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效果分析

陈崇振

关键词:中医保健, 脾虚体质, 生长发育, 儿童, 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保健干预措施对脾虚体质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脾虚体质儿童共87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儿(n=42)仅给予常规西医学保健,观察组患儿(n=45)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医保健措施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指标.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的身高、体质量、胸围、腰围等发育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但以观察组的增长幅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保健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脾虚体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效果显著优于常规西医学保健,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桂枝甘草汤加味治疗心阳不振型胸痹心痛115例

    目的:观察桂枝甘草汤加味治疗心阳不振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桂枝甘草汤加味(桂枝20g、炙甘草20g、檀香20g、冰片1g、薤白20g、人参10g、五味子10g)治疗.结果:显效46例,占40%,有效56例,占48.69%,无效13例,占11.31%.结论:桂枝甘草汤加味治疗心阳不振型胸痹心痛效果良好.

    作者:司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概述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发于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女性.近几年来原发性痛经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对比近几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了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和优势,找出了适合不同症状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树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常克教授对小儿厌食的辨治经验

    小儿厌食症是中医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夏秋两季多发,病程长远不愈者影响小儿先后天之精的摄取储藏,导致儿童营养不良、生长迟缓、发育受碍,对小儿的成长影响较大.本文就常克主任医师在中医临床上,对小儿厌食常见证型的中医治疗经验,进行论述.

    作者:卢映成;周航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王长洪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总结

    王长洪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脾虚为本,湿热为标,属本虚标实之证.脾虚失运是其发病基础,热毒内蕴是其发病条件,瘀血阻络是其病理产物,同时也影响疾病的转归,故治疗上注重扶正与祛邪相结合,针对病因病机提出“有一分脓血则有一分热毒”的独到见解和“温中健脾、清热解毒、化瘀通络”的治法;善于配合中药灌肠等疗法,使药物直达病所.

    作者:貟登辉;柳越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疗效.方法:将116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56)与观察组(n=60),对照组给予妇乐冲剂口服,2包/次,2次/d;观察组给予金刚藤胶囊,口服,4粒/次,3次/d,疗程均为2wk.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情况,分析安全性.结果:①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78.57%(44/56),观察组为93.33%(56/60),二组疗效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0.01),两组治疗后症状及体征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血常规、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心电图检查均无异常.结论:金刚藤胶囊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附件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配合关节松动训练治疗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采用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训练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患者6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纯关节松动训练治疗(对照组,n=30)与加用中药熏洗配合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 (P<0.05).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前评估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肩关节置换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采用中药熏洗与关节松动训练治疗,可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对保障患者生存质量意义显著.

    作者:李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中西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率高,可行性强,痛苦小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作者:彭仁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45例临床研究

    中风后呃逆是中风病常见并发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中风后患者自觉胸膈气逆上冲,喉中呃呃有声,连续不断,不能自止.临床研究表明呃逆的刺激或冲动多自迷走神经或膈神经的感觉神经传人,由膈神经运动纤维传出[1].中风后呃逆的发生多是由于中风后脑部血管及组织病变导致内脏植物神经紊乱,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继发的胃黏膜缺血等因素刺激膈神经引起的[2],目前西医多采用镇静、促进胃动力等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笔者多年临床采用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胜振;王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探究

    目的:观察并探究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便秘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8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气滞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药物进行基础护理治疗,观察组除采用西医常规药物基础护理治疗外,施以改善肢体功能的中医针刺疗法,两组皆治疗2wk,5次/wk,对两组进行便秘症候评定标准的评分及治疗前后及组间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方案都能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患者的症状,但是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刺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疗效明显,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贺春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上的利弊分析

    伴随社会发展,传统中药饮片煎煮不便、质量不稳定、疗效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显露,阻碍了中药和中医的健康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因其按确定工艺制备、可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使用方便、免煎易服等特点正在逐步推广,下文从中药配方颗粒由来、国内外现状及其优势及不足等角度,分析应用前景.

    作者:连红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施护

    目的:观察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施护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口服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及止痛等对症治疗,其中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中医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痛风采取中医辨证施护效果明显.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配合外敷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外敷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15d;观察组针灸配合外敷法治疗15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和排尿前后泌尿系B超的残余尿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异.结论:针灸配合外敷法对症状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减少西药副作用.

    作者:马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中医护理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中医护理效果.方法:对入选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对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效果明显.

    作者:赖秀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接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n=40例)和观察组(n=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给予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患者1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针刺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中药的治疗方法,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疗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41例(43.2%),好转35例(36.8%),无效19例(20.0%),总有效76例(80.0%);对照组患者治愈28例(29.47%),好转22例(23.16%),无效45例(47.37%),总有效50例(52.63%).实验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为(26.1±3.2)d,对照组为(34.7±1.4)d;实验组的有效时间为(22.5±2.3)d,则对照组为(27.4±1.8)d.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对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妇科病经验举隅

    目的:介绍逍遥散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针对妇科临床上常见的经前期综合征、痛经、乳腺增生等病,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经前期综合征、痛经、乳腺增生等病,只要辨证属肝郁气滞证,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妇科病疗效确切,不愧为妇科圣方.

    作者:张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热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对照组(n=73)和观察组(n=73),对照组单纯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平均基本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基本痊愈时间(5.5±2.3)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7±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哮喘疗效确切,可显著缩短治愈时间,改善惠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平衡针治疗原发性痛经4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平衡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在临床上选取原发性痛经病例43例.使用平衡针疗法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简化McGill疼痛量表对疼痛进行评估.结果:使用平衡针疗法进行首次治疗前后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平衡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孙艳怡;于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运用概述

    整理金匮肾气丸近15年临床运用的概况,讨论今后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者:马晖;富晓旭;刘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联合摇拔戳手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42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摇拔戳手法在急性踝关节扭伤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中医骨伤科门诊就诊的42例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给予摇拔戳手法、中药外敷、可松紧护踝固定.结果:优良率90.47%,总有效率97.61%.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摇拔戳手法并予适当的固定对踝关节扭伤具有较快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度作用,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林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