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

冯娟

关键词:全程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 管理, 依从性, 血糖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到2016年9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组,研究组(n=39)应用全程教育模式,对照组(n=39)应用常规健康宣教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以及护理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是94.87%,其护理依从性是97.44%;对照组患者的血糖达标率是76.92%,其护理依从性是74.36%;2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全程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护理依从性.
特别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的体会

    急诊护理工作是一个高风险职业[1 -2],具有急、危、重症患者多,工作忙、节奏快,患者及家属急躁、易怒的特点.再加上医学的局限性、病情的复杂性和护理工作的无预见性,可以说急诊护理工作风险无处不在[3].

    作者:陈冲;龙芙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探究

    目的:通过对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探究分析,来提高手术护理的质量.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月至12月的70名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为对象,把这些对象组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人数相等的小组,35名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于另外的35名观察组的病人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专业的手术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阑尾切除术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上,综合手术护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提高手术护理质量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瑾文;杜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从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进,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SAS和SDS评分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对照组的2.33%和97.67%.对照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0.93%和76.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志敏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6月,医院康复科收治患者86例入组,根据入院顺序,结合家属意愿,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42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44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MMSE评分、执行能力正确应答数、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MMSE评分、记忆能力数字序列、视觉记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

    作者:田汇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变化及教学对策

    近年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在细节上有所改变,作为一名临床教师应该从中发现其对策所在,并将其运用于教学过程中.

    作者:陈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呼吸科肺动脉高压患者病因构成与临床治疗方法研究

    目的:探究呼吸科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病因,探讨与之相对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120例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为PH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120例患者的诊断资料和治疗档案进行总结、分析和对比,探究PH病形成的病因.结果:PH患者的病因构成大致可分为四类,即肺部疾病和低氧者、左心疾病和慢性血栓栓塞、动脉型肺动脉高压以及其他(主要指原因不明确的患者).结论:呼吸科肺动脉高压患者疑肺部疾病或低氧者多,患者常伴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而肺动脉高压形成则与动脉血氧分压、红细胞计数、血尿酸水平、血红蛋白浓度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作者:何丹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静脉输液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国民经济水平在不断上涨,与此同时人们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这种情况直接导致越来越多国民身体素质下降,严重影响其健康水平.因此医疗机构中由于各种疾病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也在不断增加,而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传统的静脉输液护理工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本文基于这样的社会背景,重点探讨和分析舒适护理工作在静脉输液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开展情况,以此为医疗机构提供为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提高患者满意程度的同时,加强患者身体健康水平.

    作者:费晓晖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专科医学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专科医学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存在缺乏统筹规划安排、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精力不足、教学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简单、活动组织过于固定局限、宣传不到位等困难和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大胆实施教学改革,统筹人才培养方案;2.优化课程体系,整合第一第二课堂教学;3.丰富活动内容与形式,打造第二课堂教学品牌;4.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第二课堂专业化建设;5.加大宣传力度,推动第二课堂教学大众化.

    作者:涂旭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在医学进步的当今社会,麻醉药物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其中七氟烷作为全身麻醉的一种药物经过很多年的研究终问世于今,由于七氟烷属于吸入性诱导的麻醉方式,以致于应用于小儿手术过程中,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对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很好,并且副作用很小.以下一文就是对七氟烷应用小儿麻醉临床效果的观察研究.

    作者:张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合并梅毒的预防护理的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妊娠同时伴有梅毒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与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妊娠同时伴有梅毒的病人80例作为本次研究主体,所选取的病人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病人的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病人57例.对照组病人通过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而治疗组病人则通过接受目标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研究两组病人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病人通过接受目标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其治疗依从性以及先天性梅毒胎儿的发生率等相关指标均要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目标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其能够有效提升病人的分娩质量,大限度的减少梅毒复发概率.

    作者:周毛措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观察舒肝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

    目的:观察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实施舒肝宁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时间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10月期间,随机分成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护肝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30例)行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效果.结果:在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对比中,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高胆红素血症实施舒肝宁注射液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阳凤涛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各型癫痫患者应用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各型癫痫患者采用不同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0例各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予以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n=80)和对照组(予以丙戊酸单用治疗,n=80),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效果分别为95%和85%,P<0.05;组间脂代谢指标,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所得结果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丙戊酸与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在各型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予以推广.

    作者:解婧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目的:总结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间,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剖宫产患者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原因、治疗措施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于术后经针对病因用药、刮宫、介入栓塞术及子宫次全切除术后均痊愈.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发生于术后2~3周,主要原因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感染以及溃疡,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改进手术操作方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能降低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对病因的诊断,防治值得重视.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导致了各种并发症的增加,家庭、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宫产率已高达30%~50%,个别地区甚至达60%[1].而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约0.4%[2],而晚期产后出血也是剖宫产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甚者可危及产妇生命,且与一般的产后出血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作者:俞丽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目的:探究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在长征人民医院内科治疗的5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肢体功能和运动功能独立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行程序化护理干预,可提高肢体功能与运动功能独立性,改善患者运动功能.

    作者:胡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母婴同室模式对新生儿护理的价值探究

    在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升,公众健康意识增强,对医疗事业发展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其中,新生儿护理更是社会关注的医疗热点性话题.新生儿护理质量已经成为衡量医院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参考.母婴同室模式是当前新生儿护理当中主要的护理模式之一.它对于提升医院护理水平,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十分突出的价值.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母婴同室模式对新生儿护理的价值.

    作者:郭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中药和生物制药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在我国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且深入的应用,丰富中药和生物制药分离技术手段的同时,简化了制药分离操作流程,提高了制药分离效率.目前,膜分离技术在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发展出微滤、纳滤和超滤等多种技术形式,并在抗生素提炼、多肽和氨基酸分离等多种分离操作中,有着系统的应用.笔者即从中药和生物制药领域中的分离操作入手,就膜分离技术的应用进展,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李雪冬;唐志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社区医院自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7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社区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组SF-36量表评分与常规护理组对比,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要有效的将生活质量提高,给予社区护理干预疗效较好.

    作者:王君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番石榴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以及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综合分析番石榴及其复方制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番石榴制剂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61例)与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61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体重指数、血糖情况(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血脂代谢(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情况等参数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平均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甘油三酯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番石榴制剂联合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价值显著.

    作者:杨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急诊护理服务的风险管理措施及预防策略

    对急诊护理服务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急诊护理的风险,提升急诊护理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急诊护理服务中的风险因素,提出急诊护理服务中风险管理及预防措施,达到了提升急诊护理服务水平,降低风险的核心目的.

    作者:邰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溃疡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疗程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直肠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芹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杂志

主管: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主办: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