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黄洁珍;杨春霞

关键词:肺部感染, 病情观察, 护理, 体会
摘要:对50例肺部感染的病情观察与护理进行总结.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护理方法是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安全舒适的护理等.结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给予相应的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是门静脉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在其周围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通.通过对21例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正确率为100%.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提供了一套新的途经.

    作者:芦爱霞;崔广和;高岩冰;张文晓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气管插管术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气管插管术是将特制的气管导管,经口腔或鼻腔插入到病人的气管内,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对抢救病人的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候庭选;陈建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烧烫灵软膏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目的:研究烧烫灵软膏皮肤外用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1.0:0.5(1.0 g软膏相当于生药0.5 g)及1.0;2.0(1.0 g软膏相当于生药2.0 g)的烧烫灵软膏分别涂于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脱毛区24 h,去除受试物后1 h、24h、48 h、72 h至第7日进行观察,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给烧烫灵软膏组动物的体重、皮肤、眼、黏膜、呼吸、循环、中枢神经系统、四肢活动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结果表明,1.0:0.5;及1.0:2.0浓度的烧烫灵软膏外用于家兔完整或破损皮肤,均未引起毒性反应.

    作者:史黎明;荀灵芝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76%复方泛影葡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

    以前子宫输卵管造影是用40%碘化油造影剂,碘化油黏度大,造影检查操作不便,患者较痛苦,观察结果时间长,造影检查24 h后需摄片观察碘化油造影剂在盆腔内的弥散情况.

    作者:万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运动性牙损伤76例临床分析

    总结报道了作者近几年诊治的运动性牙损伤76例,通过临床分析.着重就其发病特点,运动保护及临床治疗进行讨论,旨在加深对该病的临床认识.

    作者:牛金城;刘殿江;李建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婴幼儿常规胸片投照新方法

    在日常工作中,拍摄婴幼儿常规胸片时,常因患儿不能站立或哭闹不合作,很少能拍摄一张好的胸片.如采用仰卧位平片,有时又会掩盖一些病灶.现介绍一种新投照方法如下.

    作者:张心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35例体会

    我院自去年至今,成功地为35例良性前烈腺增生症(BPH)患者施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宏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火把花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8例疗效观察

    我科于2002年2月至2002年11月采用火把花根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并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显示火把花根联合阿昔洛韦可明显降低神经后遗痛的发生率,安全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新国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起病隐匿,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经临床诊断后存活期仅为1~4个月.近年来,由于介入性导管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或合并肝硬化较著而不能手术切除者为主要对象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于瑞香;于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腭裂修复术后恶性高热患者的护理

    恶性高热(Maliganant hyperthermia简称MH)是一种由麻醉药物诱导产生的全麻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来势凶猛,发展迅速,死亡率很高,已越来越引起国内外的重视.恶性高热一般为急性发病(在麻醉诱导后),但其发作也可能延迟数小时,甚至于病人返回恢复室后发作.我院于2002年12月发生腭裂修复术后恶性高热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桂萍;李静;闫风云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1例混浊尿的探讨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有在外长期打工史,以反复肉眼血尿为主诉收入我院.中医诊断:脾肾两虚、石水;西医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用三联互辅自然免疫平衡疗法治疗后肉眼血尿消失,转至乳白色带血丝混浊尿.

    作者:杨国华;李小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肺癌介入治疗严重并发症6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癌经支气管动脉灌注(BAI)严重并发症的防治.材料与方法:收集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并发症的防治与处理原则.结果:经支气管动脉灌注治疗肺癌282例次,出现严重并发症6例(脊髓损伤5例,肺梗塞1例,肺梗塞抢救无效死亡,5例脊髓损伤2例完全恢复,3例部分恢复).结论:熟练操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可使并发症的危害减少到小程度.

    作者:王玉玲;印春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股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及患病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正常人群股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材料和方法:采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常人群729例中,男376例,女353例.分别作髋骨中股骨颈、沃氏三角区、大转子的测量.年龄范围为10~89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股骨上端峰值骨量为20~29岁.各组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提供了江门市区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上端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及变化特点.

    作者:高建华;郑健辉;张瑞平;谷洪;张茂根;索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物理疗法综合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疗效观察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常于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经药物对症治疗后,全身症状可日渐好转或消失,但咳嗽经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明显,常迁延数周不愈,给患者的精神和睡眠造成极大痛苦.我科于2000年3月至2003年3月采用超短波加雾化吸入治疗咳嗽症状,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刘秀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麻醉处理

    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体液丢失过多,酸碱平衡紊乱,所以手术时间的选择,麻醉前的准备和治疗,非常重要,是手术麻醉成功的必要条件.麻醉选用静脉复合全麻.以氯胺胴镇痛为主,辅助以氟芬合剂,安定等镇静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郭柳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留置静脉套管针穿刺方法的改进

    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院在临床上对长期输液病人使用了留置套管针输液,既减轻了护理工作量,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但由于该操作程序与传统的穿刺方法不同,故此我们通过了临床实践,在正规操作的基础上,对应用套管针输液中的具体环节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闫海花;丁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二维B超诊断心包积液100例与临床抽液体量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来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男68例,女32例,症状均为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异常.

    作者:张凌云;张伟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胆系造影中滴数与实际输入造影剂量换算研究

    目的:探讨每毫升造影剂准确的滴数的计量换算标准.方法:30%胆影葡胺50 mL加等量的50%葡萄糖溶液(下称胆影葡胺液)共100 mL.一次性头皮针输液器6副(5.5#、7.0#、8.0#各2副),1 mL注射器若干支.智能输液控速仪(简称输液泵)输液速度设置为每分钟5滴、每分钟10滴.将注射器针栓回抽至平1 mL刻度处,已去针柄的头皮针置于该注射器内,0点与眼睛平视,液体滴至1 mL时记录茂菲滴管口处的实际滴数.结果:3种规格的头皮针输液器,胆影葡胺液每毫升的实际滴数均为27滴.结论:实验证明滴数与每毫升造影剂实际比率与液体的浓度和滴管口内径相关.不同厂家生产的茂菲氏滴管口内径有一定的差别,建议当更换不同厂家的一次性输液器时,均应重新作该输液器的滴数/每毫升造影剂实际滴数数值实验.

    作者:陆爱洁;马美丽;刘红光;逄会莲;丁增芹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B超介导下经皮、经肝穿刺治疗肝脓肿的护理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右上腹部疼痛、寒战、高热10余天收入院,人院时T:38.5C、P:84次/分,R:21次/分BP:130/70 mmHg.患者神志清,精神不振,痛苦貌,呼吸平稳,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右上腹压痛明显.

    作者:徐连菊;马淑英;崔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肾脏疾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肾脏疾病属泌尿系统的疾病,由于孕妇在妊娠期肾脏发生了一系列解剖生理的变化,加上新陈代谢的提高,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以致肾功能减退、肾功能衰竭,而危及母儿生命.因此重视围产期保健,做好饮食指导、防止感染、对症治疗与护理、母胎监护、预防产生出血以及良好的医护协作,是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也是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侯云霞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