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洪海

关键词: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手术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腹股沟疝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2%(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现象较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论老年患者的心理分析及临床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健康保健需求的提高,之前建立在功能护理基础上的护理服务已不能适应目前医疗的需求.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已在国内医院及各科广泛展开.呼吸科老年患者较多,部分反复住院,急性发病病情重,且老年患者多存在情绪低落或抑郁等不良情绪及悲观心理,因此临床护理不仅需要优质的基础护理,还需重视心理、社会等因素所致的护理问题.本文对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研究.

    作者:宋江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放射科大型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研究

    在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医学影像设备由于其产生的图像对临床诊治的重要性,其设备的质量和工作效率已经引起了多方的重视.况且设备是影像呈现的工具和基础,因而大型影像设备的质量也就成为了医护人员和专家们关心的问题.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阶段当中,设备管理是否完善,其工作质量是否能够满足精细化图像对临床疾病诊断的需求也就成为了目前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医院在对影像质量控制管理方面并没有较为完善的机制和体制,更多还是停留于手工管理阶段当中,这样并不能够真正做到与时俱进通过设备数字化和规范化管理来促进医学系统化管理.

    作者:贾窈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在小儿护理中实施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72例危重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在护理方法上的差异将其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给予对照组危重病患儿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常规护理、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观察患儿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应用,可帮助护理人员为不同类别患儿提供适宜护理,抑制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升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洪学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腹股沟疝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8例)和对照组(n=38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5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32%(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现象较少,有助于患者的预后.

    作者:杨洪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减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病人猝死的相关因素,以及预防猝死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36例心源性猝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猝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心病猝死病人36例,与其他多种疾病如呼吸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扩张型心肌病等,有明显的诱发因素,季节性和时间分布的某些特点.结论:积极治疗起病,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避免诱发,预防心源性猝死的关键.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浅析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及管理对策

    健康体检对于每个人都是尤为必要的重要事宜,在我国主要由医院的体检中心负责.但是目前我国医院体检中心存在管理上的不足,进而导致了医院健康体检的工作效率不高.为此本文针对我国医院健康体检现状做出分析,并针对主要现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希望通过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医院健康体检的质量,更好的为体检人群服务.

    作者:董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临床不良反应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临床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资料100例.结果: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出现不良反应高的药物为左氧氟沙星,出现不良反应低的药物为加替沙星,患者产生不良反应通常出现在皮肤、神经系统以及消化系统中,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患者的年龄、给药方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密切相关,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产生不良反应和患者的性别无关,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需要提高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监管力度,确保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

    作者:王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护理,治疗后根据两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对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脂、血糖,使其保持正常状态,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1].

    作者:高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器取出中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017年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80例作文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这组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和细节组,常规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细节组的患者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取环的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细节组患者中止痛成功的患者要明显多于常规组,且细节组患者取环的成功率也要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绝经后取出宫内节育器的妇女采取细节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上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降低了患者的痛苦,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魏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进展

    无瘤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肿瘤根治术后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在改善患者预后和无瘤生存期中具有重要价值,是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收集、整理、分析了近年来关于手术室应用无瘤技术的相关研究,从无瘤技术应用的各个环节,综述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进展,本文旨在丰富无瘤技术的理论内容,对手术室无瘤技术的应用实践提供一些参考,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鱼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试述舒适护理在儿科急诊输液中的应用

    静脉输液是小儿疾病治疗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小儿急诊治疗中比较常用的给药方式.但是,由于静脉穿刺会出现疼痛,患儿往往不能配合治疗,加之家长情绪也会有紧张与焦虑,从而导致了护患纠纷的出现.因此,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优质的舒适护理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基于此,结合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在急诊输液患儿中采取的舒适护理模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作者:许良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采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明确有效的诊断技术.方法:将我院从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选取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阴道超声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经过检查结果的对比发现,阴道超声的诊断准确率同手术病理诊断率进行比较差异较大,组间数据比较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异位妊娠病症,同手术病理结果差异较小,能够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操作方便快捷,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蒋辉;徐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关于糖尿病伴低血糖内科治疗的探析

    目的:对糖尿病伴有低血糖患者内科治疗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治疗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例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内科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伴低血糖患者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之比为(100.00%:8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进行内科规范化治疗疗效确切,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荐应用.

    作者:辛国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液科层流病房护士健康的危害及防护教育

    目的:探讨血液科层流病房护士在工作中的健康危害因素,了解护士的防护意识,通过健康防护教育减少对护士的伤害.方法:对健康危害因素实地调查,了解护士的防护意识,对其进行健康宣教.结果:血液科层流病房危害因素众多,护士的防护意识相对薄弱.结论:医院管理者和科室领导对护士进行健康的防护知识教育,使其能够学会如何趋利避害以减少伤害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芮海鹰;尹育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持续冷敷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8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采用持续6 h冷敷治疗,对照组采用1 h冷敷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有效率95%,对照组为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扭伤患者进行持续性冷敷,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郑颖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即为试验组;同时选取60例在我院进行体检血糖正常的人员为常规组,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清中血脂的指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试验组的TG、TC与LDL-C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正常人员的检测指标,HDL-C指标显著少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的血脂异常的发生率(75%)显著高于常规组(13.3%),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与血糖正常人员相比较,血脂指标较高,所以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贾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分析

    目的:对55例儿童血红蛋白测定结果进行一系列的分析,为疾病治疗提供完善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所接收的55例进行健康体检的儿童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对艾康血红蛋白分析仪的应用,分析测定55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结果:经专家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55例儿童中有15例(占21.8%)儿童血红蛋白偏低,大多存在轻度贫血的症状.儿童患者在年龄与性别上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升儿童血红蛋白含量,呼吁全社会提高对母乳喂养的重视,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妇女对保健知识的了解,建立儿童系统化管理体系,进而有效降低贫血疾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闵如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优质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作用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位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基础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状况以及对临床用药及诊断的依从程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依从度达到96%,对照组仅为82%.结论:优质护理可帮助高血压病患提升对治疗及诊断的依从性,从而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对血压的有效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孙林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作者:王丹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研究保温护理对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我院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98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术中接受保温护理.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各项身体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期躁动发生情况.监测两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C反应蛋白水平,记录出现术后并发症的人数.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与各项得分均比术前显著提升(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总分,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等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低体温与寒战发生率为4.08%,远低于对照组的18.3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温护理可以降低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使患者平稳度过术后恢复期,同时降低了术后躁动与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