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翼
目的 建立人工种植钩藤中绿原酸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分析比较不同采收期人工种植钩藤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SUPELCO C18色谱柱(5μm,4.6mm×250mm),以0.4%磷酸-甲醇(80∶ 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为30℃.结果 绿原酸的含量呈现秋、冬季较高.结论 钩藤民间习惯上于秋、冬季采收,而此时绿原酸含量相对较丰富.
作者:唐才林;高言明;杨春;叶世芸;林昌虎;付志明;吴明花;徐东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竹节蓼体外抗肿瘤活性及确定其活性部位.方法 采用MTT法和细胞形态观察法研究竹节蓼醇提物及醇提物的4个不同提取部位对4种肿瘤细胞株A549、PC-3、SGC-7901、HepG2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形态的影响,确定抗肿瘤活性部位;采用DAPI染色法研究乙酸乙酯部位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竹节蓼醇提物、竹节蓼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关系,且均能显著改变细胞形态;DAPI染色结果显示乙酸乙酯部位促进了A549细胞凋亡.结论 竹节蓼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物质,有效成分集中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提取部位.
作者:方春生;杨燕军;宋卉;付晓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价值的过程,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为了促进教学改革,客观评价中医内科学案例式教学的效果,我们探讨评学方案的构建,采用多元性评价目标、评价方法,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案例教学法,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引导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提高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有利于实现医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作者:孙丽霞;薛博瑜;汪悦;何晓瑾 刊期: 2014年第12期
从多个方面论述了煎煮时间对治疗肺癌中药汤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汤剂的质量和疗效的影响.认为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再注意这些细节,能达事半功倍之效,更好地为中医在治疗各类型肺癌中起到减毒增效的助推作用.
作者:张泽渊;孙剑峰;钟丹;张艺凡;夏志武;何成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简帛医书所记载的方药内容丰富,医方众多.三十多年来,学术界对简帛医书方药的价值与临床应用进行了广泛研究,成果丰硕,但还存在不足,今后可在分类研究、比较研究、临床研究三方面予以拓展.
作者:周祖亮;方懿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基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等理论构建肝与肥胖的关系,对单纯性肥胖患者根据病情和伴随症状进行辨证分型,从肝论治,为该病的针灸治疗开拓全新的思路.
作者:陈凤丽;曹晨;龚美蓉;孙亦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肺与大肠、脾与胃相表里的两经、脑、腹部分别对应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中的四兑金、六艮土、九乾督脉和一坤任脉,文章在总结以往几项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从胰性脑病之源起、命名由来与流行病学分析,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分析胰性脑病之发病机理,探讨胰性脑病实验动物模型的制备,拓展胰性脑病之治疗思路与疗效判定等四个方面,浅谈基于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图拓展胰性脑病治疗思路的探讨.
作者:蒋莉娅;赵弘卿;龚镭;王智;蔺玉昌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王旭高为清代著名医家,笔者通过研究《王旭高医案》中有关痰证的医案,总结出王旭高治疗痰证的六大治法,分别是:宣肺和胃、健脾通阳、补肝养胃益气、滋阴健脾熄风、补肾健脾、宣肺温脾纳肾.这六种治法对于痰证的临床治疗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作者:章程鹏;戴天木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血浆标本进行代谢组学检测,寻找特征性代谢产物,诠释代谢物与生理病理变化的相对关系,从而揭示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本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复制制成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运用超高压液相色谱-四极杆-时间飞行串联质谱仪技术检测两组血浆样本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对所得到的代谢指纹图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找出具有差异的特征代谢物.结果 找到了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有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酸、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N-乙酰胺基-2-脱氧-D-葡糖、同型半胱氨酸等.结论 气滞湿阻证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与糖类、脂类、蛋白质代谢紊乱有关,这些体内的小分子化合物可能是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
作者:杨宇峰;滕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怀牛膝对兔膝骨关节炎关节液中NOS、SOD水平的影响,探讨该药对OA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怀牛膝)、对照组(西乐葆),其中治疗组分为怀牛膝高剂量、中剂量和低剂量三亚组.参照Hulth造模法制作实验性兔膝关节OA模型.造模1周后开始给药,药物治疗6周后,在切开膝关节之前抽取关节液,检测关节液中NOS、SOD的含量.结果 关节液中NOS含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怀牛膝高、中剂量和对照组较模型组均明显降低(P<0.01),且对照组和怀牛膝高剂量组NOS含量低于中剂量组;怀牛膝低剂量组与模型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关节液中SOD含量模型组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1);怀牛膝高剂量组SOD含量高于中剂量组,且两组均比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低剂量组和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怀牛膝可能通过改变OA病变软骨组织中NOS、SOD活性,保护软骨组织延缓病情发展.
作者:柯晖;黄宗著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披针叶钩藤的根、茎、叶的性状、显微鉴别特征,为其真伪鉴别及准确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发现披针叶钩藤根木栓层3~7层,皮层细胞含红棕色物质,有少量纤维束,大量的韧皮纤维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或几个成束,呈放射状,髓部较小,偏向一侧;茎近正方形,表皮为一列长圆形细胞,内含棕色物质,下方厚角组织,皮层较窄,韧皮纤维和形成层断续排列成环,木质部导管数个径向相连,髓部宽广;叶上下表皮下方具有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型,形成“U”形,木质部导管数个连成直线等特征.结论 披针叶钩藤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可作为鉴别真伪的参考依据.
