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聪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住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位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实施基础护理以及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控制状况以及对临床用药及诊断的依从程度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依从度达到96%,对照组仅为82%.结论:优质护理可帮助高血压病患提升对治疗及诊断的依从性,从而提升自我护理能力,对血压的有效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孙林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胃溃疡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2例胃溃疡出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自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式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舒适反应率.结果:经护理后,对照组不适的反应率(31.58%)明显比研究组(61.84%)高,两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心理干预、胃管护理、健康教育等手段的综合干预,提升了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得到明显控制,值得运用推广.
作者:张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需要进行重症护理的患者,共90例,按进入医院的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率为95.56%,对照组的满意率为8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重症护理质量控制中,运用循证护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进行大力的推广.
作者:薛炜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革新过程中,人们对于医疗事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在计划生育,以及少生优生理念的指导下,新生儿及产妇的护理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常规的临床护理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新生儿护理的要求.产科的护理在临床护理当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现代社会对产科护理提出了优质护理的需求.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优质护理手段在新生儿护理当中的实际运用.
作者:艾文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调查研究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态度,为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职业态度量表对我校的300名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态度进行调查,包括为什么选择护理专业、对护理人员的认知、对未来职业的态度等.结果:结果显示刚入学的大一学生的职业态度较为良好,对职业前景也充满信心,而大三实习后的许多学生表示不看好护理职业.结论:学生实习后由于护理工作压力较大,因此对护理专业前景信心不足.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就业观念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念,进而保障护理质量的提升.
作者:赵江瑞;郑延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FB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另外,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8.3%.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作者:由瑞鑫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宫腔镜检查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疼痛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级经秩和检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存在焦虑症状者2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9例(P<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5%(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宫腔镜检查中,对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增强其信心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江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早期糖尿病患者血常规的变化特征进行探究.方法: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组、糖尿病非肾病组以及正常人组3组患者进行血常规指标的差异对比,并对3组人群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的关联性进行解析.结果:糖尿病肾病组的血红蛋白指标较糖尿病非肾病组和正常人组显著下降,而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标则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已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糖尿病肾病贫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作者:王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对口腔内科疾病中手术治疗和常规治疗两种治疗方法的不同之处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方法:选取100例口腔疾病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的满意程度进行分析归纳.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观察,得到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治疗阶段的治疗效果为95%,相对于对照组80%的治疗效果度相对高出一些,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98.23%,对照组的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为54.88%,同上,实验组较对照组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口腔内科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较高,故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王银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PPH)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将2014年03月~2016年05月本科室自诊治的74例PIH合并宫缩乏力性PPH的病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7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7例行常规联合个体化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成功止血时间,观察组[(35.7(2.4)min]短于对照组[(68.9(6.8)min],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并发症,观察组发生率(10.81%)低于对照组(29.7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个体化护理,能够促进PIH合并宫缩乏力性PPH的止血有效性的提高和并发症风险的控制,值得应用.
作者:姚志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芹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本文通过分析药品质量问题,通过有效措施加强对制药企业的监督管理.对制药企业药品质量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及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就共性问题提出加强对制药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的建议.
作者:唐志杰;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对多样性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就诊的4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样性护理,治疗后根据两组血糖、血脂控制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在对两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实施多样性护理,可以很好的控制患者的血脂、血糖,使其保持正常状态,提高总有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1].
作者:高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在缓解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消化系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中医情志护理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情况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优,消化系反应发生率(2.9%)较比参照组(22.9%)明显较短,组间数据结果经计算后统计学意义形成.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负性情绪得以改善,消化系反应可以显著降低,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作者:苏再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虽然说医疗行业一直在保持着持续发展趋势,但与之相应的,其病房感染率也在逐年提升,尤其是对于新生儿这一特殊群体,他们的器官功能较弱,尚未完全发育成型的体态,致使他们具有较差的环境适应能力,容易遭受病菌所感染.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治疗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感染预防和控制效率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预防新生儿遭受感染,新生儿科需要对其护理管理进行强化.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三联疗法和序贯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和78.1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意义(χ2=3.5124,P<0.05).结论: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患者中均有一定的疗效,两种疗法进行比较,序贯疗法的疗效更高,Hp的根除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在我国医学护理水平的不断发展下,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前社会民众对新生儿的健康问题十分关注,除了要求科学化的护理之外,还要求有更加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为此,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应运而生,更新了传统的护理理念.新生儿床旁护理是新时期产科人性化要求下的必然产物.对提升新生儿护理能力、缓解医患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邵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新生儿科是较为敏感的科室,很多小差错都会对新生儿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在该科室也时常发生各类不良事件,为了能够为患儿的安全提供保障,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新生儿科有必要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总结经验,分析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从而为新生儿的安全提供保障,避免由于不良事件而发生护理纠纷.
作者:盘丽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涉及各个科室和各个方面,在医疗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今,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医疗水平的高低.新生儿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由于新生儿任何一方面的器官功能都还未发育完善,无论是在免疫功能方面还是在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方面,都处于非常弱的状态,因此,加强新生儿科的护理管理,通过有效的护理,大程度上控制新生儿科感染的机率,本文就主要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姜小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对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为了明确结石的大小、胆道梗阻的部位以及程度,医护人员需要进行胆道探查手术,根据探查结果决定外科手术方案.肝内胆管结石患者一般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肝叶切除+胆道探查,肝叶切除+胆道探查+右肝表面切开取石术,肝叶切除+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肝叶切除+胆肠吻合口切开探查术.术后胆道常规留置T管引流.手术治疗以后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长短以及详细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总出血量等等.外科治疗在胆道术后肝胆管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患者住院时间大幅度缩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并且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结石复发率明显下降,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王良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