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EBVCA-IgA与EBVN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黄伟刚;林津;陈荣策

关键词:免疫酶法, ELISA, EBV-IgA, 鼻咽癌
摘要:目的:探讨EBVCA-IgA与EBVN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酶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60例正常人,57例鼻炎患者和8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IgA(VCA-IgA)和EB病毒核抗原IgA(VNA-IgA),评价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2.3%.有效性为93.5%.敏感性和有效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VCA-IgA和VNA-IgA对EB病毒的感染具有各自的临床应有价值.联合检测该两项指标可显著提高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实用医技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护士语言对病人的心理影响

    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护患交流的桥梁.可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包括衣着、发型、面容表情、运动、姿势、声音的频率和声调等.

    作者:龚月萍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致,其术后主要涉及意识、瞳孔、颅内压、生命体征、瞳孔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作者:王如焕;赵慧霞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在骨科老年病人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骨科老年病人手术治疗及术后康复的作用.方法:将86名需手术治疗的创伤性骨折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33例,自入院后即进行心理护理加常规护理;对照组53例,单纯常规护理,对两组入院后情绪,手术配合情况,术后疼痛及康复期功能锻炼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入院后情绪稳定26例,对照组29例(P<0.05);观察组积极配合手术29例,对照组30例(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剧烈3例,对照组14例(P<0.05);观察组康复期自觉功能锻炼27例.对照组31例(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影响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活动,正确得当的心理护理对引导骨科老年人配合手术,促进骨科老年病人术后康复有明显效应.

    作者:宋良翠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护理配合

    探讨肾损伤出血患者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护理配合,通过对14例肾损伤出血患者.在进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工作的总结,结果发现术前应积极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术中只有熟悉各种手术器材使用和药品配备等才能熟练配合手术,术后通过严密而细致的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由此可见,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出血的护理配合,是一项复杂、细致、重要的工作.

    作者:沈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疫毒痢的施护要点

    中毒性菌痢中医称疫毒痢,是菌痢中严重的一型,它起病急骤,并发症多,全身中毒症状重,在治疗护理此病时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原则,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辨证施护.

    作者:杨成君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家庭护理

    外伤截瘫性病人大部分为轻装前进,常给家属和患者造成分理和生活上的沉重负担.

    作者:张改珍;郭焕英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使用咪唑斯汀10 mg,每日1次,连服14 d.结果:治疗14 d显效40例(62.5%),有效22例(34.3%),总有效率为96.8%.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比较理想,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杨根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本文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新时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采取的措施.强调了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只有认识了这一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杜引娣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全切术中的难点和对策

    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子宫切除术是难度较大的手术,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8月共进行筋膜内腹腔镜子宫切除术3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尚云;吕卫琴;李晓琴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对照组23例,予地塞米松每日1.5 mg/kg,连用5 d,后改强的松每日1.5 mg/kg,分次口服,总疗程4~6周;治疗组1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每日0.4 g/kg,连用5 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止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达正常时间、血小板计数达峰值时间、以及血小板计数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结论:静脉丙球联合地塞米松治疗ITP较单纯应用地塞米松能够更快地升高血小板,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苏宏萍;张莉;陈天丽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加强医护技交流协作提高检验质量

    准确的检验结果是临床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疾病发展与转归的可靠依据.要取得准确的检验结果需要临床医护与检验医师密切协作加强沟通交流.

    作者:朱晓峰;李迎春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EBVCA-IgA与EBVN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EBVCA-IgA与EBVNA-IgA联合检测对鼻咽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酶法和ELISA间接法检测60例正常人,57例鼻炎患者和84例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壳抗原IgA(VCA-IgA)和EB病毒核抗原IgA(VNA-IgA),评价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联合检测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92.3%.有效性为93.5%.敏感性和有效性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VCA-IgA和VNA-IgA对EB病毒的感染具有各自的临床应有价值.联合检测该两项指标可显著提高对鼻咽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有效性.

    作者:黄伟刚;林津;陈荣策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论骨科病房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以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医院为满足病人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我科自2001年开展健康教育以来取得一定效果,现浅谈具体实施方法.

    作者:邹翘璇;田真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部手术的临床观察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部手术,麻醉效果更完善,应激反应小,苏醒迅速,便于术后镇痛.

    作者:张青玉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急性脑血管病121例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随着抗生素品种的大量涌现,治愈了无数感染患者,但其不合理应用,也产生了种种恶果[1],本文对121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强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作者:杨龙平;胡永梅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尿液沉渣镜检中不同白细胞形态的观察

    临床中尿常规检验是诊断泌尿系肾脏及有关疾病的常用方法.尿液镜检中可见不同形态的白细胞.其干扰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病种、病程的长短、留尿后至镜检时间、温度以及外界物理因素等,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态.

    作者:陈秀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浅谈对冠心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冠心病是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较常见于老年人,是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死亡率高的疾病之一.

    作者:张亚平;李新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以精神症状为主的低血糖3例报告

    1临床资料例1,男50岁,患2型糖尿病5 a,自己服用消渴丸10粒,每日3次,口服,长达1 a余.糖尿病症状未见控制,自己加用美吡达1片,每日3次,一周后开始头晕、乏力、出汗、有幻觉,查血糖:2.45 mmol/L,口服降糖药全部停用,用10%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一次,3 d后症状好转.

    作者:薛慧芳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B超诊断宫内早孕合并宫外孕1例报告

    1临床资料患者,女,30岁,主诉停经50 d,右下腹剧痛12 h,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行于2003年6月7日.

    作者:黄亚珍;黄淑贤;董学敏 刊期: 2003年第11期

  • 冰冻切片在临床病理诊断与研究中的应用

    本实验详细介绍冷冻切片的方法、影响因素、标准化与质量控制及其在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HE、免疫组织化学和核酸原位杂交染色方法.制备的冷冻切片组织结构完整,细胞染色清晰、境界清楚、核质分明、对比度好,无刀痕、皱折、重叠、冰晶、切片平整、厚薄均匀一致等;可用于临床快速病理诊断的HE染色、脂肪黏液染色、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核酸原位杂交以及原位PCR等病理诊断与研究.

    作者:袁永辉;吴人亮;张韵风 刊期: 2003年第11期

实用医技杂志

实用医技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