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脊液鼻漏的CT检查技术(附6例分析)

朱江涛;龚建平;朱建兵;刘晓东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 螺旋CT
摘要:目的 寻找脑脊液鼻漏的CT检查技术.方法 6例患者行CT常规轴扫,2例加扫冠状位和脑池造影,并由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学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传统横断位扫描发现瘘孔有4例,2例加扫的冠状位和脑池造影均可发现瘘孔位置.结论 冠状位扫描及脑池造影是明确脑脊液鼻漏瘘孔位置的有效方法.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颈髓弥散张量成像临床应用的初步探讨

    目的 探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在颈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21例和20例正常志愿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和DTI扫描.DTI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使用感兴趣区技术测量:正常人4个不同水平(C2/3、C3/4、C4/5和C5/6)颈髓的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CD)和部分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和病例组病灶和正常颈髓节段的ACD和FA值.结果 (1)正常颈髓在ADC图上信号均匀呈中等信号;在FA图上为高信号,在彩色张量图上为蓝色.颈髓4个不同节段的FA值有明显差别(F=159.24,P<0.001),以C2/3水平脊髓的FA值高(0.85±0.03);但ADC没有明显差别(F=2.191,P>0.05).(2)病例组:T2WI发现颈髓内异常信号9例,另外12例未见异常.而在彩色张量图上有16例信号异常,表现为正常蓝色颈髓中斑片状绿色异常信号影;病灶和正常区域颈髓间的ADC(t=-2.883,P=0.009)和FA(t=2.615,P=0.017)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国人正常颈髓FA值约在C2/3水平高,越往尾侧FA值越低,而颈髓4个节段ADC值则没有明显差别;DTI彩色张量图可以发现常规MRI所不能显示的异常改变;使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EPI成像序列,取6个方向,b值取400 s·mm-2,DTI的图像质量令人满意.

    作者:宋亭;梁碧玲;胡春洪;沈君;麦伟文;黄穗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兔外周血源的血管内皮祖细胞体外扩增研究

    目的 探讨从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富集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在体外诱导培养和扩增的方法,试图证实外周血是获得血管内皮祖细胞理想来源之一.方法 密度梯度法分离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S),采用专用的EGM-2-MV完全培养基对单个核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培养,动态观察细胞生长过程,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细胞荧光化学法分别鉴定培养细胞的内皮细胞表面标记和生物学功能.结果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专用培养基体外诱导后,4 d左右可见多数细胞贴壁生长,9 d后可见位于中间的细胞聚集成团,4周后呈铺路石样内皮细胞形态.培养12 d细胞能表达的内皮细胞表面抗原,包括Ⅷ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2)和钙粘素(VE-cadherin)等;并能特异性吸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UEA-1),能内吞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具备内皮细胞的功能.结论 兔外周血中存在具有增殖分化潜能的EPCs,经过特定的体外诱导培养可以收集和扩增.

    作者:吕海涛;杨向军;程铖;李红霞;韩莲花;周亚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 探讨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NT-PC)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镍钛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6~25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膝关节功能满意,髌骨爪无断裂及脱落.结论 髌骨骨折应用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江波;沈忆新;伏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

    目的 探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的21例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X线影像学观察,监测临床愈合时间,以及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 随访发现,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4±2.3)周(12~72周);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根据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5.7%,其中有2例发生较重的创伤关节炎.结论 中空拉力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时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强;王筱林;张希峰;杨金华;严建峰;范胜利;袁振庭;沈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R).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AR):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服药前血小板的活化水平采用流式方法检测ADP(2 μmol/L)诱导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CD62P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临床特征、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52例患者中AR的发生率为5.8%,(resistance,)ASR发生率为30.8%;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相比,AR的临床特征:低高密度脂蛋白患者居多;高甘油三酯患者居多.结论 在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AR的发生率为5.8%,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AR或ASR.

