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春丽;李幸;雷伟;吴洪银;刘宏民;吴继洲
目的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虫草花多糖工艺研究.方法 分别考察超声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处理功率,超声波处理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波浸提温度为80℃,超声波处理功率14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40min.结论 超声波处理可有效的提高虫草花多糖的提取率.
作者:李银花;宋卉;李洪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 合成溴取代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6个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结论 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IC50=0.85~11.60 μmol/L).
作者:郑兴;王小平;刘运美;郭玉;罗星;尹松;代琴;朱琼妮;廖端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重构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治认识的理论模型.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的文献研究设计方案,基本研究过程为明确文献研究对象、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元、制定内容分析工具、中医辨治认识的内容分析、定性与定量统计处理、解释比较、构建理论模型.结果 目标文献242篇,分析了整体和局部治疗的中医辨病、辨证规律,初步重构了中医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框架.结论 中医辨治有辨病、辨证、辨症之分,可以实现相对的规范统一,内容分析法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作者:杨小波;李倩;罗云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证候是中医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揭示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中,模式生物的方法在近20年得到应用广泛,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角度回顾并探讨证候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倡导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有助于揭示现代疾病谱下的疾病机制和中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内涵.
作者:张慧;杨卫彬;王丽颖;荆志伟;武红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藏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GC-MS技术,对藏荆芥的挥发油进行提取和化学成分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该植物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荆芥内酯(75.37%)、螺十二烷(3.47%)、2,4-二甲基-1,3-戊二烯(2.70%)、没药醇(1.45%,)、5-壬烯-2-酮(1.0%)等29个组分.结论 藏荆芥挥发油中富含荆芥内酯等成分,与其他荆芥的挥发油成分差异很大.
作者:泽仁拉姆;童志平;张垠;刘之华;薛鹏喜;谢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腧穴配伍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腧穴配伍可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拮抗作用,临证时如合理使用腧穴配伍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副反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配伍不当则可能影响疗效,因此穴位配伍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黄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致伊贝母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率低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去皮、高温刺激,切除胚乳,流水冲洗等物理方法或GA3,硫脲,KT等化学试剂处理种子.结果 发现去皮与切除胚乳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达到90.0%左右,外源激素和高温刺激效果也较大,均超过50.0%.结论 贝母种子属于种皮休眠和胚休眠的双重类型,物理方法和化学试剂对其破除休眠作用明显.
作者:马生军;沙红;包晓玮;马建荣;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奶制瑞香狼毒中总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检测波长为620 nm.结果 样品中多糖在10~5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8%,RSD为0.73%(n=5).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奶制瑞香狼毒中总多糖的含量测定.
作者:韩江伟;杨夏;孙丽君;王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真武汤与方中生姜和白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真武汤、生姜、白术和生姜白术阴性样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 真武汤全方共鉴定出82个成分,生姜挥发油鉴定出51个成分,白术挥发油鉴定出21个成分,生姜白术阴性样品鉴定出10个成分,其中真武汤全方挥发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80.6%,生姜为91.5%,白术为57.5%,生姜白术阴性样品为91.4%.结论 真武汤挥发油主要来自生姜和白术,其他三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较少.
作者:罗国安;应旭辉;李莎莎;韩凌;王义明;卢传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温度等对茶芎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影响,确定佳制备温度条件.方法 应用饱和溶液法制备茶芎挥发油包合物,以包合物的包合率、含油率为评价包合指标.结果 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h).结论 此包合温度条件的包合率、含油率均较高,而且简单可行.
作者:刘晓燕;张红;程林;许向群;衷友泉;洪年;杨婕;韩修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发生变化,中药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及弥可保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钟慧群;张文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宁夏紫花苜蓿种子中挥发性物质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乙醚作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紫花苜蓿种子中提取了挥发性物质,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与结论从宁夏紫花苜蓿种子提取的挥发性物质中鉴定了30个化合物,其中含量大的是1,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monol[2-ethylhexyl]ester(12%).
