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青;肖苏
报告1例多发伤致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膀胱血块填塞患者行左阴部内动脉栓塞术治疗的个案护理.患者经过持续的膀胱冲洗,完善的术前准备,安全的转运以及多学科的团队合作,行早期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尤为重要,经介入治疗2周后痊愈.
作者:王婷婷;王萍;卢志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式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社区医院保留疾病档案的8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和宣传教育,试验组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和遵医行为.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试验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压测量、定期复诊和按时服药等方面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爱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盐酸氨溴索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实际临床疗效展开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160例我院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所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吸氧、抗干扰等常规治疗,实验组要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来进行治疗,针对两组患者前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5%)要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运用盐酸氨溴索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临床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既安全也高效,进而值得在临床实践之中进行应用与推广.
作者:赵星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炎患者住院期间优质护理的方法.方法:收集我院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比(1)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肺部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6.35±0.71天、90 24±5.71分)、(8.46±1.58天、70 51±7.87分)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支气管肺炎患者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支气管肺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肺部症状的好转.
作者:丁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对患有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护理,获得护理经验以及体会.方法:通过观察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例克罗恩病患者,在对其进行详细的护理之后,将护理过程以及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经过详细的护理之后,1例克罗恩病患的病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并且病情在逐渐的好转.结论:患有克罗思病症的患者的病情容易出现反复以及不稳定的情况,所以在对其进行护理时需要配备专业的护理人员对英进行蒋续的护理,这样才能做到对病情有效的控制.
作者:杨超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一、原理:TORCH一词是数种孕妇患病后将引起子宫内胚胎感染引发流产,甚至造成先天缺陷或发育异常的病原体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合而成.它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O(Other)指其它.TORCH感染可造成孕妇流产、胎儿畸形,是发病率较高的致畸微生物,TORCH感染的抗体检查在许多地区已作为孕期检查的常规项目.二、感染TORCH对胎儿有哪些影响:1、刚地弓形虫弓形虫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息疾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由猫与其它宠物传染人的可能性较大.临床上常用IFT、 ELISA法等检测弓形虫特异性IgM抗体来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许俏梅;卢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寻社会技能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住院精神分类症患者100例,随机进入训练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训练组在确保原本药物治疗以及护理下,还进行6个月的社会技能训练.结果:训练组平均住院次数0.42±0 6次,平均住院天数24 7±36.1d;对照组平均住院次数0.96±0.9次,平均住院天数58.4±72.8d.结论:通过不同社会技能训练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并且有利于病患阴性症状的转变,显著提升病患的生活品质.
作者:陈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本疾控中心接收的900名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儿童为实验组,并以同期接收的未进行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的900名儿童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麻疹的发生情况,比较接种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接种率为97.22%,明显此对照组的73.78%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麻疹发生率为0.11%,明显比对照组的1.33%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开展儿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工作,可有效减少麻疹发生风险,提高儿童麻疹疫苗接种率.
作者:蒋中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针对整形外科难治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临床价值,且总结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本院整形外科病房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接收的难治剖面患者60例,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30例,行常规换药处理;研究组共30例,行VSD治疗,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护理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高(P<0.05).结论:针对整形外科难治创面患者以VSD技术进行治疗并采用合理的护理干预服务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借鉴.
作者:刘若涵;张广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导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是基本任务.要从全方面对导医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做好健康宣传工作,处理患者的投诉事件.运用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模式能够让医院的工作顺利进行,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关键.
作者:黄秋燕;陈敏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风险告知对于降低患诊护理风险的作用,推广风险告知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文通过阐述风险告知在国内的应用及其作用特点,针对目前我国急诊护理风险高、护理纠纷多的现状,来分析风险告知降低急诊护理纠纷的作用.结论:风险告知对于降低急诊护理风险有着显著作用,应形成制度规范不断推广.
作者:苏飞;王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分析成年囊性纤维化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患者采取CT诊断的临床表现.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120例成年囊性纤维化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取X线诊断,而实验组采取CT诊断,观察并分析CT诊断对成年囊性纤维化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的结节、空洞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另外实验组还检测出16例支气管扩张,两组的数据差别很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可以提高成年囊性纤维化非结核性分枝杆菌感染的检出率,增强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患者进行及时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聂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黄体酮和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保胎成功率分析,实践证明,干预组保胎成功率为92.7%,对照组保胎成功率为85.3%,干预组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分析,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先兆流产患者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其效果也比较明显.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中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的是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调节优势突出.为了分析地屈孕酮在治疗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82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黄体酮和地屈孕酮进行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作者:陈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 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遵循随机分组规则,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预防出血;观察组产妇用缩宫素预防的同时,在胎儿娩出后通过直肠给药方式,加用卡孕栓预防,比对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短,且其产后2小时、24小时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产后出血预防过程中,可缩短产妇第三产程时间,科学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可推广.
作者:李绍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分娩及引产证实胎儿畸形的23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妇均在分娩之前行B超诊断,回顾性分析23例产妇的B超诊断结果.结果:在这次检测研究中,所有孕妇经B超检查后发现,胎儿存在神经系统异常者14例,其中10例为无脑儿,3例为脊柱裂,1例为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胎儿3例;腹部畸形胎儿4例,其中十二指肠闭锁及肛门闭锁分别为2例;B超诊断出畸形率为91.3%;B超漏诊2例,占8.7%.B超诊断结果与产后证实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诊断胎儿畸形的准确率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有效的检测出畸形胎儿的各种结构和器官,且具有无痛、无创伤、价格低廉等特点,值得妇产科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炎平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130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5例患者行常规微波治疗,实验组65例患者在微波治疗基础上口服宫炎平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炎平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较轻,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鸿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大多发生在30岁到50岁的妇女群体中[1].尽管绝大多数子宫肌瘤为良性肿瘤,但是随着育龄女性年龄的增长,子宫肌瘤有可能增大、增多,还有可能发生恶变,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药物治疗手段适用于固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和生育期妇女的术前准备.目前手术治疗仍是有症状肌瘤病人的佳治疗方法.目前采用的术式包括全子宫切除术、次全子宫切除术、肌瘤挖除术等.
作者:丁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为探讨经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在诊治消化道广基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2年12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患者895例,男556例,女339例,年龄7~90岁(平均52.3岁).均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胃肠道隆起性病变,分别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处理情况、回收标本病理诊断,并内镜随访.结果:895例患者共计1356个病灶均完整切除回收,术后病理诊断:腺瘤型息肉456例.增生性息肉252例,炎症性息肉149例,平滑肌瘤、脂肪瘤等其他病变38例.术后并发症:出血12例,内镜或血管介入治疗后缓解.发热9例,药物治疗后缓解.无1例发生穿孔、狭窄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结论:EMR是一安全有效的内镜技术,对常规活检不能确诊的病变行EMR可病理确诊,提高消化道早癌检出率,同时可作为微制治疗手段根治消化道息肉、腔内型粘膜下肿瘤、消化道早癌.
作者:吕晓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临床常见及多发的缺血缺氧性心血管疾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一种心导管治疗技术,使用后可获得使局部血管疏通、扩张等目的,有效改善冠状动脉狭窄情况,获得理想治疗效果,具有痛苦小、创伤小、恢复快、效果显著等特点,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保守治疗.本文将探头近年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新进展,为提高冠心病临床治疗有效性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唐秀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在妇科手术治疗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医院进行宫腔镜治疗的84例妇杆手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质量评分、症状改善评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症状改善评分、满意度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干预前,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在妇科手术治疗后临床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缓解腹腔镜对患者的副作用,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池景瑜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