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萍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服务理念在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2015年12月进行体检的378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健康管理服务,截止2016年12月,比较健康管理服务实施前后体检者身体变化情况.结果:健康管理服务理念实施后,脂肪肝、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应用健康管理服务理念能有效缓解常见慢性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钟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分析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80例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SCC评分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TSCC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高,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与数字胃肠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的应用.方法:85例子宫输卵管不孕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其中甲组患者为44例,乙组患者为41例.甲组通过数字化X线摄影进行检查,而乙组患者通过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进行检查,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双角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上举、周围静脉回流以及周围淋巴回流等宫腔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近端狭窄、积水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远端狭窄、远端梗阻、溃疡以及憩室等输卵管显示情况上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同数字胃肠机X线摄影相比较来说,数字化X线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应用得到的图像更加清晰、辐射剂量小以及诊断准确率更高,是输卵管不孕症诊断检查的一种重要方法.
作者:贾敏;李璐;杨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CRP与PCT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CRP和PCT检测,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将患者主要分成细菌感染组(31例)、真菌感染组(12例)以及病毒感染组(17例).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真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CT水平相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性感染组的PCT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组相对于治疗后的PCT水平则无明显的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不同感染类型其CRP和PCT的升降幅度不同,通过对患者血浆CRP和PCT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并且进行动态监测加以观察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好的针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鉴别,同时还能够评估抗感染药物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抗感染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安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病窦综合征,又称窦房结功能不全,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或窦房结传导功能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属心悸,《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讲“心澹澹大动”;《素问痛论篇》曾经指出“惊则心无所寄,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故气乱也”;《医宗金鉴》认为“惊自外之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心悸分几种证型,但临床观察心阳不振类型较常见,心气推动无力,心搏次数减少,血行不畅,血脉瘀滞,脉率短少,脉结,脑神失养头昏,治疗以振奋阳气,放药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心阳鼓动有力,血行通畅,充养心神、血脉,心悸、头昏、脉结消失.
作者:马贵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引流管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7年间的10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引流管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引流管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明显减少脑动脉瘤夹闭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芳元;叶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5例.甲组患者为例,乙组患者为例.乙组患者通过未炮制中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炮制中药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0%)少于甲组患者(9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42).乙组患者毒副反应的总发生率(16.0%)高于甲组患者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78,P=0.037).结论:在患者治疗中,通过炮制可增加中药的疗效,且降低了毒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查高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4年11月~ 2017年4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当做研究对象,给予患者溶栓治疗以及个性化护理,总结护理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的35例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中,经过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有26例患者内瘘功能恢复,成功率为74.29%(26/35).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失功患者中,溶栓治疗与个性化护理下内瘘功能回复率较高,应推广使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毫火针联合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稳定期、寻常型中的局限性、散发性以及节段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使用毫火针联合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对照组单用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中药疏肝活血方治疗白癜风疗效明显,安全便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柏志芳;丁小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究肺部超声对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肺炎诊断的新生儿的100例当做研究对象,全部患儿使用超声检查,对患儿的双侧肺脏的前上、前下、侧上、侧下、后上以及后下6个区域,进行横向和纵向扫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儿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肺部超声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超声诊断肺炎患儿64例,无肺炎患儿3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8.41%.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中,肺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新生儿肺炎诊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9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穴位贴敷联合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1.11%,且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穴位贴敷与黄芪建中汤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施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杵针疗法治疗老年性便秘的临床观察.方法:36例确诊为老年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8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麻仁润肠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杵针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有效方法,且无创伤,无痛苦.
作者:李多秀;彭莉君;薛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旨在探讨化痰活血方调节发病时LDL-C/HDL-C数值对脑梗死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分别于入院时我院神经专科医师应用mRS及NIHSS量表进行评分,入院后第2天根据血脂分析计算LDL-C/HDL-C数值,并且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入选患者1月及6月后进行血脂检查计算LDL-C/HDL-C数值,同时进行mRS、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LDL-C/HDL-C数值及mRS、NIH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在发病1月及6月后的LDL-C/HDL-C数值及mRS、NIHSS评分改善明显,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调节脑梗死LDL-C/HDL-C数值,对脑梗死预后改善明显.
作者:王勇;戴其军;柯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0名留置导管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25例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留置导管时间、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医疗费用、CRBSI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时间、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减少医疗费用,尽可能避免CRBSI感染的发生,延长导管使用时间,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红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颈椎病具体可分为6种类型,即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型以及脊髓型、交感型、其他型.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其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作者:徐利民;王素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150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骨科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5.33%、92.00%、94.6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1.33%、74.67%,78.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在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玉敏 刊期: 2017年第17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因胸闷、心悸、气促1年余,再发心悸、气短3天入院,患者1年前因胸闷、心悸、气促伴夜间不能平卧及双下肢水肿20余天住院治疗,诊断为“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心功能4级”,予以强心、利尿、扩管、活血等治疗好转后出院,2015年3月患者受凉后胸闷、心悸、气促症状加重,伴咳嗽、咳痰再次入院治疗.入院后查:NT-proBNP> 15000pg/ml.肝功能:总胆红素30.9umol/L,直接胆红素16.1 umol/L.
作者:罗显云;王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人性化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乙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患儿体温快速恢复,还降低复发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急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3例患儿,均给予甲乙两组患儿常规治疗和病毒唑,甲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6.79%)(x2=4.867,P=0.027).甲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078,P=0.000).结论:通过喜炎平注射液同病毒唑联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有效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明显缩短了患儿的止泻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宫志萍;姜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