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谈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

王曙光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 医学检验, 应用, 措施
摘要: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存在问题,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研究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英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到2017年5月收治的5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基于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结合组与参照组(n=26).参照组患者应用枸缘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结合组患者应用黛力新与英沙必利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与结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15%比较具有明显区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中1例出现不良反应,结合组患者中2例出现不良反应,组间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联合黛力新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对较高,且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何凌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6月-2017年06月间收治的10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并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检查治疗的100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常规组,对照分析两组CT影像学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棘状突起、肺不张、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毛刺征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CT影像学技术,检查肺结核合并肺癌,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王爱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谈影响药物制剂稳定性因素及提高方法

    药物制剂正在使用和生产的过程中,要确保安全、稳定、有效,这样才能够使得药物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在药物的存储、制备以及运输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药物制剂的稳定,这样才能够使得使用效果较为良好.本文将对药物制剂稳定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提高药物制剂稳定性的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行业的人员有帮助.

    作者:周茜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宫炎平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宫炎平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我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患者130例,并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65例患者行常规微波治疗,实验组65例患者在微波治疗基础上口服宫炎平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炎平联合微波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较轻,症状改善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鸿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认知干预对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护理认知干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影响.方法:对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接收的60例艾滋病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设为实验组,两组各有艾滋病患者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而实验组艾滋病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理认知.比较两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艾滋病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差无几,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艾滋病患者的不良情绪均得到有效改善,且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经护理后服药依从性较高,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认知干预对改善艾滋病患者不良情绪以及服药依从性,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神经症病人的生物反馈治疗的护理分析

    目的:神经症病人的生物反馈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神经症病人进行生物反馈治疗和对神经症病人的护理.结论:正确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提高病人的康复率,对病人早日恢复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皮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全产程陪伴护理在顺产分娩中对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全产程陪伴护理在顺产分娩中对控制会阴侧切术口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顺产分娩的78例产妇当做研究对象,按产妇入院顺序分甲组(39例)和乙组(39例),均给予甲乙两组产妇常规护理,甲组产妇加用全产程陪伴护理,评价甲乙两组产妇的切口感染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乙组产妇切口感染率(17.95%)高于甲组产妇(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5.014,P=0.025).乙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79.49%)少于甲组产妇(94.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4.129,P=0.042).结论:在顺产分娩产妇中,全产程陪伴护理的应用效果很好,有效降低了会阴例切术口发生感染的凤险,并提高了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李进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效果分析

    放置宫内节育器(IUD)是我国已婚育龄妇女普遍采用的长效避孕方法,由于担心宫内节育器嵌顿,取器疼痛、出血,许多妇女绝经后未取宫内节育器.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衰退,生殖系统发生一系列变化,生殖器官萎缩,加上IUD放置时间过长,可使宫内节育器(IUD)发生老化、变形、嵌顿给取器带来困难、甚至失败.妇女在取器时出现疼痛、生殖器官损伤等并发症.本院对绝经后妇女采用米索前列醇阴道2小时后取出宫内节育器,得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慧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忠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以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临床护理路径.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依存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以及依存性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躁狂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克松;刘芹芹;康淑兰;张建广;赵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2月 8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4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症状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结果:研究组慢性胃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相近,P> 0.05;干预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降低炎症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对脑梗塞患者进行社区综合性健康管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性健康管理在脑梗塞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2例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中心接收的社区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医嘱,n=41)与观察组(给予杜区综合性健康管理,n=41),观察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用药及定期来院复查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实施社区综合性健康管理有利于患者及家属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且能够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对于疾病的康复有积极意义,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邵红春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观察急性百草枯中毒血液灌流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6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纳入对象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中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基础治疗上再行血液灌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6h内实施血液灌流治疗疗效显著优于6小时后治疗病例(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病例住院时问及死亡病例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相应病例数(p<0.05).结论: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基础治疗上再行血液灌流治疗,能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患者并发症不仅有降低,存活率也大幅度提升.

