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梅
目的:探讨眼部氧雾化眼罩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54例(54眼)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及对照组(27例),对照组给予5%氯化钠眼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氧雾化眼罩治疗,比较两组角膜完全恢复透明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角膜恢复透明的时间为5.83士1.26天,对照组角膜恢复透明的时间为6.70士1.44天(t=4.74,P<0.001).结论:氧雾化治疗可缩短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恢复得时间.
作者:夏泽梅;段云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消化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取我院消化内科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由护士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口头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医院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对于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士健康教育的满意程度,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问答的知晓率为71.67%,实验组患者对于相关知识问答的知晓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温馨提示卡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率,从而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护理服务质量,此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和推广.
作者:林爱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资料分析研究氟喹诺酮类抗茵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9年12月到2011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60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资料为对象分类统计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肤过敏、肠胃不适、头痛头晕等,占全部不良反应的54例,其它6例患者出现关节不适和精神异常.结论:临床中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减少此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作者:秦红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护理临床实习是护士从理论学习进入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的护理人员的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加强护士职业素质,发展护理事业,重点在于临床护理带教的效果.临床带教是向护生灌输优质护理观念的起点,也是优质护理深入开展的关键,因此,从护生实习就要为她们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我院通过近几年来临床带教方法的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带教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邱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全面掌握院内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的用药情况,提高医药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方法:提取院内2009年至2011年中西药联用处方2500张,并针对不合理的联用处方进行整理和研究.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共85张,其中重复开药有35张,理化性联用禁忌处方有13张,诱发药源性处方有21张,药理搭配禁忌处方有16张.结论:中西药联用处方出现不合理的配伍,应大力宣传中西药联用理论知识,提高医院医药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医药管理制度,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作者:李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普通外科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住院部收治的66例行外科胃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33例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33例患者进行标准肠外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肠排气恢复时间、肠排便恢复时间、血红蛋白、饮食恢复时间、引流管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胃肠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提前;排便时间明显提前;停止静脉输液时间明显提前;饮食恢复时间明显提前;治疗总费用显著下降;术后7天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明显提前;护理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营养状况等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胃肠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营养支持方法安全、简单、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中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12月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质的门诊护理资料与201O年1月至12月未实施相关控制体系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管理后门诊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护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可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肖霞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压疮是临床护理的常见病之一,近年来治疗压疮的方法有很多种,效果较好的大多价格不菲.我科运用红霉素软膏治疗压疮2例,收到较满意的效果.此方法既经济又使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淑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手法的好还直接影响针灸的效果.本文从指力,指法的练习及自身练习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医针灸进修生在针灸针刺练习中的体会.
作者:韩豫皖;伍才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当我们站在郧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前,审视着这个占地61亩,已经拥有35个科室、450张床位的中型综合性医院,可曾想到她当年是一个只有30间瓦房的小型卫生院,当你走进医院内部,看到GE16排螺旋CT、数字减影X光机、C臂X光机、三维彩超、关节镜、腹腔镜、电子胃肠镜、纤维支气管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液透析机等进口先进医疗设备,可曾想到,60年前,她只有听诊器、血压计、镊子等简单的医疗器械,只能进行接骨等简单手术……
作者:郭远发;李新民;杨业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春季是麻疹的高发季节,它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婴幼儿及学龄儿童,也有从未接种过疫苗的成年人.我院于2010年春季收治本病140例,因为2007年爆发流行一次,普遍接种麻疹疫苗,这次发病年龄缩小为3个月~7岁,主要为三周岁以内;家长表述无疫苗接种史或接种史不详;以高热、结膜炎、上呼吸道炎就诊.住院过程中患者均有典型的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红色斑丘疹.并发症:肺炎,肝损害,脑炎,心肌炎,喉炎.病程多为10-16d,均治愈出院.
作者:朱灵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对77例肺心病并发冠心病进行了分析,认为本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为不典型心绞痛或无痛性心肌梗死,及时进行有关检查,在诊治过程中应密切注意预防.
作者:田永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腹股斜疝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及家庭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作者:鹿安琴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相关护理知识教育指导,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32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观察尿路感染、造痿管堵塞等并发症情况),实施护理知识教育及指导,使其掌握长期带管所需要的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结果:在随访中,发现发生造痿管堵塞5例,造瘘管脱落2例,膀胱出血1例,尿道、膀胱内感染9例,无并发症15例.在医护人员及患者的相互配合下,长期留置膀胱造瘘管患者的并发症显著减少.结论:通过护理知识教育及指导,使患者掌握了追痿管护理的要点,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作者:卓贤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保洁员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管理预防措施.方法:对保洁员在医院感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分析保洁员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操作流程不规范,院感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培训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及消毒液的配制、清洁、消毒隔离措施及手卫生的执行等方面不规范是影响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对保洁员进行规范的管理,保持医院的环境卫生清洁舒适,在预防医院感染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吴桂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CT定位经过钻颅血肿清除术,它具有床上小,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理想等优点,我科于2000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此手术10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罗士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课题立足于国内外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所有分类方法中使用广泛的AO分类法和Frykman 分类法,采用X光片阅片结果对比分析研究的方法.筛选出一种容易掌握的,可靠性高的,并对中医伤科临床有较好指导意义的分类方法.1资料与方法
作者:卢福成;马鹏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护理措施,提升农药中毒抢救诊治的成功率.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取治疗的2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护理时运用迅速有效的急救方法,为患者解毒诊治,且密切关注其病情变化,展开全面的护理.结果:2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抢救成功成功率97%,死亡率占总数的3%.结论:迅速有效的诊治时提高患者治愈率的保障,密切的观察病情及药物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全面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陈顺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降低留置尿管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安全.方法:分析2O11年1月至6月11例留置尿管病人非计划拔管事件,采取加强护士责任心,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操作,落实预防导管滑脱措施,作好护患沟通等相应措施.结果:降低了留置尿管病人非计划拔管率.结论:护理核心制度的规范执行,护士素质提高,护理安全制度的落实,进行留置尿管全过程干预,对降低非计划拔管率,提高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作者:郭彬彬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慢性胃炎患者辨证分为4型:肝气郁滞型、脾胃虚寒型、火热郁结型、瘀阻脉络型.给予患者相应的中药汤剂.结果:临床治愈60例(占75%),显效15例(占18.75%),好转3例(占3.75%),无效2例(占2.50%).总有效率97.5%.结论:中医辨治慢性胃炎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王承琳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