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西梅;陈波;崔瑾;杨运宽
目的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木香及其麸煨品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木香及其麸煨品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其化学成分含量,并进行鉴定.结果 木香生品中的挥发油含量及油中主要成分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含量均高于麸煨品.生品挥发油共分离出76个峰,鉴定了其中34个化合物;麸煨品挥发油共分离出63个峰,鉴定了22个化合物.结论 木香煨制前后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作者:张旭;姜潆津子;侯影;贾天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双黄连注射液的灭菌工艺进行研究.方法 考察在不同pH、温度和时间的条件下的活性成分、指纹图谱相似度,从中筛选出可以确保双黄连注射液质量和稳定性的灭菌条件.结果 双黄连注射液佳灭菌工艺为115℃,35 min.结论 通过三批实验验证该灭菌工艺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作者:吴春丽;李幸;雷伟;吴洪银;刘宏民;吴继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大鼠血脂水平,同时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喂饲大鼠12周,抽样检测血脂,确定高脂血症模型成功后分组;高、低剂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0.25,0.5 g/kg·d)]组和阳性药组[血脂康胶囊0.125 g/(kg·d)]每天2次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TC、HDL-C、LDL-C和APO-A的含量显著增高;肝脏组织发生了中重度的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YDCM高剂量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TC、LDL-C含量,YDCM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尤其是YDCM高剂量组肝脏组织形态学与正常肝脏比较接近.结论 YDCM高剂量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产生一定的调血脂作用,更为显著的是YDCM能有效改善高血脂性肝脏脂肪样变,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血脂性脂肪肝病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丽华;张俊青;夏文;李星;聂晶;王钰莹;吴芹;余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缓释包衣滴丸制备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溶出度,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固体分散体技术制备速释丸芯,然后在丸芯表面包上一层薄膜衣控制其溶出速度.以滴丸硬度、圆整度、光滑度、拖尾度和体外累积溶出度为指标筛选丸芯基质;采用单因素法筛选薄膜衣包衣工艺,并以体外溶出度为指标,优选出葛根素缓释包衣滴丸佳制备工艺.结果 筛选出的丸芯基质为PEG6000,其与葛根素比例为5:1;薄膜衣的成膜剂为二醋酸纤维素,其在包衣液中用量为3%;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用量为0.6%;致孔剂为PEG200,用量为0.1%~0.2%;包衣增重5%~7%.所制备的滴丸外观圆整度和光滑度均符合要求,12 h累积溶出度达80%以上,释药机制符合一级释药动力学方程.结论 该工艺简单实用,所制备的缓释滴丸在增加葛根素体外溶出度的同时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作者:高秀蓉;许小红;张永模;胡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氨基胍对糖尿病(消渴)大鼠肝脏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线粒体CYP450 2E1的干预作用.方法 28只三月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化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组)8只,其余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后一周将糖尿病大鼠分为糖尿病对照组(DM组),氨基胍治疗组(Ag组).治疗9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肝脏匀浆和肝脏线粒体内MDA、Cu/Zn-SOD及T-AOC.采用比色法测定大鼠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酶活力.结果 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肝脏匀浆和肝脏线粒体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Cu/Zn-SOD、T-AOC有明显降低(P<0.01);与DM组相比,Ag组能显著地降低肝脏匀浆和线粒体MDA含量(P<0.01),Ag组可提高肝脏匀浆T-AOC(P<0.05)和线粒体T-AOC(P<0.01).与DM组相比,Ag组能降低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酶活性.结论 Ag可能通过降低肝脏线粒体CYP450 2E1活性,减轻肝脏线粒体脂质过氧化反应,改善糖尿病肝脏氧化/抗氧化失衡状态,对糖尿病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王存福;汤旭磊;林允信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大戟属植物猩猩草Euphorbia cyathophor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H-NMR、13C NMR和EI-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 从猩猩草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十六烷酸(Ⅰ)、β-谷甾醇(Ⅱ)、stigmast-5-ene-3,7一diol(Ⅲ)、11-氧代-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Ⅳ)、germanicolacetate(Ⅴ).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陈琳;穆淑珍;姜春勇;葛永辉;张建新;郝小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研究设计方案,基本研究过程为明确文献研究对象、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内容分析工具、中医辨治认识的内容分析、定性与定量统计处理、解释比较、构建理论模型.结果 目标文献242篇,分析了整体和局部治疗的中医辨病、辨证规律,初步重构了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框架.结论 中医辨治有辨病、辨证、辨症之分,可以实现相对的规范统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作者:杨小波;李倩;罗云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超微粉碎技术对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水溶性蛋白质、胆固醇、总磷脂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HPLC-ELSD)、分光光度法比较麋鹿角超微粉与普通粉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变化.结果 麋鹿角超微粉水溶性蛋白质为普通粉的1.41倍;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分别为普通粉的1.2、1.57倍;总磷脂为普通粉的2.53倍.结论 超微粉碎可提高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平;王丽娟;刘训红;丁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深入认识马蹄香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液相色谱法(外标法)测定了马蹄香散剂和5种治疗胃肠病药物中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含量.结果 低聚果糖在马蹄香、复方谷氨酰胺和参苓健脾胃颗粒中的含量高,而蒙脱石散、盐酸小檗碱片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中没有检测出.低聚半乳糖在蒙脱石散中的含量非常高,马蹄香中的含量也比较高,复方谷氨酰胺和参苓健脾胃颗粒盐酸含量低,而小檗碱片和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没有检测出.结论 马蹄香散剂中低聚果糖含量高,蒙脱石散和马蹄香中低聚半乳糖含量高,马蹄香治疗病毒性肠炎的有效性可能是通过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促进肠道益生菌增多改善胃肠功能来实现.
