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付淑琴;潘紫尧

关键词:临床生化检验, 检验结果, 影响因素, 对策
摘要:目的:临床生化检验中存在一些因素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因此本文就通过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临床的生化检验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取案例分析法,探讨其中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如何降低这些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结果:通过分析得出,对严重溶血的复查、采血方式、以及血液标本处理都会影响着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结论:在严重溶血检验阶段,必须要对其进行复检,在血液采集环节,需要注意在输液对侧进行血液采集,而且还要对生化检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人性化护理,观察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探究需要利用自愿参与原则在我院所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选取48例作为样本人群,就诊时间段是2016年1月~2017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48例患者实行均分,2组患者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24例患者.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性更佳,对比参照组患者而言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给予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行人性化护理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张顺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 及止血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和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对肝硬化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干预,可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止血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徐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循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需要进行重症护理的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薛炜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78.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意义(χ2=3.5124,P<0.05).结论: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种疗法进行比较,序贯疗法的疗效更高,Hp的根除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及管理对策

    健康体检对于每个人都是尤为必要的重要事宜,在我国主要由医院的体检中心负责.但是目前我国医院体检中心存在管理上的不足,进而导致了医院健康体检的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主要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希望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健康体检的质量,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门诊注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注射的22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门诊注射的22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等待时间、护理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等待时间、护理质量、心理状况、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等待时间、心理状况明显更低,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明显更高.结论:门诊注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相比于常规护理,患者的等待时间缩短,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萍;陈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对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5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艾康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应用,分析测定55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专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55例儿童中有15例(占21.8%)儿童血红蛋白偏低,大多存在轻度贫血的症状.儿童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建立儿童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闵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接收治疗的5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使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55例患者进行护理.结果:55例患者经过全程优质护理后,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血糖值血压值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糖尿病人的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精心优质的护理能帮助患者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的发展,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可以进行推广.

    作者:徐雪璐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谈高压氧在重症颅脑外伤护理方法与实际效果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重症颅脑外伤中患者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6-2017.6期间收治的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和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GCS评分.结果:5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护理前有显著差异,P<0.05;52例患者在护理后的GCS评分相较于护理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常规护理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基于外科护理的护理风险分析及路径研究

    作为外科护理人员,一方面需要对外科护理的高风险性做到准确认识,另一方面也要将护理风险因素控制到低可能,从而防止护理安全事件发生.外科护理管理要从护理人员素质、院内环境、护理技术操作和护患沟通等方面着手,排除安全隐患,降低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晋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进展.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自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97.56%)明显比对照组(82.93%)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护理的措施在不断改善,实施优质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有明显提升,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郝艳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锁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4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主要就重建钢板与髓内克氏针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48例锁骨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髓内克氏针进行内固定,调查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5.8%,对照组为83.3%,观察组治疗效率相对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为12.5%,观察组较低(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法与髓内克氏针内固定法相较而言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较小,但是临床治疗时需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内固定方法,才能保证临床疗效.

    作者:杨建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重症患者78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差错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措施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可有效的提高护理效果,减少护理中出现的护理差错、医疗纠纷,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玲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护理的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同时伴有梅毒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妊娠同时伴有梅毒的病人8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57例.对照组病人通过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病人则通过接受目标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病人通过接受目标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先天性梅毒胎儿的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目标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其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分娩质量,大限度的减少梅毒复发概率.

    作者:周毛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腹腔镜下剥除卵巢囊肿的4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卵巢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开腹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血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和推广.

    作者:康美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儿中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对患儿监护人进行健康教育,分析健康教育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患儿两个月内小儿癫痫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用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监护人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小儿癫痫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强小儿癫痫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武丽英;徐小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经鼻垂体瘤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经鼻垂体瘤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作者:熊满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

    21世纪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医学教育要有相应的变革,教学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课程质量的生命所在.我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也提上日程,改革之后新的教学模式更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作者:季晓辉;邢秀伟;马丽亚;李天德;张东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与护理

    目的: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的内科保守治疗观察与护理措施和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71例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科接受内科保守治疗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对上述病患的临床资料、治疗资料以及护理资料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病患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均显著改善,其中有60例病患痊愈出院,治愈率为84.51%,其中2例病患因呼吸窘迫综合征而死亡,死亡率为2.82%,剩余9例病患处于恢复期,还在留院观察.结论:在对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患进行内科保守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密切的观察与护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治疗效果,在缓解疼痛、促进病患康复等方面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莹;张卫宁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论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提高,之前建立在功能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服务已不能适应目前医疗的需求.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在国内医院及各科广泛展开.呼吸科老年患者较多,部分反复住院,急性发病病情重,且老年患者多存在情绪低落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悲观心理,因此临床护理不仅需要优质的基础护理,还需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护理问题.本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宋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