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文;白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e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案.而中医药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早期疗效较好,并在在改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优势,中医治疗方法十分多元化,有中药辨证施治,专病专方,中医注射剂、针灸、外洗等方法.本文就目前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胡骏;谈钰濛;王德惠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补中益气汤为“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经典方剂之一,历来作为治疗脾虚气陷的基础方.近年来,随着大家对补中益气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其临床治疗疾病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且显示出了确切的疗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病及其后遗症的相关报道也日益增多.今对近年来补中益气汤在中风病及其后遗症中的相关应用进行粗略梳理,以期拓宽临床思路,提高中风患者临床疗效,并进一步发展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
作者:李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在痔术后创面换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痔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常规换药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换药,对照组采用马应痔疮膏换药.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6.67%,对照组治愈率为83.34%,两组间无显著差别.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创面水肿评分(1.08±0.13分VS 2.02±1.09分)、疼痛评分(1.75±0.25 VS 3.25±1.3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同时无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结论:龙血竭胶囊联合绿药膏具有明显的消除水肿、抗炎、止痛、止痒作用,起效快无不适感,未发现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能降低患者因手术而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作者:张红芳;陈艳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并讨论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联合中医火针对治疗四肢白癜风(稳定期)的具体临床治疗效果,并证实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联合中医火针对四肢白癜风(稳定期)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疗程,总有效率.方法:将纳入研究组的45位四肢白癜风(稳定期)患者运用自身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中联合中医火针治疗四肢白癜风(稳定期)患者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其中每位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随机选取两处皮损,共90例皮损,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并做标记.实验组白癜风患者的皮损接受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联合中医火针治疗,对照组则单独予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观察其临床实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并发症.结果:在纳入研究组的90例四肢稳定型的白癜风患者经过自身对照,实验组在每项指标上均优于时照组.结论:308纳米准分子集束激光联合中医火针对治疗四肢白癜风(稳定期)患者,缩短疗程从而较好的达到了治疗四肢白癜风(稳定期)的目的,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罗丽娜;赵燕;刘利红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真性延髓麻痹是脑梗死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卒中后的康复,易合并肺感染,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现代医学目前没有根治此病的方法,针灸疗法是目前治疗此种疾病重要且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副作用小的特点.导师吉学群主任医师认为根据真性延髓麻痹的病因病位,分析本病与脾胃的内在关系,提出深刺纳阳针法与调理脾胃针法合用治疗本病,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孔兆佳;吉学群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自拟萆薜分清加味汤治疗乳糜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自拟萆薢分清加味汤(粉萆薜、飞廉、石菖蒲、茯苓、白术、车前草,石苇等)治疗乳糜尿30例,观察1~2个月.结果:总有效率达86.6%.
作者:王明青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中医学口疮的范畴,是临床多发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杨运宽教授“养阴祛湿热”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颇具心得.文章结合具体病例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应用体会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作者:李香蕾;朱昕昀;金红娇;李梓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发病率呈逐年升的趋势,为减轻患者病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迫切需要寻找有效的防治策略.随着医学水平的日益发展,中医药在防治冠状动脉微血管性心绞痛方面亦取得了一定成绩.介绍一则以行气解郁为基本治疗原则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验案,为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提供临床治疗思路.
作者:赵福丽;范晓艳;魏微;伏丽丽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许建邦老师,中医主任医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名中医,全国和自治区级基层名老中医传承指导老师,并建立了许建邦全国基层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许老师从医30余年,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及内、外、妇、儿各科疑难杂症.许老师认为冠心病主要包括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左胸部疼痛,甚则胸痛彻背,背痛彻胸,心悸喘息,短气不得卧等症.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其总的病机是邪阻痰瘀,正气不足,不通则痛,治疗不外通补两法,自拟冠脉通方[1]治疗本病,再经合理加减,举一反三,疗效显著.弟子有幸伴其左右聆听教诲,耳濡目染,受益匪浅.兹不揣浅陋,将其经验总结如下,望与同道共飱.
