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心理病机之邪的分型探讨

李世通;杜金全;王米渠;汪卫东

关键词:中医心理, 病机, 邪的分型, 邪正盛衰, 教育治疗
摘要:文章从中医心理之“邪”的基本概念切入,明确把“邪”分为“思维之邪、想象之邪、七情之邪、需求之邪、自我之邪、行为之邪”6型,为完善中医心理病机理论和指导中医心理临床“祛邪扶正”治疗夯实基础.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移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中医内科教学翻转课堂初探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教学方法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文章讨论在移动互联网下中医内科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将中医疾病的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并有逻辑、清晰地讲解给学生,进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作者:王金环;于海艳;杜福泉;吕杨;田飞;孙伟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舌针治疗作用机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舌针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 通过管氏舌针的临床运用,对舌针的疏调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神经调整作用和体液调节作用等6个方面的分析论述,探讨舌针的治疗作用机理.结果 认为舌针的作用机理是一个复杂的机体调节过程,可能是通过经络系统、神经体液、血液循环等多系统、多途径的调节作用,起到综合治疗效应,达到治疗效果的.结论 舌针治疗,是通过多系统,多途径的调节作用,达到治疗效果的.

    作者:管傲然;管薇薇;李群;丁丽玲;王苏娜;管遵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心脑相关理论的电针对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机理.方法 选用SD大鼠以建立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模型,检测针刺前后超声心动图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指标.结果 与模型2组比较,电针治疗2组超声心动图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降低,E/A值升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蛋白,血清皮质醇(CORT)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降低.结论 电针“内关”穴可改善心肌缺血合并慢性应激抑郁大鼠的心脏功能和HPA轴功能亢进,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HPA轴,产生对心脏和脑的调节作用,从而发挥心脑同治的功效.

    作者:王松子;毛亮;魏巍;任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组99例,试验组66例,阳性对照组33例,分别口服红花降脂软胶囊和月见草油胶丸.结果 对TG疗效分析,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68.18%,对照组54.54%.对TC疗效分析,实验组显效率为24.2%,对照组12.1%.对HDL-C疗效分析,实验组显效率为42.4%,对照组24.2%.因有效率差值的下限值均大于非劣效性检验的下限-0.15,可判定试验组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共有91例进行安全性分析,未发现1例不良反应受试者.结论 红花降脂软胶囊治疗脂代谢紊乱症病变,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脂各项指标以及体征,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杨晓君;吴桂荣;赵翡翠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藏象学说中“己土”理论实质探讨

    《滴天髓征义》曾引证,矛盾辨证法,为一切学术理论之龟镜.其中,阴阳五行制害、调平,不仅为经典象术学奠定了根基,其对于中医原创思维的构建,亦具有不可忽视之价值.

    作者:吴昊天;位庚;吴以岭;姜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在HIS中临床应用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真实世界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全国12家三甲医院的HIS数据,对14191例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患者,应用频数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年龄集中在46岁以上,占73.06%;疾病诊断排在前三位的为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病;临床使用单次用药以151 ~200 mg为多见,有少数超过200 mg.结论 临床使用与说明书基本相符,但也有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希望临床医生予以重视和关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彭卓龙;谢雁鸣;支英杰;杨薇;李霖;庄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十二味穿甲片原料的急性毒性及抗急性肝损伤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十二味穿甲片原料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抗急性肝损伤作用.方法 取SPF级KM种小鼠40只,按大给药量法,初步评价十二味穿甲片原料灌胃途径给药的急性毒性;另取小鼠84只,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7组,供试药组给予十二味穿甲片原料药粉相当于生药3.4,6.8,13.7,17.1g·kg-1,阳性药对照组给予200mg·kg-1的联苯双酯,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0.5% CMC-Na溶液,给药10d后除阴性对照组小鼠ip等容量大豆油外,其余各组小鼠ip 0.1% CCl4的大豆油溶液10ml·kg-11次,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并进行肝组织的病理学观察.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以十二味穿甲片药粉相当于生药114g·kg-1(相当于成人推荐临床日用量的600倍)为大给药量给小鼠灌胃给药,小鼠全部存活,未出现明显的急性毒性反应.十二味穿甲片原料可明显降低CCl4诱导的肝损伤模型小鼠血清ALT、AST的水平,同时能减轻CCl4引起肝损伤病理变化,使肝细胞水肿、气球样变及炎细胞浸润减少.结论 在实验条件下,十二味穿甲片毒性甚低,安全性好;十二味穿甲片对CCl4引起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肝降酶作用.

