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延庆;杨万杰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202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加用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高依从性比例为86.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9.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临床护理中,可帮助患者提升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茵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妇科疾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进一步认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关知识,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可以选取中医疗法联合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二者联合使用不仅能够获取比较理想的临床效果,还极大的降低因服用治疗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有效防止该病症再次病发.本研究将通过总结分析中医疗法联合西医疗法共同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极大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今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也将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拥有的治疗优势进行大限度的发挥.
作者:谷守娟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应用于社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0例常住居民,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做任何干预)和干预组(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各100例.比较两组生活相关情况.结果:干预组自我疾病管理率为96.0%,明显高于空白组70.0%,且患病率4.0%低于空白组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优于空白组(P<0.05),空白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居民,使用具有中医特色的社区护理模式,可促进其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对降低其患病率、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玲;李水荣;夏丽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中医望诊联合胸部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方法:9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患儿先行中医望诊,仔细询问患儿临床表现、病程、病史等,初步了解患儿病情,然后采用胸部CT进行诊断,分析中医望诊联合胸部CT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及价值.结果:90例患儿中,70.00%为单侧肺叶病变,30.00%为双侧肺叶病变;CT影像下60.00%为大面积斑片状影,22.22%伴有斑点状影;其他表现中,77.78%患儿支气管壁增厚.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中在中医望诊基础上联合胸部CT诊断效果理想,能帮助患儿早期确诊,指导临床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猛 刊期: 2017年第14期
探讨消渴患者的病因及中医治疗与护理体会,综合分析消渴的病因和病机,提出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护理.通过有效的治疗与护理,认真做好中医治疗和实施完善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和减轻消渴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许丽芬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研究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偏头痛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进行临床干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执行中药内科调理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2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生活优良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的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采取中医内科治疗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同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全昌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分析舌针疗法对治疗中风后患者的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6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单纯体针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舌针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吞咽障碍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舌针疗法对治疗中风后患者的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病灶区的脑血流灌注的情况,患者接受度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鲁国志;李素梅;董淑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附子泻心汤是治疗痞满的经方之一,可寒热同治,调理阴阳.然其对治疗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却鲜有报道,作者通过临床应用附子泻心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发现其疗效甚佳.
作者:郭晶;王凡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宫颈炎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保妇康栓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RP、IL-10、TNF-α、IL-1β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宫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炎治疗中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保妇康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水平,缩短创面愈合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静梅 刊期: 2017年第14期
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与辨证疗法的疗效.方法:72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证候分型给予辨证疗法,对照组给予施维舒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各不相同,采用辨证治疗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金环 刊期: 2017年第14期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形成,使得原本通畅的血管变得狭窄甚至阻塞,或(和)因血管的本身机能下降,血管紧缩,造成血氧供求均衡失调,从而引发的心脏缺血、缺氧或坏死,又称缺血性心脏病.该病发病率高,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年龄愈发年轻化,临床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为社会大众的生活水平和医疗带来极大的负担.随着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的不断发展,新型的药物不断面市,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等治疗手段进一步成熟,规范使用药物后,仍有许多患者的症情时有反复,给患者个人和社会带来不便和负担,通过中医药的辨证论治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冠心病在中医属于“胸痹”“心痛”等范畴,“阳微阴弦”是胸痹病提及为重要的病机理论,方祝元教授在近三十年的心血管临床诊疗及科研究中,对冠心病的治疗有其独到的理解,除外“胸阳不展”“寒凝心脉”等常见病机,方师结合本院国医大师周仲瑛的“瘀热”理论诊治冠心病患者,从虚、热、痰、瘀方面人手,在症状顽固难以改善的冠心病患者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莲静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究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法.方法5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遵循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8% (2/25),对照组为48%(12/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 (23/25),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68%(1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显著降低了便秘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邢杰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通脉松筋易骨推拿法在腰椎管狭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102例腰椎管狭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通脉松筋易骨推拿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按照标准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椎体间活动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度、椎体间相对位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脉松筋易骨推拿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椎体功能,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
作者:郑衍庆;张风华;郑黎勤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羚羊角联合万应胶囊应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14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加用羚羊角和万应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对照组为5.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联合万应胶囊应用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治疗中,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芳;匡卫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介绍朱富华主任医师运用养阴增液法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朱富华主任对儿童常见疾病常因阴虚所致的病因病机认识及用药经验.结果:临床善用沙参麦冬汤和增液汤为底方化裁,通过滋阴增液,补其耗损阴液之不足,临床疗效显著.结论:运用养阴增液法治疗儿科临床常见疾病,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朱富华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的疗效.方法: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刀治疗.治疗后随访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的疗效确切,效果肯定.
作者:陈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
今时今日《伤寒论》中的一些药物煎服方法因为种种原因已经不再常用,但在当时也许是合情合理的普遍用药方法.其他古代文献中也有很多现今已不常用的煎煮方法,与张仲景的用药方法一脉相承,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的妇人篇、伤寒篇、杂病篇都记载了类似《伤寒论》中经方的使用方法,包括煎药和服药;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数十种水的性味,其中包括《伤寒论》中的浆水和潦水.因此总结归纳经方的煎服方法,并以现代方法进行探索分析,对研究仲景经方的基础理论和是很有必要的,也为丰富和完善传统用药理论提供依据.
作者:胡欣燕;李璐瑒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对麻杏石甘汤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中药汤饮麻杏石甘汤辨证加减治疗为主,辅以抗生素和平喘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结果: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2%,患者支气管哮喘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麻杏石甘汤具有止咳平喘,降气化痰的功效,能够有效的缓解支气管哮喘症状,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吉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初探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躯干部急性期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伐昔洛韦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带状疱疹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综合评分、患者耐受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电针围刺疗法治疗急性期躯干部带状疱疹在疼痛缓解时间、疼痛缓解程度方面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作者:陈志祥;谢杨;李乔 刊期: 2017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腹泻的效果.方法:11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 1.1%,优于对照组的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提高干预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吴本华;周应生;黄彦;张娟;雷光平 刊期: 201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