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继平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作者:王曙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方法,由于担心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器疼痛、出血,许多妇女绝经后未取宫内节育器.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生殖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生殖器官萎缩,加上IUD放置时间过长,可使宫内节育器(IUD)发生老化、变形、嵌顿给取器带来困难、甚至失败.妇女在取器时出现疼痛、生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本院对绝经后妇女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2小时后取出宫内节育器,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慧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躁狂症患者依从性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狂躁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患者则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人数为35例,占85.4%,对照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好人数为25例,占60.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躁狂症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宗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处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后切口妊娠患者12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64例,采用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降血HCG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的血β-HCG、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法处理剖宫产后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青;肖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探究锁定钢板与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在胫骨平台双髁骨折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双钢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对研究组患者采取锁定铜板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治疗优良率达89.5%,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2.3%,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在手术后观察患者的完全负重时间、骨折完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以及随访期间美国组约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效果更为理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作者:齐建明;李春江;高小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干部保健病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5年7月至2016年6收治的82例干部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优质护理服务队干部保健病房患者进行护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发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热娜古丽·艾合买;艾力皮拉·乌买尔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2月84例儿童慢性鼻窦炎患儿等分两组.保守组采取保守疗法,鼻内镜组实施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比较两组慢性鼻赛炎治疗效果;1年复发率.结果:鼻内镜组慢性鼻窭炎治疗效果高于保守组,P< 0.05;鼻内镜组1年复发率低于保守组,P< 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儿童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是儿童慢性鼻窦炎理想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卢家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他嗪干预,试验组在曲美他嗪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干预.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个月,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海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化疗治疗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择6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同时治疗组患者给予胸腺肽辅助方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病灶显吸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3.8%,93.8%和7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腺肽作为免疫调节剂,对初治菌阳肺结核的治疗有效.
作者:刘锐;张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护理对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于我院进行肺癌全肺切除手术的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实施个体化护理与常规术后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26%,且P<0.05.结论:给予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该护理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迟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我市医院检验科的检验前质量控制探讨.方法:对我市医院检验科采用检验资料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分析检验前质量控制问题,并随对对科室实施针对性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无效检验比例和误诊检验比例.结果:检验前质量控制管理之后,无效检验率和误诊检验率有明显下降.结论:强化检验前质量控制,有助于显著降低检验科的无效检验率及误诊率,提高检验科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高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102例心源性脑梗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方式和尿激酶溶栓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甲组和乙组的治疗效果对比,乙组的治疗效果高于甲组.结论:对心源性脑梗塞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其放果明显,能改善患者脑组织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3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整体护理及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保证急救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满意程度,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作者:袁悦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分析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缺损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 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65.7%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7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5d、30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微;姜玉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讨论护理服务对基层慢性病管理的意义.方法:选取发生长期慢性病并大于60岁的患者80例,进行基层的护理服务.对护理前后患者的健康指导服务的需求的评估以及健康监测的评估,护理质量的评估,护理整体意义的评估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的健康指导服务的需求的评估以及健康监测的评估,护理质量的评估、护理整体意义的评估与护理前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基层的慢性病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兰月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76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对比,治疗组的各项指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5.2%,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0.5%,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治疗组优势明显.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形式,其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患者恢复比较快,因此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琳;姜国琼;张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预测西尼罗病毒E蛋白的B细胞表位.方法:根据西尼罗病毒E蛋白基因组序列,采用Kyte-Doolittle的亲水性方案、Emini方案和JamesonWolf抗原指数方案,辅以对E蛋白的二级结构中的柔性区域的分析,预测西尼罗病毒E蛋白的B细胞表位.结果:后推测西尼罗病毒E蛋白的B细胞表位有可能位于N端第35-42,147-156,191-198,226-249,329-337,375-382区段,另外E蛋白N端第275-284,313-320,396-403区段也可能存在B细胞表位.结论:应用多参数预测E蛋白的B细胞表位,为进一步研究西尼罗病毒的蛋白特征、研制疫苗和制备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晓;李欣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阴道分娩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院产科2016年度57例双胎妊娠阴道分娩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有效护理,产妇在产程中宫缩乏力和胎儿宫内窘迫的症状均得以缓解,其在产后的总并发症率为31.58%,死亡率为1.75%.结论:对双胎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实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降低产妇产后的并发症率和胎儿的死亡率显得尤为关键.
作者:杨秀措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一例全腹腔镜下广泛宫颈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手术配合,总结手术配合要点,使手术配合更加流畅、顺利.方法:对要求保留生育能力的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淋巴结清扫术,若病理回报阴性,横断子宫颈及2 cm阴道.结果:提前了解手术医生的要求,用物准备充分,缩短手术时间.结论:顺畅的手术配合可以大大缩短手术时间,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必要务件.
作者:陈洁;许晶晶;魏珊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完胆囊结石徽创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应用技巧.方法:对我院收治区间为2016年2月至2016年10月的96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每48例患者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手术治疗方式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结石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胆囊结石微创切除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胆管损伤、肠阻梗、胆漏等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具有较高的手术安全性.结论:对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微创切除手术,术后并发症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达瓦仓决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