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小博
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灰散对上消化道出血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行基础西药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行泻心汤联合十灰散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泻心汤合十灰散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病症中,效果显著,从而避免行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苏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调查佛山城区糖尿病肾病患者抑郁状况,并探究逍遥散加减治疗效果.方法:4254例糖尿病患者,对患者进行体检和24h尿蛋白定量,选取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行抑郁自评,在糖尿病肾病合并轻中度抑郁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患者,随机分为逍遥散组和黛力新组,各50例.分别采用逍遥散和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评分、空腹血糖、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水平.结果:4254例糖尿病患者中,诊断为糖尿病肾病807例,发病率为18.97%,其中Ⅲ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24例,占27.76%,Ⅳ期糖尿病肾病165例,占20.45%.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SDS评估合并有抑郁697例,占86.37%,其中轻度抑郁261例,占37.45%,中度抑郁209例,占29.99%.治疗后逍遥散组患者抑郁评分、空腹血糖、肌酐、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黛力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佛山城区糖尿病肾病患者普遍合并不同程度抑郁,逍遥散加减治疗能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唐贵娟;张卫华;曾裕宏;谢庆堂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肥胖打鼾患者进行睡眠监测以及中医病机分析.方法:100例肥胖睡眠打鼾患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护仪、床边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以及人工床边观察,对其白天和夜间数据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96例存在程度不等的睡眠呼吸障碍,3例女性患者由于心理及环境因素没有进入睡眠,1例患者没有出现明显的打鼾.存在打鼾的患者均伴有程度不等的呼吸暂停,时间在8~43s.结论:肥胖打鼾患者在夜间出现睡眠呼吸障碍的几率相对较高,提升了心血管事件出现的几率,应引起医护人员以及广大患者的注意.
作者:胡嬿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肘法推拿治疗慢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58例慢性腰腿痛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肘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腰腿痛患者采用肘法推拿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能减少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作者:王军;王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方法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疗效显著,能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期间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黄艳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总结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脑梗塞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予以治疗,观察组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为86.9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个物汤加减治疗脑梗塞后遗症较阿司匹林肠溶片相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殷育星;任宏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导管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功能锻炼与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导 球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置胃管时间短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实施导管皇囊扩张术联合穴位贴干预,有助于其吞咽功能康复,可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仝树坡;孙智成;江小荣;陈景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采取温针灸治疗的疗效.方法:7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电针组和温针灸组,各35例.电针组患者采取电针治疗,温针灸组患者采取温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温针灸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与电针组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电针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疲劳综合征采取温针灸治疗的疗效优良.
作者:刘友保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功能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9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系统治疗及普通康复方案康复,研究组加用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在内科治疗及普通康复基础上应尽早加入中医穴位按摩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做好我院中医护理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以及吗丁啉治疗,观察组采用旋覆代赭汤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反酸、烧心、胃胀以及胸骨后疼痛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
作者:郑君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中医针灸在冠心病心绞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能够有效地提升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晓乔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李来祥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验方.方法: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李来祥老师临床经验验方“中药辨证”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证候积分(2.52±3.05)分优于对照组患者(5.77±4.35)分(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李来祥老师临床经验验方“中药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改善证候积分,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与大力推广.
作者:蔡粉桃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轮状病毒转阴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
作者:饶德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质量.COPD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中医学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特点,大多将该病归属为“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
作者:徐元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乌麻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中医药乌麻膏进行外敷,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8.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乌麻膏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方面有明显效果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缓解功能性疼痛临床症状,且能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新平;潘孝锦;黄旭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透刺法结合隔姜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5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透刺法结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刺法结合隔姜灸法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疗效确切,优于单一的隔姜灸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根据中药酸枣仁的性、味、归经、主要功效、化学成分等,探讨酸枣仁降血压、降血脂、抗惊厥、镇静催眠、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增强免疫力的药理作用以及在现代临床上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为深入的应用价值.
作者:宁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与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有7种,居前3位的分别是热毒宁、痰热清和喜炎平.引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因素有医护人员自身因素、患者因素、临床用药不规范以及中药注射剂说明书欠严谨.结论:应用中药注射剂需要辩证施治,科学、规范、个体化用药,进一步规范中药注射剂说明书,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作者:王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营养指导与饮食控制对其营养状态以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治疗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营养指导以及饮食控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肾功能以及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接受营养指导以及饮食控制的相关干预,可提高其营养状态.
作者:赵晓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