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渊弘;罗艳萍;廖共山
目的 HPLC-ELSD法建立人参药材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25℃,气体压力25psi、增益500、加热器级别66%、漂移管温度75℃.结果 以人参皂苷Rb1为参照物,通过对10批吉林通化产的不同批次的人参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标定了9个共有峰,并利用<中国药典>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A版,计算出其相似度均在0.99以上.结论 该方法可为更好地控制人参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蔡艳;贾继明;刘兴国;郑亚杰;王贵金;郭文胜;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5F-Na盐注射液,并考察其对荷要S180型肉瘤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0.5 mol·L-1 NaOH使半边旗提取物5F完全溶解,稀HCI调节pH值为7.4,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稳定pH值并定容,灭菌,分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F-Na盐注射液中5F的含量,其标示量为10 mg·ml-1.将所制备的5F-Na盐注射液分为高、中、低3个剂量组(25,50,100 mg·kg-1),以小鼠S180型肉瘤实体瘤和腹水瘤为模型检测其体内抗癌活性.结果 所制备5F-Na盐注射液为微黄色澄清透明液体.5F-Na盐注射液25,50,100 mg·kg-1 3个剂量组对S180型肉瘤实体瘤的抑制率分别为(16.53±4.90)%,(48.13%±11.09)%,(63.04±6.76)%,对腹水瘤的生命延长率分别为(42.24±25.66)%,(74.55±23.31)%.(141.86±13.91)%.结论 该研究用的5F-Na盐注射液制备方法简单可靠,对小鼠S180型肉瘤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作者:吴科锋;吕应年;刘义;李立;George.G.Chen;梁念慈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对陈皮的功效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本草学考证,反映了历代的变化与发展情况,并对影响陈皮功效存放时间进行了考证.
作者:汲守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输液是临床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主要措施,通过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具有用药迅速见效快等特点.但在输液过程中多因药品、输液器及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输液反应,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探明输液反应的发生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医务工作者共同研究的重要课题,现分析引起输液反应的诸多因素,供临床参考,以更好地采取防范措施.
作者:李惠;黄亮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的工艺.方法 以总黄酮收率,比吸附量,比解析率和抗氧化特性等为指标,从5种大孔树脂和1种聚酰胺树脂中筛选适宜纯化的树脂,并考察其工艺条件.结果 马齿苋的提取工艺为每次加20倍的70%乙醇溶液,提取2次,提取60 min/次.HPD-600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为佳,其工艺条件为:上样液浓度1.5 mg/ml,流速1.5 ml/min,先用9 BV的纯水洗脱杂质,再用70%的乙醇洗脱;得率可达78.234%.结论 HPD-600树脂分离纯化马齿苋总黄酮效果较好,工艺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较高,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周毅;曾少娴;王成蹊;李悦山;张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清代广西医家钟远洋<伤寒括要>以证为纲,按证论治,简明扼要,注重实用,对中医临床实践、研究<伤寒论>和考察岭南医药史况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彭君梅;林怡;戴铭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黄腻苔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和细菌总数变化的相互关系.方法 以脾胃湿热证患者50例为实验组(黄腻苔必备),30例正常舌象健康者为正常组(淡红舌,薄白苔),观察实验组黄腻苔分级,检测正常组和实验组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舌苔细菌总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实验组舌上皮Al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两者呈负相关(P<0.05);实验组舌苔细菌总数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着舌苔严重程度分级的增加,细菌总数增多,两者呈正相关(P<0.05).结论 脾胃湿热证黄腻苔同时存在着舌上皮细胞凋亡的明显减少和细菌总数的增多,且黄腻苔越重,舌上皮细胞凋亡减少越明显,细菌总数的增加也越多.两指标的变化反映了脾胃湿热证舌苔的严重程度.
作者:阙铁生;卓冬婷;吕军影;黄李平;黄耀全;朱莲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对茯苓药材的野生资源、生态环境、培育菌种、栽培技术、产量分布、销售价格等进行系统调查,为茯苓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请教专家、访问座谈、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广西、云南、浙江、安徽等8省12个地区的茯苓药材进行资源调查,整理其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培育菌种、产量分布和销售价格等调研资料.结果 茯苓药材野生资源极少,濒临灭绝;各地种植茯苓因生态环境、栽培技术、繁殖菌种等因素影响,其药材质量和产量的因素差异较大.结论 为了保证茯苓药材的质量和可持续开发利用,亟待保护茯苓野生资源和规范茯苓药材种植.
