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

苏慧敏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心理障碍, 心理康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联合低频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1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心理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水化疗法及早期的护理干预对减轻密固达不良反应的临床体会

    目的:通过观察总结密固达在临床输入过程常见的不良反应,提前应用预见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骨质疏松症患者52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水化治疗组,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对照结果.结果:常规组中出现发热反应22例,发热平均时间约为49.6小时;肌肉痛出现19例,疼痛程度评分平均约为5.5分.水化治疗组出现发热10例,发热持续时间平均约为22.1小时;肌肉痛出现8例,疼痛程度评分约为3.4分.对相关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及t检验均提示,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入密固达前后及早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及水化疗法可以明显缓解发热,肌肉痛等流感样不良反应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任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牙隐裂和牙折裂病因分析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牙隐裂、牙折裂患者(39牙)当做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措施,并总结病因和疗效.结果:牙隐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牙折裂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结论:牙隐裂病因主要为:牙齿发育缺陷、本身结构薄弱、形态异常、温度以及创伤合力等;牙折裂病因主要就是外力撞击.分别给予牙隐裂患者、牙折裂患者有效治疗措施的效果确切.

    作者:邓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结论: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与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深刻意义.

    作者:曾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化性溃疡内科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内科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内科收治的10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即奥美拉唑+铋剂+甲硝唑+阿莫西林,联合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之后,100例消化性溃疡病患,显效率为68%,有效率为28%,无效率为4%,总的有效率为96%.100例病患全部顺利完成全部的用药治疗疗程.结论:临床上,应用四联疗法来治疗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而致的消化性溃疡,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小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规范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的疗效.方法:以2015年3月1日~2016年3月1日我院确诊接收的7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按照38例/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养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幽门螺杆菌转阴以及6个月后随访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幽门杆菌转阴36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71.1%;观察组出现1例复发,对照组7例,以上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临床规范治疗能够提高疗效,提高Hp转阴率,值得推广.

    作者:贾冬清;冀玉苓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对比方法,针对我院自2016年9月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后,与2015年全年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心理健康情况、以及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层级护理模式后,整体护理、基础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件等质量评分明显提升,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情况有所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有所增加.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改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以及工作满意度,护士人员可以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李永秀;罗九凤;廖世英;杨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教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说教式健康教育,给予试验组强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后的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郭丽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全科医生继续教育现存问题与建议

    全科医生是全科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又被称为家庭医生,能够为家庭成员提供综合性的医疗指导、健康维护和预防服务.近几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基层医疗水平也逐渐提高,全科医生在整个医疗体系中发挥的作用也越加凸现出来.

    作者:林万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兵训练伤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干预

    军事训练伤是军事训练中的常见多发病,是影响新兵训练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训练伤与心理、生物、社会因素的关系正被人们所认识,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我科常 见 训 练 伤 为 交 叉 韧 带 损 伤、半 月 板 损 伤、肩 关 节 损 伤等,年龄在 18-25 岁,通过对其住院期间的护理及出院后的随访,总结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现分析报告如下:1 原因分析1.1 新兵训练是新战 友 进 入 军 营 的 起 点,也 是 艰 苦 难 以 适 应 的 一 个 阶段.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加上远离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他们对未来的一切感到茫然无措,对现实的艰苦训练适应困难,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超负荷的强大的压力.应激反应已经严重地影响训练效果和训练任务的完成,有时还会出现逃兵、自杀等严重的问题.近几年笔者经常深入到新兵训练基地作基础的新兵心理调适工作,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认为新兵训练心理应激反应的预 防 和 调 适 应 进 一 步 加 大 力 度,并 且 要 形 成 一 定 的 制 度.现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看法.

    作者:梁文杰;张令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膜透析的居家护理患者需求与对策

    通过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护理需求的了解,根据需求制定出护理对策能有效地降低腹膜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满意度.本文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医学杂志报道,总结出腹膜透析的居家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相应的对策,旨在归纳出有效地策略,能够为相关患者的护理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科学护理措施.

    作者:杨少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90例与观察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健康行为、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中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防治知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佼;林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哮喘缓解期的中医治疗心得

    哮喘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主要发生在小儿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成长发育,同时该疾病容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中具有难以根治的特点.采用中医方式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可以根据哮喘的病因病机,给予患儿辨证论治,相对于西医具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安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创正压充气方法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究无创正压充气法在慢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平均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无创呼吸面罩进行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期间连续统计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数据,统计、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数据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疗效率90%,对照组总疗效率80%,经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无创正压充气的方法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有确切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作者:黄迎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措施并分析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护理在乳腺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放疗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康复干预应用乳腺癌放疗患者,提高患者有效生存质量,改善其不良心理以及生理因素.但干预结束后的延续效应不明确.

    作者:王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探讨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88例盆底肌力≤3级产妇,根据产后不同时间段盆底康复护理分为观察组66例患者(其中A组22例、B组22例、C组22例)接受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D组)22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A组患者产后6~8周实施护理,B组患者产后8~10周实施护理,C组患者产后10~13周实施护理;D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比较各组患者产后盆底肌电生理指标及动力学.结果:观察组66例患者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中不同时间段各组盆底收缩压力、静息压力比较(P>0.05).结论:临床中对产妇早期不同时间段实施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及提高盆底肌力,但不同时间段相互间差异并不显著.

    作者:赵学梅;张丙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责任制护理模式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新生儿窒息防治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1月实现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将2016年出生的100妇作为观察组,2015年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差异.结果:对照组窒息发生率为1.74%,观察组窒息发生率为1.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责任制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此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5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腹腔镜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在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运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具有诊断治疗双重价值,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在妇科急腹症诊治中安全、有效、实用.

    作者:胡红彦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集束化护理管理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管理对ICU脓毒症患者早期脱机的影响.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来本院治疗脓毒症的患者158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28d内机械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6 h乳酸清除率和24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措施在治疗ICU脓毒症中起到了有效作用,有助于早期脱机,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应在医院内部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章盈盈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原发性肝癌肺转移瘤1例

    患者 男 58 岁 医院器械科职工.主因上腹部不适,无咳嗽、无痰、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胸痛、气短、发热症状半月;于 2014 年 9 月 20 日 在 本 院 门 诊 就医,门诊医师开胸部 DR 正位片检查,X 线片示 双 肺 弥 漫 粟 粒 状 小 结 节 影、边界比较清楚;初步诊断双肺炎性改变;门诊给于青霉素类及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治疗半月后疗效不佳,患者曾抱怨消炎药疗效不佳,要求 CT 检查,SCT 片示双肺弥漫粟粒状小结节,边界较清,心膈未见明确异常;纵隔窗示肝内较大片状低密度影,考虑肝内占位,经进一步询问患者曾在 10 多年前患有乙型肝炎;随后行腹部 SCT 增强扫描示肝脏内可见巨大低密度影,增 强 后 呈 快 进 快出性强化表现,并可见肝门静脉内栓塞形成,终诊断为原发性肝癌并肺内转移;患者随后到北京 301 医院就诊经动脉栓塞及放疗、化疗效果不佳,患者随回家在本地医院行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该患者于半年后因肺转移瘤[2]并发肺出血呼吸衰竭死亡.

    作者:王九东;尚慧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0例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各为2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观察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舒张压、收缩压均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而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剖宫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窘迫的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控制,并对妊娠结局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俞秀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