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芬;崔伟亮;张学兰
目的 优化大孔树脂纯化芒萁总皂苷的工艺参数.方法 分别用AB-8、D-101、Hz-803、HZ-816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进行静态吸附与解吸试验,筛选出分离效果好的一种树脂,并研究该树脂分离芒萁总皂苷的动力学曲线和动态吸附性能.以BHT为对照,考察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结果 优化的D-101大孔树脂对芒萁皂苷的吸附条件为:流速2BV·h-1时,料液的pH值和浓度分别为5和20.5 mg·ml-1;优化的洗脱条件:流速为2BV·h-1,洗脱溶剂为3BV 70%的乙醇水溶液.纯化后总皂苷含量为64.9%,纯化倍数为2.2倍;纯化后的芒萁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比BHT好,浓度为1.0 mg/ml时,芒苷皂苷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5.6%.结论 D-101大孔树脂对芒其皂苷有很好的纯化效果,芒萁皂苷对DPP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抗氧化剂.
作者:余姣;丁利君;李嘉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隔姜灸对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GF2α/PGE2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38例,根据其经络特性形成治疗方案,应用隔姜灸疗法治疗,观察3个月经周期.结果 隔姜灸疗法的临床疗效为100%,患者痛经症状评分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比值治疗后下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以调整原发性痛经(寒湿凝滞型)患者经络特性为主的隔姜灸疗法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欣;尚坤;刘明军;李亚;吴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规范种植提供指导.方法 通过田间系统定点观察和普遍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叶青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结果 与结论 三叶青系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通过3年观察结果表明,三叶青年生长发育阶段过程具有明显的萌芽、快速生长、缓慢生长、秋季快速生长、休眠等一致的规律,具体归纳为萌芽期每年的3~4月、快速生长期5~7月、高温缓慢生长期8~9月,秋发期10 ~ 11月,低温休眠期12月至次年3月等五个时期;花期4~6月,果期8~10月,浆果球形,熟时红色,极少.
作者:吉庆勇;程文亮;吴华芬;朱波;华金渭;季炳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及T174M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为对象进行病例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 0.05);T174M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x2=1.877,P=0.391 >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174M正常对照组除与痰湿壅盛证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 =4.322,P=0.038 <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痛的易感基因型;T174M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原发性高血压无关,可能与高血压病中医证型痰湿壅盛有关;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体外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166,33.2,6.64 μg/ml)的白花蛇舌草水提液作用于CEM细胞24,48,72h后,通过逆转录PCR(RT-PCR)检测Bcl-2、Bax基因的表达,探索白花蛇舌草诱导CEM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结果 白花蛇舌草能抑制CEM细胞的Bcl-2基因表达,且随用药浓度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白花蛇舌草能促进Bax基因表达,并与用药浓度的加大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呈正比关系.结论 白花蛇舌草水提物诱导白血病CEM细胞凋亡与下调Bcl-2基因、上调Bax基因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有较大关联.
作者:朱大诚;潘荣斌;王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四磨汤由槟榔、人参、乌药、沉香4味药组成,组方简单,但是临床应用及临床疗效都不错,尤其是在胃肠功能方面的疗效有相当多的研究报告.文章通过了解四磨汤及其活性成分对胃肠动力的作用,可知四磨汤可改善胃肠动力障碍症状,但机制不明;各药物活性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动力作用.
作者:陈其城;蒋志;曹立幸;陈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文章系统、深入地分析了《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规划教材的异同.并从教材之间的异同阐述了中药化学与天然药物化学两门学科与中西医结合的关系.
作者:王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化原则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焦虑得分、抑郁得分、疼痛得分、踝-肱指数(ABI)、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 实施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较低的焦虑和抑郁得分(P<0.01)、疼痛得分明显减轻(P<0.01)、更高的ABI(P <0.01);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为9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 (P <0.05).结论 DPN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缓解心理压力,减轻患者痛苦,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春斌;李凯;黄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方法 应用管理学上的帕累托图分析方法,将影响门诊中药房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因素分成5项,找出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结果 多配(或少配)药量、其中一剂不符和漏配药是主要因素,配错药和多配(或少配)剂数是次要因素.结论 针对影响调配质量的主要因素确定提高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质量的改进方向.
作者:区炳雄;林海;朱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黄芪和山药微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2只,随机抽取52只采用单侧肾脏切除合并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的方法复制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卡托普利组、黄芪和山药微粉低剂量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余10只设为假手术对照组,灌胃给药6周后测体质量、肾重、24 h尿微量白蛋白、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肌酐(SCr);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学变化.结果 模型对照组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假手术对照组,其余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黄芪和山药微粉高剂量组较模型对照组肾脏系数、24h尿微量白蛋白、FBG、BUN、SCr水平明显降低,体质量明显增加;同时肾脏病理变化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黄芪和山药微粉具有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同时其具有一定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李晓晶;刘瑾;隋在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医肾藏象学说内容丰富,关系错综复杂.肾藏象学说包括: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肾主生殖、肾开窍于耳和前后二阴、其华在发、肾主骨等.关系复杂:“肾藏精”与“肾主水”关系现代研究提出精水合一,同为生命之本的观点;“肾藏精”与“肾主骨生髓”关系现代研究提出“肾主骨、生髓、通脑”同出一源的观点;有人提出“肾主纳气”为肾封藏功能具体体现之一.现代对肾藏象理论的研究日益深入,而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也日益频繁.
作者:黄飞;王小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的《黄帝内经》存留大量隐喻修辞,这些隐喻对于内容的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而产生的译文文本诸家各执一词.因其语言久远,要实现对其跨时空正确理解,鉴于语言学概念整合理论及相关跨空间整合的基础上,该文尝试对《黄帝内经》中的隐喻翻译过程进行理清,并对两种译文进行分析,针砭译文.