作者:於小波;昝俊峰;王金波;王克勤;刘焱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准确且完善的测定甘草悬浮细胞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 以甘草苷为对照品,在400nm处测定样品中黄酮含量,通过换算因子的校正,得到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1),重复性强,加样回收率为99.18%(RSD=1.55%),测定结果在60 min内稳定;甘草总黄酮的换算因子为(1.98±0.03),测得甘草悬浮细胞中总黄酮含量为2.30%.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方法完善,可准确测定甘草悬浮细胞中总黄酮含量.
作者:文甜甜;高文远;张黎明;王娟;吕连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牛弥菜醇A降血糖的药理作用.方法 牛弥菜醇A按100,200,400 mg·kg-1连续灌胃14d后,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和正常小鼠的体质量、血糖、糖耐量的影响.结果 牛弥菜醇A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小鼠和肾上腺素性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值(P<0.01);较高剂量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体重有一定的影响(P<0.05);能增强正常小鼠的葡萄糖耐受能力,耐受时间在1h左右;牛弥菜醇A的MTD大于750 na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药的430.29倍.结论 牛弥菜醇A对高血糖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韦建华;丘琴;甄汉深;陈君;卢汝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茶多酚是一种从茶叶中提取的混合物,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茶多酚时体内的多种肿瘤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是一个新的方向.该文综述茶多酚对结直肠癌作用机理的一些研究进展.
作者:王水明;金黑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天麻素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天麻素治疗组,每组25只.用Nissl染色检测神经元的活性,检测动物术后BBB运动评分.结果 天麻素治疗组较生理盐水治疗组,神经元的尼氏体的含量较多,差异具有显著性;天麻素治疗组的BBB运动评分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结论 天麻素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区域的微环境,促进神经元的生长.
作者:徐纪伟;陈旭东;刘喜民;康红玉;孙丹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筛选灵芝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菌株,优化发酵工艺参数,获得灵丹菌质适的发酵组合及工艺参数.方法 由不同灵芝菌株与丹参药性基质组成不同的发酵组合,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双向固体发酵,以菌丝长势,菌质药效、毒性、化学成分为指标进行发酵菌株筛选及发酵工艺参数优化.结果 灵芝菌株ZL30与丹参双向固体发酵时菌丝长势尤佳、菌质活血化瘀药效显著,为优发酵菌株,其组合为适发酵组合,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基质含水量70%、灭菌温度100℃、灭菌时间60 min、发酵终点40 d.结论 以药用真菌双向性固体发酵工程为原理和方法进行灵丹双向固体发酵及灵丹菌质的研发、利用,切实可行.
作者:郑林用;魏巍;许晓燕;余梦瑶;江南;何斌;罗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应用于中试或大生产的AB-8型大孔吸附树脂的预处理方法.方法 采用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对预处理每步留样的树脂进行监测.结果 AB-8型大孔树脂预处理方法为:用2%NaOH 30 L(1.5BV)浸泡2 h后,用蒸馏水反复清洗5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40 L(2 BV),至用pH试纸检测呈中性.再用95%乙醇20 L浸泡过夜后.用95%乙醇清洗3次(每次间隔1~2 h).每次20 L(1 BV),装柱,后用40 L左右95%乙醇(2 BV)冲洗柱子,至接出的乙醇液与等倍量蒸馏水混合不变混浊.该方法对有机残留物的洗脱效果较好.预处理的树脂经GC检测,苯、甲苯、和苯乙烯均未检出,达到药用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单易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
作者:刘兴国;贾继明;郑亚杰;王贵金;蔡艳;宋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法建立指纹图谱研究市售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的质量差异,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谱柱:Diamonsil C18(2)(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水(均舍0.1%磷酸)梯度洗脱,柱温:30℃,检测波长:283 nm,分析时间:115 min,流速:0.7 mL/min.结果 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实验中共有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RSD均小于5%.以橙皮苷为参照物,共标出18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被聚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2个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样品的相似度差别明显.结论 可通过分析结果判断不同厂家健胃消食片质量的差异.此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有效地为健胃消食片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作者:李素;倪健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脑是肾精充骨生髓所化,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导.中医学认为补肾益髓法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isehemic cerebral vaseular disease,ICD)的重要法则,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也起到重要作用.所以用补肾益髓中药联合BMSCs移植成为重塑ICD的重要途径之一.补肾益髓中药血清孵育BMSCs移植可增加缺血脑组织中生长因子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促进脑功能恢复,使中医未明的机理得以阐释,西医的局限得以系统整体,有利于医学的进步和发展,开拓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窦娟娟;骆文郁;刘永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掌握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的资源情况.方法 野外考察及植物分类学研究.结果 整理出华东地区铁线莲属药用植物4组18种3变种.结论 为深入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铁线莲属药用植物打下了基础.
