:(1)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宫颈糜烂为主,占55.00% (55/100),其次为宫颈肥大,占30.00% (30/100),然后为宫颈腺体囊肿,占13.00% (13/100),后为宫颈内膜炎,占2.00% (2/100);(2)慢性宫颈炎患者的危险因素:①年龄大小;②是否放置节育器;③工作性质是否为体力;④居住环境是在农村还是城市;⑤人工流产次数两次以下或者两次以上,各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宫颈糜烂,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居住环境、是否放置节育器、工作性质以及人工流产次数等.

    作者:梁志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中晚期喉癌患者临床以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08.7-2017.1期间收治的100例中晚期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8例行环舌骨吻合术治疗,52例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噪音功能进行比较.结果:以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者吞咽能力、嗓音功能恢复好,P<0.05.结论: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用于中晚期喉癌治疗,患者噪音功能、吞咽功能恢复效果较好.

    作者:梁恒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结直肠癌中长非编码RNA MT1DP的下调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目的:探讨假性基因(MT1DP)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假性基因(MT1DP)的表达与结直肠癌(CRC)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我们研究了 78例患者的CR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MT1DP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评估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在78例CRC组织中有55例的MT1DP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0.5%,P<0.001).此外,CRC中MT1DP的表达水平与TNM分期(P=0.020)和远处转移(P=0.005)密切相关.而且,CRC患者中低MT1DP表达者的总体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更低(P分别为0,002和0.006).另外,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MT1DP低表达可能是CRC患者的OS和D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研究结果表明MT1DP低表达与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患者一种新的诊断以及预后评价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潘军平;王俊;朱新华;吴亚夫;丁义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方法:对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5例病情及时得到控制,预后较好.3例未能坚持治疗.结论:无创呼吸机使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程大大缩短,临床症状改善快,血气指标改善迅速,疗效更加显著,在护理过程中,效果的好与坏,与患者的配合度、护士的技术及素质是密不可分的.

    作者:周月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的效果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偏瘫患者使用综合性康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32例偏瘫患者,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通过实行综合性康复治疗来进行偏瘫后的康复训练及康复调理.对照组使用物理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段时间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综合性康复治疗后,身体机能明显恢复好转,治疗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综合性康复治疗相较于其他的疗法确实临床治疗效果更佳,应临床普及应用.

    作者:李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医疗人才缺口在不断的加大,为了弥补这种缺口现象的出现,我国积极的进行医科类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高水平医学人员.就目前的医药院校教学来看,妇产科临床医学是一门重要的教学内容,此学科的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临床问题解决能力的专业医护人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习人员进行临床实践的教学意义重大.从现阶段的此专业教学来看,要提升学生的医护能力,利用案例教学法十分的重要,因为案例教学法和传统的教材案例教学法不同,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进行临床感受,从而发现问题,并由问题入手展开学习.简言之就是临床教学法意义重大,所以本文就案饲教学法在妇产料临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作者:张智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痛人工流产术者的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

    目的:探究无痛人工流产术者的护理干预要点与效果.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选取所在科室50例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为25例,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避孕知识和有效避孕措施得分.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更低,避孕知识和有效避孕措施得分更高,P<0,05.结论开展心理护理对无病人工流产术患者进行干预,患者的HAMA、HAMD评分较低,避孕知识和有效避孕措施得分较高,值得临床信赖.

    作者:杨素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VESD与LVEF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指标明显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梦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

    目的:讨论腰椎间盘突出MRI与CT诊断的应用的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发生腰间盘突出的患者100例,均进行MRI与CT诊断,并在之后进行病理检查.结果:MRI诊断与病理检测的符合率高于CT诊断与病理检测的符合率,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腰间盘突出的患者使用MRI诊断的准确率更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伯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胆舒胶囊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胆舒胶囊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服用胆舒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取服用消炎利胆片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复查,可知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89%.而观察组仅为68.8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胆舒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优于消炎利胆片治疗,不良反应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继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的研究进展

    肺栓塞是临床上由于肺循环障碍引起的病理生理综合征,该病的发生主要是肺动脉主干或分支被内、外源性栓子堵塞而引发的,一旦病情严重就会诱发肺梗死,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可以针对的病况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合理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何有效的实行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待于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实践、总结.

    作者:洪昌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