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树人;李江津
目的:探索重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肠杆菌表达菌株的适表达条件.方法:详细研究重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时重组质粒稳定性、细菌培养、诱导物IPTG的用量和诱导时间与重组蛋白质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重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大肠杆菌表达菌株具有非常好的质粒稳定性,不易发生质粒丢失现象.诱导剂IPTG量越多,终OD600值越低;诱导时间长会导致较多的靶蛋白积累,OD600值与总蛋白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获得了重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适表达条件,经过纯化后,重组人胎盘抗凝蛋白变体的得率为40 mg·L-1.
作者:袁辉;华子春;邓海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制备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RA-SLN)并对其药物稳定性进行分析.方法:以具生物相容性的硬脂酸和棕榈酸作为脂质载体,采用溶剂分散法制备维甲酸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其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其微观形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的浓度进行定量测定,并绘出其随时间降解曲线.结果:以不同脂质材料作为载体制备的RA-SLN,平均粒径300~400 nm,大都呈完整的球形,其zeta电位的范围是-28~-40 mV;所制备的RA-SLN分散液中有效药物含量在15 mg·L-1左右,药物降解速度得到降低.结论:RA-SLN提高了有效药物含量,改善了药物稳定性,可能成为一种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新型药物.
作者:段磊;夏强;马全红;顾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卵巢肿瘤特异性血清标记物CA125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2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TRAP-ELISA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同时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其血清CA125值.结果:端粒酶活性检测联合血清CA125检测可使卵巢肿瘤的检测敏感性从94.7%提高至100%.结论:端粒酶活性检测联合血清CA125检测有助于卵巢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
作者:沈杨;任慕兰;蔡云朗;刘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包含CpG基序的寡聚脱氧核苷酸(ODN)具有类似于微生物DNA激活内在免疫系统的能力,可提高适应性免疫力而抑制传染性生物的早期传播.CpG ODN在疫苗佐剂的设计以及哮喘、过敏、传染病和癌症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由于CpG识别体系在进化中出现的种间差异,在啮齿类动物中表现出强活性的CpG ODN却无法有效地刺激灵长类动物产生免疫应答.已有大量证据表明CpG ODN在小鼠中具有治疗活性,而其在灵长类动物中作用的研究仍需继续深入.现就作用于灵长类动物的CpG ODN的分类、作用机制和其作为疫苗佐剂与免疫保护剂以及在癌症、过敏和哮喘等多种疾病治疗上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茅丹;刘景晶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阿司匹林与倍他乐克)和缬沙坦组(常规治疗加缬沙坦),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测肱动脉内皮依赖舒张性变化率(FMD),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中一氧化氮(NO)、脂质过氧化物代谢产物(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缬沙坦治疗后患者FMD明显增加(P<0.05);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NO与SOD 水平显著升高(P<0.05), LDL-C浓度无显著差异 (P>0.05).结论:缬沙坦通过增加冠心病患者血浆中NO水平并增加SOD产物而清除MDA,从而提高NO的生物利用度.此效应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马树人;李江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大鼠模型苍白球腹侧核(ventral pallidum, VP)毁损后对旋转行为变化及对纹状体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6-hydroxydopamine, 6-OHDA)毁损左侧黑质致密部(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SNc)和中脑腹侧被盖(ventral tegmental area, VTA)以建立PD大鼠模型,采用微电极毁损其VP,观察实验动物旋转行为变化,并用NADPH黄递酶(reduced form of nicotinamide-e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diaphorase, 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显示N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结果:VP毁损后PD大鼠旋转行为明显改善(P<0.05),纹状体区NOS阳性神经元数量亦有增加(P<0.05).结论:VP毁损后,PD大鼠旋转行为的减少可能与VP异常放电受抑制有关,同时NO的增加又加重了对VP的毒性损伤,从而加强了对VP异常放电的抑制作用.
