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庭选;陈建峰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一般认为除了血管方面的因素外,血液流变的异常可能影响微血管内的血流,及血脂的变化对微血管的影响与变化.近年来报道研究较多,本文就我院糖尿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有关指标及血脂的变脂观察,来探讨它的临床意义.
作者:黄小兰;马东洋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体液丢失过多,酸碱平衡紊乱,所以手术时间的选择,麻醉前的准备和治疗,非常重要,是手术麻醉成功的必要条件.麻醉选用静脉复合全麻.以氯胺胴镇痛为主,辅助以氟芬合剂,安定等镇静药.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作者:郭柳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尖锐湿疹(CA)是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尿道内口部位的CA由于暴露差,清楚不彻底等原因复发率高.我们采用微波电切联合氟尿嘧啶棉拭子治疗尿道口CA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华;张贵香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慢性结肠炎是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简称,是一种原因不明或多因素的下消化道慢性难治性疾病.病理损害主要为直肠黏膜、乙状结肠黏膜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作者:刘光汉;赵雅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脂肪肝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超声在诊断脂肪肝的临床应用已很明显.
作者:章加宝;林红军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48例临床怀疑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例行常规2D-TOF和3D-CEMRA成像检查.2D-TOF和3D-CEMRA图像均能较好地显示与采集层面垂直的颈内、外动脉及椎管内段椎动脉.对与层面平行的椎动脉入颅段及基底动脉环的显示3D-CEMRA比2D-TOF好.3D-CEMRA显示血管狭窄较2D-TOF敏感和准确.
作者:丁建荣;成官迅;潘璟琍;吴海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特点是起病隐匿,病情发展快、病死率高.经临床诊断后存活期仅为1~4个月.近年来,由于介入性导管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已成为中晚期肝癌或合并肝硬化较著而不能手术切除者为主要对象的首选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于瑞香;于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血细胞分析仪是用自动方法分析血液有形成分及分布等的仪器.随着分子生物学、电子、微机等先进的科学技术,细胞分析仪的测量参数不断增加,各种测量数据向快速、简便、准确方向发展,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实验数据,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细胞分析仪的进展和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何俊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正常人群股骨密度的变化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诊断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材料和方法:采用法国产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正常人群729例中,男376例,女353例.分别作髋骨中股骨颈、沃氏三角区、大转子的测量.年龄范围为10~89岁,每10岁为一个年龄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女股骨上端峰值骨量为20~29岁.各组骨密度值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提供了江门市区正常人各年龄组股骨上端骨密度的正常数据及变化特点.
作者:高建华;郑健辉;张瑞平;谷洪;张茂根;索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用酶校准品校准仪器理论K值,发现校准前后质控血清测定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实际K值与理论K值存在较大差异,说明理论K值在临床应用时必须进行校准.
作者:丁昊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泌尿系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耐药性增强.本文对2000年7月至2002年8月480份泌尿系感染患者尿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了解泌尿系感染中病原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力求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作者:张桂华;姜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十月怀胎,可使孕妇出现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又会引起孕妇的一系列不同的心理变化.为了帮助孕妇安全度过整个妊娠期,2002年我们对2 262名孕妇实施了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的心理护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苗艳红;董美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以降低窒息发生率.方法:对51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以脐带绕颈,胎儿娩出困难为主要原因.其中重度窒息原因以脐带绕颈、胎儿娩出困难、羊水Ⅲ度粪染占前三位.结论:为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基层医院应加强孕期保健,提高B超诊断脐带绕颈准确率,注重胎心监护,重视羊水粪染,提高助产技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张居璐;李文智;张淑琴;马素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我科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典必殊滴眼液用于白内障术后,以防止术后炎症反应,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临床资料和方法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8期
自1986年以来,国内外已将蛇毒应用于临床治疗闭塞性血管病,总有效率达90%以上,明显优于其他药物,随着蛇毒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一些罕见的不良反应也逐渐暴露出来.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收集了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关于巴曲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报告250余篇,经整理综合将研究结果归纳,发现巴曲酶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欣;倪孟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瘘管型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贝复济行瘘管通过,贝复济蘸碘仿根管消毒.结果:贝复济行根管通过,根管消毒一周后,治疗组瘘管愈合率86.92%,对照组瘘管愈合率51.51%,两者对比P<0.01.结论:贝复济治疗瘘管型根尖周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毅;姜丹;付东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脑转移瘤的临床与CT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CT诊断为脑转移瘤的完整资料10例进行临床CT分析.结果:10例脑转移瘤中有4例原有恶性肿瘤病史,3例行胸部检查示为肺癌,1例胸部CT提示有转移灶,2例原发灶待查.结论:具有脑转移瘤的典型CT表现,特别是当原发肿瘤不明确时而出现小肿瘤大水肿特征表现,应高度怀疑脑转移瘤,并可积极行组织细胞学检查.
作者:李开信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单纯腰椎牵引与腰椎牵引结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比较.方法:65例患者分A和B两组,A组用腰椎牵引结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B组单纯腰椎牵引.结果:两组按照疗效标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愈率和平均治疗天数有显著差异.结论:腰牵与温热式低周波联合使用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方法.
作者:梁洁霞;高敏灵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是否有降压作用?通过对社区内100例的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接受了认识水平,使预防和治疗得到好的效果,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李丽华;杨鑫淼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