    作者:李慧娟;成兴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VEGF、COX-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对56例胶质瘤组织标本VEGF、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1)VEGF和COX-2在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几乎不表达;(2)VEGF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75%;COX-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89.3%;两者与对照组及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且呈正相关.结论 VEGF和COX-2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转移.

    作者:陈龙;周幽心;王彦平;祝海平;李计成;陈学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性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诊断和治疗急性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病例32例,对其诊断与治疗经验作以总结.结果 32例均获得明确诊断,24例治愈,6例好转,2例减轻.随访21例至今,失访11例,1例复发,未发现股骨头骨骺无菌性坏死者.结论 该病诊断明确,治疗方法简单、宜行,疗效优良.

    作者:尹航;张锡庆;王晓东;王科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胃癌组织中的FAK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黏着斑激酶(FAK)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分化、浸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石蜡标本中FAK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FAK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低分化癌组织较高分化、中分化组织中FAK的表达高.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较无转移的表达高.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有远处转移的组织较无转移的表达高.结论 FAK可能是一种转化相关酶,又是一种演变相关酶.FAK的表达量可作为肿瘤发生、生长过程中一种较有价值的病理指标.

    作者:吴小红;张建新;王旭青;王崇高;毛正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组织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高血压左心室Tei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对比观察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两种方法测量左室Tei指数的一致性,探讨Tei指数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84例高血压病患者和78例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功能Tei指数,分析两种超声心动图方法获得的左心室Tel指数的相关性.对高血压组按血压分级,并将高血压组各级的Tel指数及其他参数与正常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Tei指数为(0.61±0.25),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Tei指数为(0.63±0.26),两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81,P<0.01);高血压组各级的Tei指数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与脉冲多普勒一样,组织多普勒也是获得左室功能指标--Tei指数的一种简单可靠超声心动图方法;Tei指数在各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凤;高岚;洪小苏;薛永霞;江建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期红细胞压积、血糖变化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估红细胞压积(HCT)、血糖变化对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因急性胰腺炎住院治疗的老年患者48例入院24小时内红细胞压积(HCT)、血糖数值,比较轻症胰腺炎(MAP,n=33例)和重症胰腺炎(SAP,n=15例)两组HCT、血糖的变化,并评估HCT、血糖与老年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SAP组HCT、血糖均较MAP组明显升高(P<0.001),AP病情严重程度与HCT、血糖变化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糖(χ=157.79,P=0.000,OR=1.462,95%CI:1.342~1.593)和HCT(χ2=4.23,P=0.038,OR=4.008,95%CI:0.162~9.017)是SAP独立的危险性因素.结论 早期HCT、血糖检测有助于早期识别老年重症急性胰腺炎,对判断老年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具有肯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郭健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BDNF)基因在CHO细胞的稳定表达及功能研究

    目的 将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BDNF)基因转染CHO细胞后,建立稳定表达体系,并检测培养上清中所表达的h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真核细胞转染,运用RT-PCR,Western blot及MTT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转染hBDNF基因的CHO细胞可表达hBDNF mRNA,上清中可检出hBDNF蛋白的存在,且此上清具有促进PC12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hBDNF在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体系,转染hBDNF基因的CHO细胞所分泌的hBDNF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BDNF的生物学功能和开展生物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耀东;杨吉成;谢宇峰;盛伟华;张海峰;苗莉;缪竞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人胰腺癌中P21WAF1、MDM-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P21WAF1、MDM-2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21WAF1、MDM-2在10例正常胰腺组织、53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P21WAE1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DM-2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53例胰腺癌组织中P21WAF1、MDM-2的表达随肿瘤的分化程度降低而减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P21WAF1的表达明显低于没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P21WAF1、MDM-2的表达与患者的生存率有关.P21WAF1、MDM-2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P21WAF1、MDM-2在胰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该肿瘤预后判断的理论依据.