作者:杨鹏;李涛;曾水林;张郢华;朱建宝;陆澄;刘俊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 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63例高胆新生儿作1~8.5年远期随访,并作智能、神经系统及体格检查.结果:19例(30.2%)有程度不等的智能异常;7例(11.1%)有神经系统异常;1例(1.6%)有体格发育异常.智能、神经系统及体格发育异常与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异常者约半数血清胆红素水平<340 μmol*L-1.溶血组与非溶血组异常率差异在智能及神经系统方面有显著意义.除重度高胆外,轻、中度高胆(无论溶血与否)也可对新生儿产生永久性神经毒性作用,导致精神神经发育异常.结论:单凭血清胆红素水平并不能确切预测高胆远期预后.对新生儿高胆,尤其是溶血性高胆更应积极防治,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作者:朱雪萍;张瑞宣;孙朝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硫化氢中毒的救治.方法:对8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采用高压氧、换血疗法、解毒剂等综合抢救措施.结果:轻、中度患者经10次治疗,重度患者经12次治疗均痊愈出院;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均正常.结论:迅速纠正缺氧是救治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关键.
作者:马素贞;王文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对高级护理专业成人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认为与工作关系密切的基础护理、外科学和内科学等课程比较重要,认为内科学、生物化学、卫生统计学和药理学难度较大,学习兴趣相对集中在难度较小的心理护理、妇产科学和基础护理等课程,学习目的主要集中在适应社会、提高自身素质和适应工作等方面.
作者:张徐军;卫平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呼气末正压(PEEP)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持续静脉注射复制绵羊ARDS模型.根据PEEP水平分成5 cm H2O(7只,1 cm H2O=0.098 kPa)、10 cm H2O(8只)和15 cm H2O(6只)3个组.采用单指示剂热稀释法测定EVLW.应用PEEP前 (0 h)、应用后1 h和2 h测定EVLW,同时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肺气体交换.结果:应用PEEP前,10 cm H2O和15 cm H2O组EVLW分别为(16.5±4.7) ml·kg-1和(18.4±6.0) ml·kg-1;应用PEEP 2 h后,EVLW分别为(14.7±4.5) ml·kg-1和(15.3±3.7) ml·kg-1,较应用PEEP前显著减少(P<0.05).应用PEEP前,15 cm H2O组氧合指数(PaO2/FiO2)为(87.3±27.9) mmHg(1 mmHg=0.133 kPa);应用PEEP 2 h后,显著升高至(138.6±41.8) mmHg(P<0.05).应用PEEP前,15 cm H2O组肺静态顺应性为(11.4±1.9) ml·cm H2O-1;应用PEEP 2 h后,显著升高至(14.8±2.3) ml·cm H2O-1(P<0.05).结论:适当水平的PEEP能显著减少ARDS绵羊EVLW.
作者:孙辉明;邱海波;杨毅;许红阳;陈永铭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老年和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the subventricular zone,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情况.方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塞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室管膜下区5-溴脱氧尿嘧啶(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成年大鼠SVZ的BrdU阳性细胞明显多于老年大鼠.实验组成年和老年大鼠SVZ的BrdU阳性细胞均在缺血后3 d开始增加,7 d时达到高峰,28 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且成年大鼠各时间点SVZ的BrdU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老年大鼠.结论:大鼠脑缺血激活SVZ神经干细胞增殖,成年大鼠干细胞增殖能力强于老年大鼠.
作者:刘俊华;晋光荣;向红兵;李云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筛选与精子发生和(或)睾丸发育相关的基因.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和成人)的睾丸组织cDNA探针与人睾丸cDNA芯片进行杂交,通过杂交信号的比较,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与结论:经测序发现该基因全长1 316 bp,包含1个1 05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5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序列分析表明,它是p44S10基因家族的一条新的转录本基因,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编码一26S蛋白酶体调控亚基,在进化中高度保守,提示了该基因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顾爱华;周作民;沙家豪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因具有独特的移植物抗恶性病效应常用来治疗某些恶性血液病,近年来Allo-HSCT在临床上尝试性地用来治疗某些实体瘤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就Allo-HSCT所具有的移植物抗肿瘤效应及其免疫机制以及对实体瘤所产生的影响方面的文献报道作一综述.