作者:宋龙;张雯;张红梅;周秀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在大鼠体内小青龙汤对茶碱药动学的影响.方法 12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小青龙汤给药组(灌胃给药1 g·5 ml-1·kg-1·d-1)和生理盐水对照组(5 ml·kg-1·d-1),每组6只,连续给药7 d,于第8天灌胃给药小青龙汤(或生理盐水)后1 h静脉注射氨茶碱(15 mg/kg),并进行采血.采用HPLC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茶碱浓度,并计算茶碱的药动学参数.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小青龙汤给药组的茶碱清除率CL显著变小(P<0.05),消除半衰期t1/2和体内滞留时间MRT0→∞,显著延长(P<0.05),而表观分布容积Vz和血药浓度-时间下面积AuC0→∞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盐水组和小青龙汤组的茶碱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5.30±0.89,7.22±1.47)h;CL(0.054±0.008,0.044±0.007)L·h-1;Vz(0.408±0.047,0.452±0.037)L;AUC0→∞(239.99±30.24,287.17±50.11)μg·h-1·ml-1;MRT0→∞(7.16±1.13,9.80±2.14)h.结论 在大鼠体内小青龙汤可能抑制茶碱的代谢过程.
作者:李科宇;杨长青;柴桢楠;王曼莉;任习华;罗嵌;金莉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中游离氨基酸、草酸铵的含量影响,方法以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剂,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不同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和牛磺酸的含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各炮制品进行鉴剐比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僵蚕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结果 各样品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以谷氧酸、精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酪氨酸为高.僵蚕各炮制品的薄层色谱未见明显差异,但僵蚕经过炮制后体内游离氨基酸和草酸铵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炮制品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约为生品总量的50%~65%,其中麸炒品低,仅为生品总量的48.8%.就草酸铵而言,各炮制品中草酸铵的含量约为生品总量的60%~82%,其中糖麸炒僵蚕的含量低,姜炙僵蚕、姜麸炒僵蚕其次,而麸炒僵蚕中草酸铵含量下降的少.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对僵蚕各指标性成分含量都有影响,但影响幅度不尽相同.不同的炮制方法功效各异,各有所长,应在实际运用中根据需要灵活选择.
作者:赵清;徐月清;冯天铸;崔桂华;房慧勇;贾彩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惠者应用安络化纤丸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恢复情况.方法 治疗组30例患者服用安络化纤丸,剂量为9g/次,口服,2次/d;对照组27例,口服一般保肝药如当飞利肝宁、肌苷片等.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 安络化纤丸有效改善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恢复肝功能,具有明显抗肝纤维化作用.治疗后血清肝功能TBIL、DBIL、ALT和AST异常者均恢复正常;血清肝纤维化PⅢP、HA、LN、Ⅳ-C治疗后均值明显下降.两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临床症状乏力、上腹饱胀、腹痛腹泻、消瘦目黄明显改善,腹水在治疗组有27例(88.79%)消失,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安络化纤丸除了有改善血吸虫病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恢复肝功能外,还有明显减轻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文振;张国华;肖光丽;邹先雄;谢鹏举;赵兵;江波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