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兴;王小平;刘运美;郭玉;罗星;尹松;代琴;朱琼妮;廖端芳
目的 对四逆散冻干粉两种成分含量的测定,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方法.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梯度洗脱.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速1.0 ml/min,柱温28℃,流动相A为甲醇;流动相B为磷酸水(pH=3),流动相A梯度洗脱(90%~75%乙腈),分析时间为25 min.结果 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结果:柚皮苷为2.41%,甘草次酸为2.33%,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标准.结论 根据上述测定结果,采用HPLC方法测定四逆散中两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操作简单,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四逆散药材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越峰;严兴科;李廷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仁东道地大蒜的挥发成分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源自玉林市仁东镇8个不同自然村的大蒜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大约3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28%~33%)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3%~19%).结论 8 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可以分为3类.
作者:周能;周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草龙提取物及化学成分的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草龙各个部位提取物及单体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醋酸乙酯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抑菌的活性,水提取部位在高质量浓度下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石油醚提取物没有抑菌活性;从醋酸乙酯部位分得的没食子酸也有抑菌作用.结论 草龙醋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有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抑菌作用强的是醋酸乙酯部位;没食子酸单体具有体外抑菌作用.
作者:韦建华;卢汝梅;周媛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度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温度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包合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温度条件的包合率、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简单可行.
作者:刘晓燕;张红;程林;许向群;衷友泉;洪年;杨婕;韩修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态力学刺激对SD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为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SD幼鼠前脂肪细胞,从细胞生物力学角度,模拟推拿治疗的按摩作用方式,对细胞实施动态力学刺激,观察动态力学刺激对前脂肪细胞形态及TNF-α表达释放的影响.结果 体外动态力学刺激未对前脂肪细胞的细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但抑制了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P<0.01).结论 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降低脂肪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而实现.
作者:谢西梅;陈波;崔瑾;杨运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藏药翼首草总皂苷(CYS)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CYS对肿瘤细胞株SGC-7901、HepG2、AGS、MBA-MD-231增殖的影响.结果 CYS对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2.22,1.01,1.27和10.03μg/ml.结论 CYS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雷旭东;朱国福;崔文霞;范圣洁;钟伟才;姜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发达国家在药学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分析发达国家与地区药学教育模式的两次转变,可为中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药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药学教育实现第2次转变,逐步确立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作者:蒋君好;陈颖;李勤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筛选观察单味中药黄芪、丹参、仙灵脾、雪莲花及复方右归饮含药物血清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活性的作用.方法 雪莲花乙醇浸泡后定容,其他单味和复方中药水煎定容,高压灭菌.按10倍于任用剂量进行SD大鼠灌胃,心脏采血,制备血清.取大鼠股骨和肱骨,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常规培养传代3次后,加入含药物血清.药物血清分为15%,10%,5%和1%浓度,作用3 d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 雪莲花及右归饮含药血清在3个浓度组促进细胞增殖(P<0.05).结论 雪莲花含药血清具有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增殖活性的作用.
作者:蔡建平;张爱国;许宝满;谭湘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电针智三针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电针治疗VD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4-血管阻断法建立VD大鼠模型,电针智三针治疗后,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情况、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含量,观察并比较各组大鼠学习能力、血浆ET-1含量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变化.结果 经电针智三针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VD大鼠水迷宫成绩显著提高(P<0.05或P<0.01),血浆ET-1含量降低(P<0.05).结论 电针智三针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浆ET-1含量、调节脑血流量,继而增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有关.
作者:唐中生;陆莹;宋华;谢高宇;周洪谦;张作涛;罗亚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鼠在短时间内灌胃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经口给药测定小鼠口服吐泻肚痛胶囊的急性毒性.以36 g·kg-1·d-1剂量的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相当于吐泻肚痛胶囊临床每日用量的480倍)灌胃小鼠,连续14 d,观察服药14 d后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小鼠的一般活动、食欲、精神、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体质量未见下降,也未见动物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吐泻肚痛胶囊口服给药无明显急性毒性表现.
作者:苏健裕;沈会平;石磊;刘国琴;唐昭;温叶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波长267n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 ml/min.结果 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在0.075~6.25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2.3%.结论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操作简便,专属性好.