作者:张峻;杨成金;肖桦;黄永坤;王承宇;黄根;刘梅;戚勤;吴晖;姚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川芎一香附药对首见于<丹溪心法>,两药配伍使气血并调,共奏理气解郁,活血止痛之功效,为临床常用药对.文章从药对的来源、配伍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程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动态力学刺激对SD幼鼠前脂肪细胞形态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释放影响的研究,为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的现代医学细胞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SD幼鼠前脂肪细胞,从细胞生物力学角度,模拟推拿治疗的按摩作用方式,对细胞实施动态力学刺激,观察动态力学刺激对前脂肪细胞形态及TNF-α表达释放的影响.结果 体外动态力学刺激未对前脂肪细胞的细胞形态产生明显影响,但抑制了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P<0.01).结论 推拿按摩治疗青少年单纯性肥胖可能通过抑制前脂肪细胞TNF-α的释放表达,降低脂肪细胞源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而实现.
作者:谢西梅;陈波;崔瑾;杨运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吴茱萸,分别为15.59%、12.90%和1.34%;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中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矿质元素中,Ca的含量高,Cu的含量低.结论 吴茱萸和蜜楝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昝丽霞;徐皓;赵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姜黄炮制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姜黄炮制前后有效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指纹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姜黄炮制后浸出物的含量变化不大,姜黄素和挥发油的含量明显降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变化不显著,姜黄指纹图谱共标出指纹峰11个,姜黄片则标示出7个.结论 姜黄炮制后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姜黄经炮制后HPLC指纹图谱指纹峰减少,印证了姜黄炮制后有效成分有损失的结论.
作者:李敏;唐艳萍;于素玲;杨小多;齐景梁;吴发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患者由于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代谢均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极易并发各种感染,而当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对近两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 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作者:贾昊迪;王建明;刘宪英;房琳琳;秦芳;颜羽;黄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其抑制机理.方法 以BSA为硝化底物、ONOO-1为硝化试剂,根据428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反映硝基化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而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对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在37℃,pH 7.2,反应时间90 min以及BSA与ONOO-终浓度比为1:6时,硝基化反应进行为完全.分别在硝基化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的无水乙醇溶液,后发现在硝化反应发生前加入抑制剂,抑制硝化反应的效果为明显;当抑制剂终浓度为8.0×10-5mol/L时,抑制率可达66.89%.与褪黑素的比较实验显示,同条件下,二者对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大体相当.抑制机理初步显示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机理可能是部分清除ONOO-分解后的·OH或直接与ONOO-反应.结论 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可能是其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进一步开发原花青素成为新的临床药物和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梁菊;刘秋伟;吴文澜;尹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丹参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的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去卵巢组和丹参治疗组.实验90 d后取大鼠牙槽骨,检测牙槽骨骨量、牙槽骨组织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卵巢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减少;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增加57.14%(P<0.05);IGF-Ⅰ表达变少、变弱(P<0.05).与去卵巢组相比,丹参组牙槽骨骨量明显增多;牙槽骨组织中TRAP阳性的破骨细胞数减少50%(P<0.05);牙槽骨IGF-Ⅰ表达变多、增强(P<0.05).结论 丹参能促进牙槽骨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防治牙槽骨骨质疏松.
作者:张晓燕;崔燎;吴铁;刘运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情志病证古医案的病机规律.方法 以1527例情志病证古医案为研究对象,建立数据库,对医案原文中病种分布、病因、症状、病位、辨证及讧候分布等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并结合历代对情志病证病机理论认识,对结果进行整理、统计与分析.结果 病因以情志诱发为多,单一情志因素则以怒多;症状中常见20种,其中8种为躯体症状;病位在脏以心、肝、脾为多,在腑则多为胃和胆,奇恒之府则以脑多见;证候类型出现频次多是肝郁脾虚证(53次),其余依次为:肝火犯胃证、肝火炽盛证、惊恐伤神证、肝脾气血两虚证、肝脾气滞讧、痰气互结证、忧伤神气证、肝旺脾虚证、心脾气血两虚证.结论 情志致病以气机不畅为中介,导致脏腑损伤,其中以肝、心、脾三脏损害为多,病变初期多见实证,而后渐延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的病机规律.
作者:张丽萍;武丽;张曼;臧知明;夏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制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冰浴超声提取,SPE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净化除杂质,GC-NPD法检测药材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结果 建议将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规定为:甲胺磷:不得检出、敌敌畏:0.2μg/g;乙酰甲胺磷:0.5μg/g;乐果:0.2μg/g;马拉硫磷:0.5μg/g;杀扑磷:2.0μg/g;对硫磷:不得检出;二嗪农:0.2μg/g;乙硫磷:0.5μg/g;甲基对硫磷:不得检出;久效磷:不得检出;氧化乐果:0.05μg/g.结论 该研究为生产绿色中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余春梅;武小赟;李铁钢;喻强;阳勇;罗维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锁阳药材HPLC指纹图谱和两种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集锁阳主产区的锁阳样品,粉碎,以甲醇为溶剂超声提取(料液比:1:7.5;温度:40℃;频率:50 kHz;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次数:2次).色谱条件为:ODS-AP C18色谱柱(250 mm×4.6 mm,i.d.,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20 min,10%~40%(A),20~60 min,40%(A);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0 nm,柱温为室温,进样体积20μl.以相对保留时间为筛选指标,并结合相似度计算软件标定共有峰.同时,利用建立的分析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锁阳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儿茶素和根皮苷含量.结果 共得到10个共有峰.经方法学评价,其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的精密度、重现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5.0%.经含量测定,不同产地锁阳中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儿茶素和根皮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单方便、实用、可靠,可作为评价锁阳药材的质量标准.
作者:刘晔玮;陈卫林;郭玫;葛斌;李立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