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丽萍;张琴芳;徐蓉
目的 探讨影响肘关节外翻稳定性的相关解剖学因素.方法 成人上肢尸体标本8侧,解剖观察屈曲-旋前肌群、尺侧副韧带后束、尺侧副韧带前束和桡骨小头解剖特点;另用12侧上肢标本,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按不同顺序切断有关的结构,通过特制的生物力学装置,测量两种不同情况下肘关节的外翻稳定性.结果 逐级切断各组内侧结构,其外翻角度增加无显著意义(P>0.05).同时切除桡骨小头,外翻角度达到大,外翻角度增加有显著意义(P<0.05).在止点切断尺侧副韧带前束,外翻角度达到大.桡骨小头切除的同时切断内侧结构尤其是切断尺侧副韧带前束,外翻角度显著增加(P<0.05).结论 肘关节外翻稳定结构主要由桡骨小头和尺侧副韧带来维持,肘关节内侧前臂肌起协同作用.
作者:孙焕建;徐达强;夏春林;朱文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和探讨食道覆膜支架在食道良恶性病变术后食管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9例食道瘘患者均在x线下行覆膜支架置入,其中2例行临时覆膜支架置入,分别于4周及6周后取出.4例胸腔脓肿者同时行闭式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内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无术中并发症;8例瘘口立刻完全封闭,1例支架置入1周后再次出现吻合口胸腔瘘,经导管瘘口内注入ZT胶和蛋白胶各2 ml,瘘口闭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饮食,感染得以控制.结论 食道覆膜支架封堵食道术后各种食道瘘,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无严重并发症,是治疗食道术后食管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绍钦;倪才方;金泳海;邹建伟;马海涛;秦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无张力阴道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TVvT手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9例,经临床和尿动力学检查确诊,均为稳定性膀胱,均行无张力阴道吊带术治疗,观察术后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失血量30~100 ml,术后平均留置导尿2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5 d.随访时间3~40个月,9例均治愈,但有1例术前合并轻度急迫性尿失禁的患者仍需辅以药物治疗.结论 TVT手术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微创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
作者:宋青峰;徐仁方;何小舟;解斯杰;王建平;车文俊;经浩;巢志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要点.方法 总结342例三孔法LC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操作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顺利完成三孔法LC 304例,36例改常规四孔法LC,2例中转开腹.全组全部治愈,并发肝下少量积液6例.结论 三孔法LC较四孔法LC减少了创伤,也增加了手术难度.在熟练掌握常规四孔法LC的基础上结合术者的操作方法,选择适当的病例,行三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陈正中;王建;姚卫康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环氧化酶-2(COX-2)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对56例胶质瘤组织标本VEGF、COX-2蛋白的表达.结果 (1)VEGF和COX-2在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几乎不表达;(2)VEGF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2.8%、75%;COX-2在Ⅰ~Ⅱ级和Ⅲ~Ⅳ级胶质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4%、89.3%;两者与对照组及组织学分级之间有显著差异;而且呈正相关.结论 VEGF和COX-2可能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转移.
作者:陈龙;周幽心;王彦平;祝海平;李计成;陈学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yall基因的mRN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40例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Hyal1 mRNA在新鲜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Hyal1基因的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相关(P>0.05).40例样本中18例(45%)癌组织的Hyal1基因的mPNA的表达量升高,22例(55%)癌组织的表达量降低.结论 Hyal1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的异常下调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机制有关.
作者:刘霞;赵军;郑世营;尤伟明;许林燕;刘泽毅;张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以及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作者:徐奎;钟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16例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4 d者2例,术后6~8 d者12例,术后9~11 d者2例.有14例全身症状不明显,局部感染不重,经保守治疗后愈合.有2例全身中毒症状和急性腹膜炎体征者,行回肠造口术.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与术前肠道准备,术前个人营养状况,术中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吻合口张力有关;术前良好的肠道准备,术后营养支持和保持骶前引流通畅至关重要.发生了吻合口瘘的患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大多能自愈.注意术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能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作者:杨月明;张再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的21例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X线影像学观察,监测临床愈合时间,以及按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结果 随访发现,21例患者骨折均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为(24±2.3)周(12~72周);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根据Helfet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优良率为85.7%,其中有2例发生较重的创伤关节炎.结论 中空拉力螺钉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时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强;王筱林;张希峰;杨金华;严建峰;范胜利;袁振庭;沈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下壁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和闭塞位置的作用.方法 对84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脉造影(CAG)及心电图分析.结果 罪犯血管(IRA)为右冠状动脉者,48例近中端病变中有40例(83%)的心电图为STV3压低/STⅢ抬高<0.5;而左回旋支病变25例中18例(72%)的心电图为STV3压低/STⅢ抬高>1.2.结论 V3导联ST下移与Ⅲ导联ST抬高数值的比值对判断下壁心梗的IRA和闭塞部位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高枫;刘志华;何志松;赵欣;陈弹;蒋廷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随访87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YHA心功能Ⅲ~Ⅳ级,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常规治疗组,以心源性死亡为随访终点.结果 平均随访3.8年,美托洛尔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美托洛尔有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生存率的趋势.