作者:张斌;李莫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鸡冠花白果止带汤对细菌阴道病中较为复杂的证型——脾虚湿热型的疗效.方法 采用鸡冠花白果止带汤内服,7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3天后复查,进行疗效评定,并设完带汤组和西药治疗组作疗效对比观察.结果 鸡冠花白果止带汤治疗细菌性阴道病(脾虚湿热型)总有效率达90%,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脾燥湿、清热解毒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药物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方为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对南方红豆杉枝叶及根进行生药鉴定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鉴定及色谱法.结果 南方红豆杉叶具黄绿色气孔带,分布于下表皮中脉两侧;每条气孔带由11 ~ 13列气孔组成,气孔指数0.074 ~0.085;转输管胞成团呈翼状位于维管束两侧,棕色块大小不一,随处可见,偶见草酸钙方晶砂晶.枝外韧型维管束,木质部发达,具髓部;纤维和薄壁细胞上可见草酸钙砂晶附着.南方红豆杉根木质部发达,约占整个横切面的1/2,管胞呈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及韧皮射线细胞多为1列,纤维多见,可见散在内生真菌菌丝及石细胞,菌丝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根被细胞.TLC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中10-脱乙酰巴卡亭Ⅲ含量相对较大.结论 南方红豆杉叶气孔带、转输管胞及嵌晶纤维可作为其鉴别特征,10-脱乙酰巴卡亭Ⅲ可以作为薄层鉴定的主要依据.
作者:姚晓;陈建伟;李祥;韩淑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红霉素、白头翁汤、红霉素加白头翁汤对甲硝唑治疗无效的人芽囊原虫病的作用效果.方法 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芽囊原虫,分别加不同浓度上述药物并于24 h和72 h后对虫体进行计数从而判断药物体外作用效果.临床效果观察:将112例确诊为人芽囊原虫病且甲硝唑治疗2个疗程后未能阴转的患者分3组,分别予红霉素、白头翁汤、红霉素加白头翁汤治疗,连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粪检查找人芽囊原虫.另设30例病人为对照组.结果 体外实验:红霉素组≥80μg,/ml组72h后虫体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20 μg/ ml;白头翁汤组6400μg/ml组24 h、72h后虫体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1600μg/ml;红霉素加白头翁汤组中,>10μg/ml+ 1600μg/ml组24h及72h后虫体均全部死亡,适杀虫浓度为红霉素10μg/ml+白头翁汤1600μg/ml.临床效果观察:红霉素组、白头翁汤组、红霉素加白头翁汤组有效率分别为86.5% 、72.0%、94.0%,而对照组无一例自行阴转.结论 红霉素、白头翁汤均具一定抑虫作用,若结合使用,能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陶霖;姜海行;卢杰夫;金群馨;唐国都;卢作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益气升阳活血利水降浊中药治疗糖尿病Ⅳ期的临床指标,探讨益气升阳活血利水降浊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基础治疗相同的基础上,治疗组30例给予益气升阳活血利水降浊中药内服,并与厄贝沙坦治疗的30例作对照,治疗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益气升阳活血利水降浊中药治疗组,在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升高血浆白蛋白水平方面较厄贝沙坦治疗组疗效好,经统计学分析P<0.0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引入中医升降理念,采用益气升阳活血利水降浊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蛋白尿,稳定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童楠;倪青;梁金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利用RAPD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女贞和日本女贞进行鉴定.方法 采用改良CTAB法提取女贞和日本女贞叶片DNA,从S系列20对引物中筛选出能稳定扩增的3对引物,对DNA进行PCR扩增,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对扩增产物进行分离.结果 女贞与日本女贞在DNA方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RAPD分子标记技术显示了女贞和日本女贞之间明显的种间差异,可以用于二者的鉴定,为女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杨;包华音;李巧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中药山慈姑对甲状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方法 不同浓度的山慈姑作用于甲状腺癌SW579细胞,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RT-PCR检测中药山慈姑作用于SW579细胞前后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在1~ 100mg/ml范围内时山慈姑能不同程度的抑制SW579细胞的生长,山慈姑对SW579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8.81 mg/ml,佳作用时间为药物处理后48 h.山慈姑能降低SW579细胞中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结论 山慈姑能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为山慈姑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吴俊林;卢德成;罗佐杰;蒙雯雯;黄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筛选肾虚质大鼠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探讨肾虚质与免疫基因之间的联系.方法 采用“猫吓鼠”的方法,造成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的复合型肾虚质动物模型,提脾脏淋巴细胞总RNA,经标记、杂交、芯片扫描、图象采集与数据分析等过程获得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基因.结果 通过对以上免疫相关的基因的统计分析,发现有12条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其中有5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上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下调;有7条基因在模型组表达下调,经药物干预后表达上调.结论 肾虚质大鼠脾脏淋巴细胞既表达免疫相关的正向调节基因,亦表达负向免疫相关的调节基因,在两次杂交中均有差异的12条基因可能是与肾虚质直接相关的免疫基因.
作者:孙理军;党照丽;王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 超声法提取土人参多糖,同时将粗多糖脱蛋白处理后,经处理得到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检测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提取温度和超声作用时间对土人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制备土人参多糖,并对其清除DPPH、自由基、对羟基自由基以及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进行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超声提取法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 ml)1∶ 20,提取温度80℃,超声功率180W,作用时间40 min.土人参多糖的得率为20.01%.抗氧化性试验显示土人参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显著.结论 土人参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土人参药材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土人参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潘廷啟;文全泰;黄礼德;颜祖弟;张照平;蓝翠晓;黄锁义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