    作者:李寅超;邓莉;徐平华;石金金;袁海龙;韩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青蛾丸对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以及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蛾丸对去势鼠成骨细胞增殖和MMP3-OPN-MAPK通路蛋白表达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15只饲养12周的去势鼠处死,选取股骨胫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传代培养.将含青蛾丸2g生药的药液喂养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A)组(给蒸馏水1ml),低浓度(B)组(给药0.5ml),中浓度(C)组(给药1ml),高浓度(D)组(给药2ml),提取各组处死大鼠含药血清干预成骨细胞,运用MTT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能力,RT-PCR法测定通路蛋白MMP3、OPN和MAPK的mRNA水平.结果 ①术后12周模型组大鼠腰椎及股骨骨密度为(0.153±0.011) g/cm2和(0.162±0.015) g/cm2,假手术组为(0.336±0.016) g/cm2和(0.293±0.005) g/cm2,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大鼠骨质疏松的模型建立成功.②成骨细胞增殖中B至D组均使MTT法检测的光吸收值升高,较A组显著性增加P<0.01和P<0.05),增加幅度与组别关系近似斜线,以D组促增殖作用显著,增值率达到156%.③D组中MMP3含量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1),OPN和MAPK含量高于其余各组(P<0.05).同时,B、C、D是随着复方含药血清依次增加的三组,B组中MMP3表达多,其余组合量依次下降,三组中OPN含量基本依次增加,而MAPK含量在含药血清药物添加后明显增加,不同于A组(P<0.01).结论 我们发现中药复方青蛾丸含药血清可以促进去势鼠成骨细胞的增殖并且通过MMP3-OPN-MAPK通路激活骨重建.

    作者:戴燚;刘军;范彦博;殷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伤寒论》方剂药对之方剂计量学甄选与解析

    目的 用方剂计量学方法提取、解析《伤寒论》方剂之药对配伍关系.方法 选取《伤寒论》方剂88首,统计用药频数,将频次较高药物进行相关分析、聚类分析,提取其中的药对;引入方剂计量学新立药对分析法,解析药对的配伍特性与运用情况.结果 《伤寒论》88首方剂,全部用药431药次,共得不重复用药60味,其中29味频次较高者为常用药.对29味常用药进行相关分析,得378对两两药物组合,其中龙骨与牡蛎、生姜与大枣等18对药之两药间相关系数较高(r>0.40),可视为初选药对.对29味常用药进行聚类分析,以甄别初选药对,从中确定生姜大枣、人参半夏、黄芩黄连、麻黄杏仁、白术茯苓、栀子豆豉、龙骨牡蛎、枳实厚朴、粳米知母等9组药为《伤寒论》方剂之常用药对.解析9组药对,计算其运用频度、配合强度、离对比,以揭示其配对亲和程度及其独立性或依存性关系;分析其成对和离对运用功效,以表明其运用时机.结论 《伤寒论》方剂药对为后世医家用药之典范,迄今仍被广泛使用;方剂计量学之药对分析法可以为方剂药对的研究和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苗;周铭心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肺抑瘤膏联合DC-CIK细胞对血清中Bcl-2、caspase-3、sFas、sFasL的影响

    目的 通过观察肺抑瘤膏联合DC-CIK细胞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血清中Bcl-2、caspase-3、sFas、sFasL水平的变化,探讨肺抑瘤膏联合DC-CIK细胞在抗肿瘤过程中对凋亡因子水平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入选晚期肺腺癌患者54例,分为DC-CIK细胞治疗组、肺抑瘤膏+DC-CIK细胞治疗组,分别治疗4个月后观察血清Bcl-2、caspase-3、sFas、sFasL水平的变化.结果 肺抑瘤膏+DC-CIK细胞治疗前后患者血清Bcl-2、caspase-3、sFas、sFasL水平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抑瘤膏联合DC-CIK细胞治疗可能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Caspase-3,死亡通路Fas/FasL系统干预细胞凋亡过程,起到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作用.

    作者:彭召云;郑心;张亦弛;梁冉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治痿独取阳明”对4例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临床表现的影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极少见,尤其是家族性的,其治愈率低,死亡率高,针刺阳明经穴治疗对其疾病的发展有一定的延缓作用,结合中医对该疾病病因的认识,结合对脾、胃、情志的调理,综合治疗才能延缓疾病的发展,终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李玲;黄银兰;马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何天佐主任医师诊治肩周炎经验介绍

    何天佐主任医师把肩周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以及急性发作期、慢性凝结期、缓解期三期,主张急性发作期外敷何氏中药,其余二期以推拿、被动活动手法为主,外敷何氏中药和患者的主动锻炼为辅,分期与辨因相结合,外敷药物与手法相结合,被动活动与主动锻炼相结合治疗肩周炎.