作者:汪岭;雍建平;李久明;姬晓灵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基于国内4家中医院呼吸科719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调查数据分析,探讨中医证候分布规律及其特征.方法 结合前期文献调查研究结果设计临床调查表,对四家中医院呼吸科近三年收治患者进行临床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运用Logistic回归、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证候分析.结果 痰热壅肺、痰湿阻肺、痰淤阻肺、阳虚水泛、肺肾气虚、肺肾阴虚、肺肾气阴两虚等以及血瘀兼证是其常见证候.痰热壅肺、痰湿阻肺、肺肾阴虚、肺肾气阴两虚、阳虚水泛、血淤证、心肺气虚的证候属性比较稳定.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常见证候有痰热壅肺、心肺气虚等八证以及血淤兼证,证候属性有一定规律性.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余学庆;李素云;王海峰;李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微波提取板蓝根中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 以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含量作为筛选指标,分别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电位滴定法及酸碱滴定法测定三者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提取过程中的微波辐照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浸泡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辐照功率700 W,提取时间12,min(每次6 min,提取两次),3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每次15倍水,提取两次),提取前浸泡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所得总木脂素、总有机酸、总生物碱提取率分别达到3.39%,10.25%,6.17%,与回流提取3.5 h的提取率无差异.结论 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方便、节能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盛;李祥;陈建伟;程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参中植酸钙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 人参经酸提,超滤,碱沉得到组分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纯度鉴定,钼酸铵显色法、三氯化铁沉淀法、蛋白质沉淀法、草酸钙沉淀法进行性质鉴定,1H-NMR、MS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铁分光光度法对人参中植酸钙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经鉴定是植酸钙,人参中植酸钙的含量为4.97%.结论 该研究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并鉴定出植酸钙,可为人参药理活性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王涵;赵雨;杨士慧;邢楠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水不溶弱碱性药物葡萄内酯的解离常数(pKb).方法 采用Benet法和Chtten and Harris法.利用葡萄内酯易溶于丙酮的性质,选用不同比例丙酮-水混合物为溶剂进行滴定,然后利用Benet法进行pKb的计算.结果 葡萄内酯pKb为9.7527,为弱碱性药物.结论 Benet法和Chtten and Harris法可有效测定难溶于水的弱碱性药物的pKb.
作者:黎艳刚;陈海芳;涂明珠;魏玲;王发英;杨武亮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在模拟人体生理pH值条件下,研究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酒精对其的影响.方法 采用紫外-可见和荧光光谱法进行测量.结果 其作用机制属于静态猝灭,二者之间发生了非辐射能量转移,是一个自发过程,且以静电作用结合为主,酒精的加入使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均增加.结论 绿原酸能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但会受到酒精的影响.
作者:贾昊迪;王建明;刘宪英;房琳琳;秦芳;颜羽;黄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蒲公英中重金属元素铅、镉、铜、砷、汞的含量.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 河南不同产地蒲公英药材中铅、镉、铜、砷、汞的含量符合有关规定.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蒲公英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测定,为蒲公英药材质量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李喜凤;邱天宝;郝哲;余云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姜黄炮制前后质量的变化.方法 通过姜黄炮制前后有效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指纹图谱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姜黄炮制后浸出物的含量变化不大,姜黄素和挥发油的含量明显降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变化不显著,姜黄指纹图谱共标出指纹峰11个,姜黄片则标示出7个.结论 姜黄炮制后有效成分含量有明显的变化,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有一定差异,但不显著,姜黄经炮制后HPLC指纹图谱指纹峰减少,印证了姜黄炮制后有效成分有损失的结论.
作者:李敏;唐艳萍;于素玲;杨小多;齐景梁;吴发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对烟曲霉菌合成毒性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方法 不同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5×106烟曲霉菌孢子用DMEM液培养48 h,收集不同组的培养液滤液,计算其不同组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比较抑制50%细胞生长的不同组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观察100 μl 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对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的抑菌圈大小.结果 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培养液滤液作用的HeLa细胞和红细胞生存率显著高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抑制50%细胞的药物组孢子培养液滤液的稀释度低于无药物组,结果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100μ10.3%H2O2在沙氏固体培养板上作用一定剂量四君子汤处理的烟曲霉菌孢子所产生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无药物处理组(P<0.05),结果呈现剂量一效应关系.结论 中药方剂四君子汤可以抑制烟曲霉菌培养时毒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治疗烟曲霉菌所致的肺部感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鹏;周艳;刘金辉;谢小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