    作者:刘振华;冯一中;李峰;柴玉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建立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胰腺癌裸鼠皮下瘤模型的两种建立方式进行比较.方法 通过瘤块皮下移植法和直接皮下细胞注射法建立裸鼠胰腺癌皮下瘤模型,观察二者的接种阳性率、肿块生长速度、肿块可观察时间、肿块可供实验用时间、瘤体大小(以长径为标准)、肿瘤转移、浸润等情况.结果 二者接种阳性率分别是100%、80%,可观察到肿瘤时间及可供实验(长径≥0.4 cm)时间分别是8 d、16 d及29 d、41 d;生长速度前者快于后者;瘤体4周长径分别是平均约(0.42±0.06)cm、(0.28±0.06)cm;6周分别是平均约(0.75±0.07)cm、(0.52±0.27)cm;均无转移瘤发生,皮肤浸润不明显.结论 两种方法中前者生长速度前者快于后者,形成瘤体大小较一致,有利于后续实验.

    作者:王凤力;李德春;张子祥;谢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奥沙利铂对胃癌细胞XIAP表达及凋亡的影响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中XIAP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IAP表达及凋亡的情况.结果 奥沙利铂对XIAP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沙利铂具有抑制MGC-803胃癌细胞株中XLAP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作者:赵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压对体外循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前肺动脉压对体外循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根据术前肺动脉压分为三组(A组:肺动脉压<20 mmHg,B组:肺动脉压介与20 mmHg到50mmHg电之间,C组:肺动脉压>50 mmHg),分别检测其术前、术后1 d、术后4 d及术后7 d外周血中CD3+、CD4+、CD8+、CD4+/CD8+、IgA、IgG、IgM活性的水平.结果 三组患儿免疫指标在术后不同时间均有差异.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后免疫抑制随术前肺动脉压升高而加重.

    作者:严向明;徐洪军;徐永根;朱锦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早期胃癌的改良根治术(附25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5例接受改良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4.0%.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行改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对胃动力影响小(P<0.05),患者住院时间短(P<0.01),并且有较好的术后生活质.结论 改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是较合理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正荣;邢春根;龚巍;王浩炜;危少华;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同种异体大鼠肾移植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大鼠异体肾移植模型,为开展器官移植的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SD大鼠分别作为供者和受者,采用原位低温灌洗,移植肾放置左侧,血管直接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与膀胱吻合.结果 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大鼠同种异体肾移植模型.手术成功率为90%.结论 此模型较容易掌握,可以在条件比较简单的实验室开展,除常规显微外科器械外不需要特殊的器械或设备.

    作者:潘浩;温端改;欧阳骏;平季根;刘忠国;王祖峰;孙鹤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Masp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2例浸润性乳腺癌、16例导管内癌、20例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Maspin在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00%、90%、75%、45.1%,呈逐级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并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Maspin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丁耘峰;冯一中;平金良;王晓红;李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对哮喘患者血清和诱导痰中干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 检测SCF蛋白在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和诱导痰中的含量,评价糖皮质激素对SCF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对32例哮喘患者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应用ELISA方法测定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血清以及诱导痰中SCF蛋白含量.结果 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的哮喘患者与正常健康者比较,血清以及诱导痰中SCF蛋白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清以及诱导痰中SCF蛋白比治疗前的哮喘患者明显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果显示SCF在血清以及诱导痰中均有表达,哮喘发作时含量明显增高.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SCF的表达,提示SCF与哮喘疾病紧密相关.

    作者:薛一峰;刘洁;宫玲玲;柳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力衰竭患者C型利钠肽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C型利钠肽(CNP)浓度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8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CNP浓度,采用纽约心脏病学会(IYHA)制定的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析CNP浓度与心功能状态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CN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但不同心功能组CNP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CNP水平不随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结论 血清CNP浓度在CHF患者中明显升高,但与心衰程度元关,不能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的敏感指标.

    作者:袁鼎山;景宏美;李爱林;黄一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