作者:樊斌;关飞;许建邦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自拟除疣酊对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传染性软疣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给予自拟除疣酊外涂,对照组36例给予5%咪喹莫特乳膏外涂,每周复诊1次,共8周,观察疣体脱落情况.结果:两组疣体均明显脱落且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除疣酊外涂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峰;刘青云;王晶晶;迟慧彦;曲韵;高云;姚春海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冠心病心绞痛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经过不断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中医学对胸痹心痛的认识逐步完善,气虚血瘀为基本病机,痰瘀为主要病理产物,益气、活血、化痰为基本治法.胸痹心痛的证型客观化研究成为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者:杨新;吴献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使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摸索与之配合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提供血塞通软胶囊加服,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总结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当配合以得当的护理方法后,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率可显著提升至94%,且心电图显示的治疗有效率也可达到7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在硝酸甘油用药量方面,治疗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减少的更为显著(P<0 05).结论:血塞通软胶囊配以合理的护理模式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叶睿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本文通过简略论述重症肌无力的典型症状与经筋病之筋纵的典型特点相符合,从而得出重症肌无力可以隶属于经筋病的范畴.又简略论述经筋与卫气关系,得出通过浅刺法可以治疗经筋痛,从而可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结论.
作者:李宝杰;龙明豪;李瑞雪;夏景富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5例,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进行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和推广.
作者:马博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赵智强教授认为,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病机为素体燥热,外感风邪湿热,入里化热,血热内蕴,热盛生风;热毒久羁,耗伤气血,致津枯血燥;血少则血行欠畅,久则成血瘀之证.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风、化瘀.
作者:孙玲;赵智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局部药物治疗是治疗湿疹的主要手段,中医和西医局部治疗湿疹的方法、药物各有优势,疗效确切,然临床上对于外用药膏及外治方法的选择上仍存在合理规范运用等问题.因此,笔者通过近年相关中西医药物局部治疗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徐永强;陈丽娟;黄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痛风是一种晶体性关节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历节”“脚气”的范畴.本文认为痛风与湿邪的关系为密切,而且痛风与湿邪产生的根本脾肾有紧密联系.痛风的中医治疗离不开祛湿.从湿邪论治痛风,对提高本病疗效,减少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邸潇;郝斌;刘振华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通过CT动脉成像技术,分析颈内动脉斑块与中医辩证类型的相关性,以期有利于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更好地评价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问的200例动脉硬化症的患者,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并结合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动脉硬化症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气虚血瘀型(25.5%)、痰瘀互结型(30.0%)、脾虚湿盛型(23.0%)、肝肾阴虚型(21.5%);斑块类型:不稳定性121例(60.5%)和稳定性79例(39.5%);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度:轻度狭窄85例(42.5%)、中度狭窄61例(30 5%),重度狭窄33例(16.5%),闭塞21例(10.5%);4种中医辨证分型的动脉硬化症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析颈内动脉起始段CTA征象可了解动脉硬化症患者的血管病变情况,结合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可了解颈内动脉起始段斑块类型、狭窄度分别与中医辨证分型各型之间的相关性,可为临床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陈耿春;陈绍辉;李阳;邱士军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验证牵引针刺拔罐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针刺组和熏蒸治疗组,每组40例,两组牵引、针刺及拔罐治疗一致,熏蒸治疗组在常规针刺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每日1次.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VAS)、田中靖久颈椎病症状量表20分法评分以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颈椎症状评分均显著改善(均P<0.01),且熏蒸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均P<0.01).结论:牵引针刺拔罐结合中药熏蒸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以及颈椎功能,且疗效显著.
作者:陈义良;张小莉;张方琴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保宫汤治疗宫腔粘连性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河南省中医院2015年4月到2015年9月92例宫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行宫腔镜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抗炎治疗3~5天,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和B组,A组作为对照组采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疗法进行治疗,B组作为观察组给予益肾活血保宫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妊娠率高于A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益肾活血保宫汤可以有效提高宫腔粘连性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雪梅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