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刀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运动员腰部劳损的疗效观察

廖永毅

关键词:腰部劳损, 针刀疗法, 核心力量训练
摘要:目的:观察小针刀疗法和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运动员腰部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腰部劳损运动员,给予小针刀结合核心力量训练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120例患者经治疗,痊愈96例,占80.0%;好转19例,占15.8%;无效5例,占4.2%.总有效率为95.8%.结论:小针刀消除疼痛麻木等症状,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促使组织修复再生,恢复了运动系统的动态平衡,达到了止痛祛病的作用.核心力量训练增强静止状态深层小肌肉群的控制和工作能力,同时提高了运动过程中身体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达到减轻和消除腰背痛的作用,而且有效地降低了腰部劳损的复发率,标本兼治.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运用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以神志失常疾病居多;本方出自医圣张仲景所著之《伤寒论》107条,所主病机为伤寒误下后,病入少阳,邪气弥漫所致,临床表现以胸满、烦躁、谵语等症,其功效以和解少阳,通阳泄热,重镇安神主.作者拟就其病机及方证作一浅析;同时,列举作者临证中所遇验案1例,进一步说明对此方证的理解及运用.

    作者:杨晋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举隅

    附子泻心汤是治疗痞满的经方之一,可寒热同治,调理阴阳.然其对治疗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却鲜有报道,作者通过临床应用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发现其疗效甚佳.

    作者:郭晶;王凡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浅议中西医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研究综述

    本文有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新进展,以期达到为今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的目的,同时,也可以为今后就此问题展开研究的学者提供有借鉴和参考价值的依据.

    作者:谢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对于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用药效果及可靠性.方法:100例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分别为(132.88±129.42)、(106.61±104.87) mg/24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8.00%、9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加减参芪地黄汤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应推广应用.

    作者:杜红莲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及中医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以及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婴幼儿,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中医护理干预指导,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婴幼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 (3/25),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幼儿的28.00% (7/25),且不良反应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预防接种的常见反应有红、肿、热、痛、炎症等反应,中医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婴幼儿症状,缩短接种者不良反应时间,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躯干部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初探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综合评分、患者耐受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急性期躯干部带状疱疹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陈志祥;谢杨;李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用于防治妇产科压疮的护理

    妇产科患者压疮一般发生于术后,是因局部组织长期严重受压而产生的损伤现象.不仅是妇产科,压疮对于任何科室的术后患者都是治疗和护理的难点,因此为避免压疮的发生率增加,积极预防才是关键.对于长期卧床的妇产科术后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压疮产生的几率较大.本文结合压疮产生的因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防治压疮的方法进行分析,另外对压疮防治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作者:张玉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清胃散内服与含漱金银花浸泡液治疗菌斑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清胃散内服与含漱金银花浸泡液联合治疗菌斑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菌斑性牙龈炎患者,采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进行系统的牙龈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内服清胃散及含漱金银花浸泡液,对照组患者含漱浓度为0.1%氯已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胃散内服与含漱金银花浸泡液联合治疗菌斑性牙龈炎,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应积极推广.

    作者:祁尕德;郭玉英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高血压的影响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产生的影响.方法:86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糖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脑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护理2个月后,观察组护理显效率为72.09%,对照组护理显效率为20.9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中医护理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高血压抑制,效果显著.

    作者:刘洁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针灸加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加拔罐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组、针灸组、拔罐组以及联合组,每组30例.基础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平喘以及解痉等药物治疗,针灸组在基础组治疗上加用针灸,拔罐组在基础组治疗上加用拔罐,联合组在基础组治疗上加用针灸联合拔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和拔罐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基础组,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灸和拔罐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更好,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更高,不良反应也少,并且安全性也比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通心络胶囊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高血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降压、降糖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防治动脉硬化方面临床效果明显,适合在社区门诊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丁芝;冯婷婷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复位技巧与原理探讨

    目的:探讨传统中医手法复位配合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50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手法复位配合微创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术前、术后3d、术后1年的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进行统计分析,并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对患者治疗后功能进行评估.结果:48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均骨性愈合,术前、术后3d的跟骨宽度、Bo 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1年的跟骨宽度、Bohler角和Gissane角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41足,良4足,可4足,差1足,优良率为93.7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结合微创置入钢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达到了跟骨骨折的复位固定要求,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武胜;黄金星;董国良;杜琦;江涛;文波;李加翔;姚书煌;张浩;蔚伟卫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30例胃癌手术患者,根据不同手术中护理措施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93.85%,高于对照组的81.5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在胃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得到改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雍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咳喘益肺补肾汤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观察咳喘益肺补肾汤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8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咳喘益肺补肾汤.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缓解时间、体征消失时间以及SpO2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喘益肺补肾汤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促进SpO2恢复.

    作者:石胜禄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羌活三虫汤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头痛(痰浊上扰,瘀阻脑络型)的疗效观察

    目的:羌活三虫汤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头痛(痰浊上扰,瘀阻脑络型)的疗效观察.方法:68例难治性神经性头痛(痰浊上扰,瘀阻脑络型)患者,给予患者羌活三虫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68例患者治愈60例(88.2%),有效8例(11.8%),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羌活三虫汤治疗难治性神经性头痛(痰浊上扰,瘀阻脑络型),疗效显著.

    作者:李建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刍议中西医联合治疗胆石症的相关研究进展

    伴随近几年医疗研究的深入以及技术水平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胆石症已成为现下临床中的主要手段之一,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也较为显著.本文通过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胆石症的相关进展,简要阐述中西医联合治疗胆石症今后的展望.

    作者: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腰宁汤联合麝香止痛贴膏治疗寒湿瘀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腰宁汤联合麝香止痛贴膏治疗寒湿瘀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寒湿瘀阻型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麝香止痛贴膏治疗,研究组则给予腰宁汤联合麝香止痛贴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寒湿瘀阻型腰肌劳损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指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指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宁汤联合麝香止痛贴膏治疗寒湿瘀阻型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减轻炎症,改善微循环,无明显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韩瑞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清晨血压管理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晨血压管理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10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清晨血压管理,另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8.0%)明显低于对照组(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晨血压管理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能降低老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

    作者:采晓乐;张鹏宇;朱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益气养阴汤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方法:16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人工周期治疗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治愈率低,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可发挥其整体调节,辨证论治,标本兼治的优势,减少患者尿蛋白,改善微循环,减缓肾脏功能的损害.本文综述近年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经验方的选用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对策.

    作者:王璠;吴健;徐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