作者:潘文;陈建昌;洪小苏;高岚;焦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中XIAP表达及凋亡的影响,探讨其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XIAP表达及凋亡的情况.结果 奥沙利铂对XIAP表达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 <0.05),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奥沙利铂具有抑制MGC-803胃癌细胞株中XLAP表达,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其机制与抗凋亡相关基因表达减弱有关.
作者:赵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波对电离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微波+电离辐射组(第1组),电离辐射+微波组(第2组),单独电离辐射组(第3组).将第1组暴露于频率为900 MHz,能量密度为150 μW/cm2的微波辐射,每天1 h,连续12 d,第13天给予3组60Co-γ射线一次性外照射10 Gy,照射10 mln之后,再给予第2组频率为900 MHz,能量密度为150μW/cm2的微波辐射,每天1 h,直至动物死亡.观察不同时期微波辐射对电离辐射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体重、存活率的影响.结果 单独电离辐射组小鼠电离辐射后比电离辐射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P<0.01).与单独电离辐射组相比,微波+电离辐射组小鼠在电离辐射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P<0.05),存活率提高(P<0.01),但体重影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电离辐射组相比,电离辐射+微波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也升高(P<0.05),但对体重、存活率的影响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先或者之后给予微波照射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孟谦谦;周智钿;童建;曹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现象(AR).方法 52例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7 d后,分别用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诱导检测血小板聚集率.阿司匹林抵抗(AR):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满足上述条件之一者.服药前血小板的活化水平采用流式方法检测ADP(2 μmol/L)诱导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及CD62P的表达.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间临床特征、血小板活化指标的差异.结果 52例患者中AR的发生率为5.8%,(resistance,)ASR发生率为30.8%;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相比,AR的临床特征:低高密度脂蛋白患者居多;高甘油三酯患者居多.结论 在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AR的发生率为5.8%,合并脂代谢异常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AR或ASR.
作者:李慧娟;成兴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血清白蛋白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总结2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轻症163例,重症64例),采用免疫比浊法和溴甲酚绿法分别检测22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HD]L-C和血清白蛋白的水平.结果 急性重症胰腺炎组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轻型胰腺炎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1).联合检测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其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敏感性较单独检测HDL-C及血清白蛋白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HDL-C及血清白蛋白水平的检测有助于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
作者:张德庆;陈卫昌;李锐;聂锦山;翟菊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胃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25例接受改良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早期胃癌的诊断准确率为84.0%.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行改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对胃动力影响小(P<0.05),患者住院时间短(P<0.01),并且有较好的术后生活质.结论 改良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是较合理的手术方式,与传统的胃癌根治术相比可取得较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正荣;邢春根;龚巍;王浩炜;危少华;王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将人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hBDNF)基因转染CHO细胞后,建立稳定表达体系,并检测培养上清中所表达的hBDNF的生物学活性.方法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真核细胞转染,运用RT-PCR,Western blot及MTT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转染hBDNF基因的CHO细胞可表达hBDNF mRNA,上清中可检出hBDNF蛋白的存在,且此上清具有促进PC12细胞生长和分化的功能.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hBDNF在CHO细胞中的稳定表达体系,转染hBDNF基因的CHO细胞所分泌的hBDNF蛋白具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研究BDNF的生物学功能和开展生物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作者:赵耀东;杨吉成;谢宇峰;盛伟华;张海峰;苗莉;缪竞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染料法、核素法、二者联合法对48例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结果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总成功率为91.7%(44/48),假阴性率为9.5%,敏感性为90.5%,准确率为95.5%.单用染料法成功率为85.7%,假阴性率为16.7%,敏感性为83.3%,准确率为91.7%;单用核素法,成功率为87.5%,假阴性率为14.3%,敏感性为85.7%,准确率为92.6%;联合法,成功率为100.0%,无假阴性,敏感性为100.0%,准确率为100.0%.结论 染料法与核素法联合应用,显著提高前哨淋巴结的成功率与准确性,应成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标准方法;前哨淋巴结状况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有重要预示价值.
作者:王继军;蒋国勤;杨志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新的心电学指标--心率震荡(HRT)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对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并与传统指标--心率变异(HRV)进行比较,分析心率震荡与心率变异的相关性.方法 33名急性心肌梗死后窦性心律的患者入选,平均随访6个月.心率震荡的值用两个参数表示TO(震荡起始)、TS(震荡斜率).TO、TS通过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计算获得.同时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心率变异的时域指标SDNN进行测量.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结果 心肌梗死后死亡组(5例)TS明显减弱(P<0.05),T0明显升高,与幸存组(28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TS与SDNN之间存在相关性(r=0.447,P=0.009).结论 HRT参数TO和TS值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中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菊;洪小苏;焦阳;韩婷婷;郭爱红;陈建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2例浸润性乳腺癌、16例导管内癌、20例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Maspin在正常乳腺组织、单纯性导管上皮增生、导管内癌及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率分别为100%、90%、75%、45.1%,呈逐级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并与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 Maspin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患者的生存期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作者:丁耘峰;冯一中;平金良;王晓红;李锋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