    作者:朱鹏飞;杨红艳;薛顺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63例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出血特点及预后,探讨治疗方案选择.方法:收集63例初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均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经过凝血功能、凝血因子测定等确诊,行凝血因子替代等治疗.结果:1.63例患者中,22例为遗传性(占34.9%);40例为获得性(63.5%),另有1例病情复杂未分组.2临床出血表现有很大异质性,部分患者无出血,部分患者出血程度与凝血指标异常程度并不平行.3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以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为主.获得性需综合治疗,其中3例死亡.结论:1.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以获得性多见.2.临床出血表现有很大异质性,评估病情需结合出血表现、凝血指标及既往出血史全面评估,减低手术治疗等风险.3.遗传性需要凝血因子的终生替代治疗,预后取决于凝血因子缺乏的程度及种类;而获得性则需治疗原及血液支持等综合治疗,预后取决于原发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石雨薇;陈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77例右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传统内固定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对比.干预组的各项系数少于对照组.干预组的不良反应率少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给予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其优势明显,能减少相关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社区全科门诊64例外伤清创术应用分析

    目的:本文将会根据社区全科门诊中的64例外伤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分别运用改良后的清创求和传统的清创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方式的优劣性,从而为杜区全科门诊选择有效的清创术,获取更好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自身的意愿,我们将其分为试验组以及对照组,两组的人数略有差异,使用改良的清创术有34人,而剩余的则为传统的清创术.在实验过程中,会记录两组在伤口清洗前后以及缝合伤口之前所反映的细菌检出率.结果:两组对患者进行清洗之前所反映的细菌检出率为78%和77%,其中P大于0.05.而在清洗之后试验组为85%,而对照组为97%,p小于0.05在缝合伤口之前,试验组的细菌检出率变为0%,而对照组保持在18%的水平,P小于0.05.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治疗外伤有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选择清创术可以帮助减少感染现象的发生,并且试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清创术对于促进患者伤口痊愈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王小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检验方式对肝硬化疾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的56例肝硬化患者;观察组为56例肝硬化患者,对照组:收集我院同期体检后身体健康人群56例,对照两组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结果;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67.85±15.02)X109/L,大血小板压积(0.18±0.05)%,低于对照组(201.80±36.44)X109/L,(0.47±0.04)%;其中血小板计数t值p值(t=25.3082,P=0.0000),大血小板积压t值P值(t=33.8922,P=0.0000).观察组患者血小板分布宽度(20.77±2.14)fl,及凝血酶原时间(21.38±2.46)s高于对照组(11.92±1.77) fl (11.55±1.82)s;其血小板分布宽度t值P值(t=23.8473,P=0.0000)凝血酶原时间t值p值(t=24.0390,P=0.0000);对照两组患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数量能够有效地诊断肝硬化患者,对于其临床诊断意义重大.

    作者:刘进;孙晓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社区医院药房管理的新思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杜区药房管理的机制、体制必然会向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高效化管理转变,真正为广大群众提供精确、安全、合理的药品.社区医院药房系集技术、管理、经营于一体.应谈来说,药房在杜区医院的经济活动和医疗业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药房的管理渗透于药房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在坚持创造大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提升药房管理水平的具体途径,提升药剂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提升药剂人员服务水平.

    作者:俞军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胃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FTS)优化设计方案治疗的安全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研究总结快速康复外科优化设计方案对胃肠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抽取我院普外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胃肠手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化设计方案,比较两组临床观察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时问以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手术应用快速康复外科优化设计方案能够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亮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乳癌术后化疗57例护理体会

    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们收治乳癌术后化疗患者57例,经精心有效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7例,均为已婚女性,33-70岁,有病理组织学资料,浸润性导管癌32例,单纯癌17例,硬癌5例,髓样癌2例,微小癌1例.行乳癌改良根治53例,单纯乳腺切除3例,局部区段切除1例.术后行TE方案(T-艾紊,E-吡柔比星)进行化疗.出现食欲下降、恶心呕吐32例,脱发17例,静脉炎2例,白细胞下降5例.

    作者:常欣;王斌;康雅维;沙燕;王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比较分析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单一用药和联合用药,单一用药以卡托等利为主,联合用药以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为主,对两组效果治疗效果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对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8.3%和4.1%.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进行治疗,其优势较为明显,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俞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