作者:翟光林;姜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双向格林分流术(Glenn术)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体会.方法:1999年7月至2003年8月,对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9例行双向Glenn术.其中17例建立上腔静脉-右心房旁路行单侧双向Glenn术,2例利用双上腔静脉互为旁路行双侧双向Glenn术.结果:全组无住院死亡,术后并发乳糜胸1例,远期无肺动、静脉瘘发生,动脉血氧饱和度从术前(78±11)%上升至术后 (92±6)%,活动耐力显著增加.结论:对于难以解剖根治或一期生理矫治的肺血少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非体外循环下行Glenn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在吻合口前壁用自体心包片加宽,可获得良好的吻合口通畅效果.
作者:王小庆;刘志勇;蒋佩明;张郁林;王冲;周利荣;朱蓓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修订东南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学计划.坚持遵循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和方法.打通公共基础,建立通识教育基础平台;拓宽学科基础课,增加基础学科选修课;凝炼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临床实践环节;前期趋同,宽口径专业培养,后期分流灵活专业方向,实现专才向通才、教学向教育和传授向学习的转变.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以适应影像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适应影像学科建设的需要,适应培养新世纪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的需要.
作者:杨小庆;季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的伤情轻重与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改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4月至2002年12月急诊186例颅脑外伤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水平.结果:随颅脑外伤程度的加重血清中甲状腺素T3、T4的改变越加明显,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血清中的甲状腺素可作为判断颅脑外伤严重程度的一项客观指标,也可为临床采用抗激素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郭俊;陈苏蓉;时忠兰;孙丽林;金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改良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方法:采用培养后组织块消化法(简称改良法)培养成纤维细胞,以组织块贴瓶法(简称贴瓶法)作为对照.结果:改良法成功率为100%,43 d左右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单层并进行第1次传代;贴瓶法成功率为66.7%,47 d左右成纤维细胞增殖形成单层并进行第1次传代.结论:改良法是一种可行的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
作者:戴振声;陈宝安;徐燕丽;黄培林;谢毅;谢弘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与HBeAg、HBeAb含量的变化,以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207例乙肝患者采用微粒子免疫荧光法(MEI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HBV-M),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HBeAg阳性组的HBV DNA为106.53±1.07copies*ml-1;e系统双阳组的e抗原均为低水平,HBV DNA含量为104.89±1.03copies*ml-1,与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82例HBeAg阴性患者有53.7% HBV DNA为阳性,与前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BeAg含量与HBV DNA含量成正比;e系统双阳组e抗原与HBV DNA含量均明显降低,提示抗原抗体正处于转换期;有部分HBeAg阴性患者的HBV DNA呈低水平复制,具有一定传染性;少数HBeAg阴性和e系统双阳者HBV DNA呈高水平提示可能与病毒变异有关.
作者:李君;陈娟;臧桂珍;李鹤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建立放、化疗粒子联合植入法综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方法:26例进展期胰腺癌中胰头癌19例,胰体癌7例.肿瘤大直径均大于4 cm,大于5 cm者5例.行内引流术22例.在治疗计划指导下,于术中先植入5-氟尿嘧啶(5-FU)缓释化疗粒子,再植入放射性125I粒子,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 MPD)为60~80 Gy.平均每例使用125I粒子16粒和5-FU 1000 mg.结果:全部病例经过3~19个月随访观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16例瘤体缩小超过四分之一.26例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长1例随访时间为术后19个月,现仍存活.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和5-FU缓释化疗粒子联合应用局部植入技术是综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李力军;封国生;刘璐;孙新臣;高宏;杨德同;张文治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含未甲基化CpG寡脱氧核苷酸(CpG ODN)对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分化、成熟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DC,透射电镜观察CpG ODN刺激组和未刺激组DC的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HLA-DR、CD86的表达,MTT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ixed-lymphocyte reactor,MLR)中T细胞增殖的影响及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的能力.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CpG ODN刺激组DC表面突起细、长且规则,粗面内质网增多,空泡减少甚至消失;同时DC表面HLA-DR、CD86的表达上调,能明显促进MLR中T细胞的增殖,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结论:CpG ODN可诱导人外周血DC分化成熟,增强DC调节T细胞杀伤肿瘤活性.
作者:刘艳;杨宁;黄少萍;刘方舟;尹兰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