作者:付金娥;涂冬萍;韦树根;施力军;乔丽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毛竹笋醇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初步的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联苯双脂)组及毛竹笋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以外,其余组小鼠用75%医用酒精勾兑成的25%、35%、45%三个浓度梯度,以每个浓度梯度灌胃5d,共15 d复制肝损伤模型;同时,不同给药组灌胃相应的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则灌胃等量双蒸水.观察毛竹笋醇提取物对模型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肝组织细胞形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不同浓度的毛竹笋醇提取物均能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的ALT,而仅有毛竹笋醇提取物中、低剂量组能降低血清AST.毛竹笋醇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均能升高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SOD且能降低血清MDA.病理组织切片显示,不同浓度的毛竹笋醇提取物均能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结论 毛竹笋醇提取物对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损伤相关.
作者:谈伟锋;刘波;徐彭;李斌;张勇;谢珍;曹怡;周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苗药黑骨藤配伍金铁锁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镇痛、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对黑骨藤配伍金铁锁的水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进行镇痛和抗炎作用实验研究.结果 黑骨藤配伍金铁锁水提取物能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也具抑制作用;两药配伍的70%乙醇提取物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具显著抑制作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黑骨藤配伍金铁锁70%乙醇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显著优于水提取物的镇痛抗炎作用.
作者:王文春;李江;童宏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吐鲁番锦鸡儿根及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化合物的专项检查进行化学成分的比较.结果 根中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香豆素、内酯.地上部分含有机酸、糖、氨基酸、鞣质、酚类、黄酮、生物碱、内酯.结论 根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差异较小,为吐鲁番锦鸡儿地上部分代替根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潘兰;贾新岳;力瓦衣丁·买合苏提;郑承剑;陈刚;贾晓光;张欢;邱殿光;宋玉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泰痹颗粒Ⅱ号中虎杖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306nm.结果 检测浓度在2.4 ~ 19.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该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实时检测.
作者:向杨;龚志强;李常伟;梁天坚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傣药木棉树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85%丙酮水提取,硅胶柱、反向C-18柱及凝胶柱等柱层析方法从木棉树皮中分离化学成分,并通过MS和NMR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eriodictyol(1)、(2S,3R,4E,8Z)-3-hydroxy-2-((2R)-2-hydroxyoctadecanoylamino)-1-β-D-glucopyranosyloxy-4,8-octadiene (2)、β-sitosterol laminaribioside (3)、2,6-dimethoxybenzoquinone (4)和p-hydroxybenzoic acid(5).结论 此5个化合物均为在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显示木棉树皮85%丙酮水提取物在体外人肿瘤细胞株Hela上具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为21.30 μg/ml.
作者:冯峰;宋启示;杨剑坤;胡祖艳;范青飞;李蓉涛;张玉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因其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又称子宫平滑肌瘤.临床多见于30~50岁妇女,在生育期的女性群体中发病率高,达20%~40%[1].临床可见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酸、疲劳,并可引起贫血、痛经、带下量多、不孕或流产等,对女性健康带来较大影响.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由于损伤性大,特别是有手术禁忌症的子宫肌瘤患者以及围绝经期妇女更倾向于选择一种创伤小、能有效改善症状、更经济的保守治疗方法,中医药恰好符合了这一要求.笔者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此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太洪;吴昭君;唐桂英;杨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字安常,号蕲水道人,宋·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县麻桥)人,被誉为“北宋医王”,为鄂东四大名医之首.庞氏著有《伤寒总病论》,主张寒温分治,善用石膏治疗外感病,用药尤重视辛温解表药中加入辛凉解表药.桂枝石膏汤即是《伤寒总病论》中体现庞氏这一学术思想的代表方之一.对于该方,笔者进行如下考证.
作者:高小威;赵映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B-Z化学振荡体系建立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方法 采收不同生长期当归20批,采用H2SO4-KBrO3-CH2 (COOH)2-MnSO4为振荡体系,以当归为反应底物,应用电化学工作站记录化学振荡体系电位(E)随时间(t)的变化,获得当归电化学指纹图谱.结果 不同生长期当归的电化学指纹图谱的波形及振荡参数经主成分分析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该方法可以简便、快速、直观地对不同生长期当归进行鉴别.
作者:戴红霞;陈晖;李四海;王亚丽;罗雪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鉴定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药材.方法 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通过红外Omnic7.0软件处理各样品图谱,比对分析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 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的指纹图谱和相似度相近,差异较为显著之处为指纹区1041cm-1和825cm-1附近的峰形和峰高,火炭母1041cm-1附近的峰形为顿峰而粗叶火炭母1041cm-1附近的峰形为尖锋;火炭母有825cm-1特征吸收峰,而粗叶火炭母该特征吸收峰不明显.结论 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等特点,可作为火炭母和粗毛火炭母药材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郭敏;陈静;银胜高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