作者:谢光波;吴超;范强;周先礼;格桑索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蒲公英中重金属元素铅、镉、铜、砷、汞的含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 河南不同产地蒲公英药材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符合有关规定.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蒲公英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为蒲公英药材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喜凤;邱天宝;郝哲;余云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针结合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给以电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针对原发病给予常规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前2个疗程每天治疗1次,第3个疗程隔天治疗1次.治疗前后,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对脑卒中肢体偏瘫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25.71%,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愈率14.29%,总有效率为85.71%.经统计分析,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电针配合醒脑开窍法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单纯的醒脑开窍针刺法.
作者:黄剑;彭支莲;丁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及试管苗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铁皮石斛愈伤组织及试管苗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用归一化法测定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从愈伤组织和试管苗中分别鉴定了24个和19个化学成分,占总峰面积的61.64%和66.12%,愈伤组织和试管苗共有成分为17个.结论 愈伤组织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石竹烯(26.92%)、γ-榄香烯(8.25%)、1-乙烯基-1-甲基-2,4-二(1-甲基乙烯基)-[1s,(1.α,2.β,4.β)]-环己烷(6.55%)、α-石竹烯(3.26%)、(Z)-7,11-二甲基-3-甲基-1,6,10-十二碳三烯(3.09%)、反-2-辛烯醛(3.06%)等;试管苗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反-2-辛烯醛(20.28%)、β-紫罗兰酮(11.82%)、反-2-己烯醛(8.27%)、(E)-壬烯醛(6.91%)、石竹烯(4.92%)等.
作者:康联伟;宋银;张媛;王喆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情志病证古医案的病机规律.方法 以1527例情志病证古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医案原文中病种分布、病因、症状、病位、辨证及讧候分布等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并结合历代对情志病证病机理论认识,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病因以情志诱发为多,单一情志因素则以怒多;症状中常见20种,其中8种为躯体症状;病位在脏以心、肝、脾为多,在腑则多为胃和胆,奇恒之府则以脑多见;证候类型出现频次多是肝郁脾虚证(53次),其余依次为:肝火犯胃证、肝火炽盛证、惊恐伤神证、肝脾气血两虚证、肝脾气滞讧、痰气互结证、忧伤神气证、肝旺脾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结论 情志致病以气机不畅为中介,导致脏腑损伤,其中以肝、心、脾三脏损害为多,病变初期多见实证,而后渐延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病机规律.
作者:张丽萍;武丽;张曼;臧知明;夏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郁金煎剂对实验性胃渍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水浸应激、利血平和无水乙醇诱发胃溃疡及大鼠醋酸刺激性、幽门结扎性胃渍疡模型,观察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 郁金煎剂能使各种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溃疡抑制率明显增加.结论 郁金具有较好的抗急慢性胃溃疡作用.
作者:赵雷;张博男;白静;贾欣;吕华;刘淑梅;张楠;齐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宁夏紫花苜蓿种子中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醚作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花苜蓿种子中提取了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结论从宁夏紫花苜蓿种子提取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了3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大的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monol[2-ethylhexyl]ester(12%).
作者:汪岭;雍建平;李久明;姬晓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川贝母是具有代表性的川产道地名贵药材,其性苦、甘,微寒,有化痰止咳、清热散结、润肺之功,多用于肺虚久咳,痰少咽燥等证.其药品来源百合科植物川贝母Fritillaritz Cirrhosa D.Don,暗紫贝母F.unibratata Hsiacl et K.C Hsia,甘肃贝母F.Przewal-skii Maxim和梭砂贝母F.delavayi Franch.[1].
作者:阎博华;丁红;丰芬;邵明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证候是中医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揭示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中,模式生物的方法在近20年得到应用广泛,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角度回顾并探讨证候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倡导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有助于揭示现代疾病谱下的疾病机制和中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内涵.
作者:张慧;杨卫彬;王丽颖;荆志伟;武红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美洲大蠊抗衰老活性部位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初步分析.方法 采用体外化学模拟体系研究了美洲大蠊抗衰老3个活性部位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以及对3个部位的还原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 美洲大蠊抗衰老活性总提物、抗衰老活性部位Ⅰ、抗衰老活性部位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EC50分别为0.086 25,31.15和4.904 mg·ml-1;总还原力的EC50分别为1.316,38.65和7.598 mg·ml-1;清除羟自由基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0.032 62,5.665和2.913 mg·ml-1;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4.357,9.255和13.44 mg·ml-1.结论 美洲大蠊抗衰老不同有效部位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能力,其对自由基的清除机制可能不同.
作者:焦春香;张成桂;刘光明;李树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