    作者:邬强;马云;熊锳;罗军;薛勇;刘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试论贵州苗医药文化的活态传承

    苗医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欧美外来医药和内部观念转变的影响下,传承危机倍受关注.文章以分析苗医药文化“活态传承”的内涵和重要性为基础,研究苗医药文化在“活态传承”中面临的问题,并积极探寻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

    作者:余江维;王永秀;杜江;陈瑶;张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黄精化学成分快速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中化学成分的HPLC-MSn快速鉴别方法.方法 以安捷伦XDB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作为固定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0.8 ml·min-1.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模式,扫描范围m/z150~1500.结果 采用HPLC-MSn技术可对黄精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别.根据相对分子量信息和二级质谱碎片信息确定了黄精所含17个化合物的结构.结论 所建立的、基于HPLC-MSn技术的鉴别法可快速对黄精含化合物进行表征,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作者:余亚鸣;马晓勇;张铁军;唐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痰浊闭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MMP-9和TIMP-1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瓜萎薤白半夏汤对痰浊闭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MMP-9和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UA痰浊闭阻型诊断标准的病人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规范化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经方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及中医证候的变化,以及血浆MMP-9、TIMP-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UA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3.9%,两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达45.8%,对照组显效率为12.9%,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血浆MMP-9水平分别为(4.75±4.29),(3.09±2.91) ng/ml,治疗后分别为(3.22±3.786),(2.35±1.74) ng/ml,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浆MMP-9下降幅度为(1.53±1.34) ng/ml,对照组血浆MMP-9下降幅度为(0.75±1.51) ng/ml,下降幅度治疗组大于对照组,下降幅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瓜萎薤白半夏汤可以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UA的显效率,作用机制可能和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苏伟;高枫;周春刚;朱红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养生四要》对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的启示

    湖北明代名医万全结合湖北特定的气候与地理环境,汇萃诸家之长,参以己见所著成的《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一书从寡欲、慎动、法时、却疾四个方面提出了地域性特色鲜明的养生观点,对于现今湖北地域性养生文化研究和构建湖北特色养生与长寿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作者:石和元;王平;郭岚;孔明望;李贵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丹参提取工艺的指纹图谱技术结合正交试验优化

    目的 优化丹参的提取工艺,提出一种联合指纹图谱技术与正交试验筛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确定中药提取工艺技术参数.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丹参酮ⅡA、丹酚酸B及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丹参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采用HPLC方法,建立了整个正交试验过程中渗漉液的指纹图谱.结果 渗漉液指纹图谱的共有峰峰面积和结合渗漉正交试验优选的佳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乙醇用量为12倍,浸泡时间36h,渗漉速度5ml/min.结论 该方法能直观的反映提取工艺参数波动导致的丹参渗漉液整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筛选出符合实际情况的佳提取工艺参数.

    作者:王丹;程刚;胡奎;苏梦;李媛媛;许汉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服饵辟谷养生术防治2型糖尿病的理论初探

    服饵辟谷是辟谷术的一种,也是中国古代养生术的一种,它指的是食用具有节制食量的药物组方以逐步替代正常饮食,在保障基本机能的前提下,减少膏粱谷肉类的摄入,起到祛疾养生的目的.其改善饮食结构以及适当控制食量的理念对糖尿病有着重要的正向调控作用,而历代文献中的常用食饵药物又可针对糖尿病“气阴两虚”这一基本病机指导治疗.可见,服饵辟谷法作用于糖尿病,病因病机结合,防治结合,双管齐下,具有较高的临床及社会价值.

    作者:刘晓瑞;黄彬洋;李凯;高泓;王岗;侯维维;谢春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美洲大蠊提取物对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研究

    目的 探讨美洲大蠊不同提取物(ML-A、ML-A1、ML-A2、ML-A3、ML-A4、ML-A5)和肝龙浸膏对CCl4诱导L-O2肝细胞损伤的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培养L-O2肝细胞,24h后用60%饱和CCl4体外诱导肝细胞损伤,培养6h,分为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CCl4模型组、联苯双酯组、美洲大蠊提取物组、肝龙浸膏组,分别培养12,24,48,72h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结果 CCl4损伤后肝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CCl4模型组比较,除ML-A1、ML-A4和ML-A5外,ML-A、ML-A2、ML-A3和肝龙浸膏均能提高CCl4损伤L-O2肝细胞的存活率,其中ML-A2作用的损伤肝细胞存活率高.结论 美洲大蠊提取物ML-A、ML-A2、ML-A3和肝龙浸膏均能提高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的存活率.

    作者:黄丽;杨永寿;肖培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1种常见中草药抗菌活性筛选

    目的 研究51种常见药材80%乙醇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制备51种常见药材的醇提物,用琼脂打孔法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的筛选,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其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有8种药物醇提物显示出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大肠埃希菌、标准铜绿假单胞菌、标准白色念珠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0.09mg·ml-1,五倍子、鹿衔草、虎杖、炒乌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0.39~6.25mg·ml-1,五倍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0.09mg·ml-1,对大肠埃希菌的MIC为0.39mg·ml-1.结论 木蝴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十分显著,五倍子等4种药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较好,桂心、夏枯花、金樱根3种药材对以上4种菌及耐药菌均显示出较好抑菌活性.

    作者:唐金凤;李莉;左国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