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雍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观察其效果.结果:30例患者中,优20例,良5例,好转3例,无效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针灸配合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真正体现了简便易行,疗效好,而且适于广大基层医疗机构应用.
作者:田凯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腰椎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腰椎持续牵引,牵引后行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取脱水抗炎方法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后椎间盘改善率、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椎间盘改善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4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突出,可回纳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恢复脊椎小的功能单位功能.根本解除因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根压迫所出现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玉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8% (2/25),对照组为48%(12/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 (23/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8%(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便秘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邢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形成,使得原本通畅的血管变得狭窄甚至阻塞,或(和)因血管的本身机能下降,血管紧缩,造成血氧供求均衡失调,从而引发的心脏缺血、缺氧或坏死,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该病发病率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临床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带来极大的负担.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药物不断面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治疗手段进一步成熟,规范使用药物后,仍有许多患者的症情时有反复,给患者个人和社会带来不便和负担,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冠心病在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阳微阴弦”是胸痹病提及为重要的病机理论,方祝元教授在近三十年的心血管临床诊疗及科研究中,对冠心病的治疗有其独到的理解,除外“胸阳不展”“寒凝心脉”等常见病机,方师结合本院国医大师周仲瑛的“瘀热”理论诊治冠心病患者,从虚、热、痰、瘀方面人手,在症状顽固难以改善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莲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六味地黄丸(汤)为临床中滋补肾、肝以及补脾阴的代表方剂,近年来,我国医学界对其一直进行深入研究,并发现六味地黄丸(汤)的临床用途以及新的药理作用.
作者:林茂堂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20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高依从性比例为86.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可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耳穴埋籽联合优质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失眠合并焦虑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血液透析患者,按入院时间及患者自愿将其分为对照组(26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优质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耳穴埋籽干预,比较两组睡眠状况和焦虑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上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焦虑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易出现焦虑、失眠情况,在加强优质护理的同时结合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睡眠.
作者:张冰茹;张文慧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中医方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5.56% (P<0.05).结论: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较好的效果,方法经验证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中给予运用.
作者:董月秋;李彤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的效果.方法: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 1.1%,优于对照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提高干预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本华;周应生;黄彦;张娟;雷光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126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标准(J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科康复疗法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良好,能够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郭松涛;刘晓庆;张丽;周双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手法按摩以及超短波用于睑板腺炎护理中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65例睑板腺炎者,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5例)和参照组(30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实施热敷、手法按摩和超短波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效果.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参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睑板腺炎经手法按摩和超短波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可能性,值得深入探究.
作者:东主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刺络拔罐进行治疗,治疗组对疱疹部位进行火针治疗后,再进行刺络拔罐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李志勇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消渴患者的病因及中医治疗与护理体会,综合分析消渴的病因和病机,提出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护理.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认真做好中医治疗和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轻消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50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缓解明显,术后患者疗效满意.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疗效满意42例,有效6例,有效率96%.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伤椎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效果满意,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减少后凸畸形发生,进一步降低内固定失败发生率.
作者:谢岩;郭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提供科学支持和理论指导.方法: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对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肺炎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进行治疗时,合并或单独采取中药治疗法,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体温恢复以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方面效果明显,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周新朝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介绍朱富华主任医师运用养阴增液法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朱富华主任对儿童常见疾病常因阴虚所致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用药经验.结果:临床善用沙参麦冬汤和增液汤为底方化裁,通过滋阴增液,补其耗损阴液之不足,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运用养阴增液法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疾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朱富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慢性头痛患者,采用动态随机化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芬必得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复发率(3.33%)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0%)均优于对照组(80.00%、20.00%、1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在慢性头痛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慢性头痛具有根治作用,安全可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蒲尚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方法:168例更年期功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8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人工周期治疗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养阴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治疗更年期功血疗效显著.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本文通过取类比象思维方式方法,对中医针灸理论进行分析.将“象思维”作为出发角度,和现代解剖学相联系,分析“象思维”对于经络理论、针刺手法、腧穴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比较和分析得知,“象思维”和人体经络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通过“象思维”可以对腧穴柱治愈原理进行阐释,并且可以有效指导针刺手法.在中医针灸起源、中医针灸形成以及中医针灸发展过程中,“象思维”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象思维”对于中医方方面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施宏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行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普唑仑片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在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失眠有效,且疗效优于阿普唑仑.
作者:胡文君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