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
目的 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肝脏脂肪变性程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大鼠血脂水平,同时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高脂饮食喂饲大鼠12周,抽样检测血脂,确定高脂血症模型成功后分组;高、低剂量银丹心脑通软胶囊[YDCM,0.25,0.5 g/kg·d)]组和阳性药组[血脂康胶囊0.125 g/(kg·d)]每天2次灌胃给药,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治疗4周.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TC、HDL-C、LDL-C和APO-A的含量显著增高;肝脏组织发生了中重度的脂肪变性;与模型组比较,YDCM高剂量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TC、LDL-C含量,YDCM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改善肝脏的脂肪变性,尤其是YDCM高剂量组肝脏组织形态学与正常肝脏比较接近.结论 YDCM高剂量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LDL-C水平,产生一定的调血脂作用,更为显著的是YDCM能有效改善高血脂性肝脏脂肪样变,可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高血脂性脂肪肝病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丽华;张俊青;夏文;李星;聂晶;王钰莹;吴芹;余丽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鼠在短时间内灌胃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经口给药测定小鼠口服吐泻肚痛胶囊的急性毒性.以36 g·kg-1·d-1剂量的吐泻肚痛胶囊药粉(相当于吐泻肚痛胶囊临床每日用量的480倍)灌胃小鼠,连续14 d,观察服药14 d后其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果 小鼠的一般活动、食欲、精神、大小便等均未见异常,体质量未见下降,也未见动物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吐泻肚痛胶囊口服给药无明显急性毒性表现.
作者:苏健裕;沈会平;石磊;刘国琴;唐昭;温叶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柚皮苷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及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次性灌胃复方地芬诺酯片(DC)10mg·kg-1制备小鼠便秘模型,一次性灌胃给予柚皮苷40,80 mg·kg-1,观察并记录给药后6 h内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排黑便粒数、粪便湿重及其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 柚皮苷40,80 mg·kg-1剂量组可缩短DC小鼠首次排黑便时间、增加排黑便粒数和粪便湿重、促进DC小鼠小肠推进率,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柚皮苷对便秘模型小鼠排便有正向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小肠运动有关.
作者:张涵;唐立海;巫燕莉;李燕舞;纪艳艳;杜群;王汝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为工业化放大生产螺旋藻激酶药物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为后续的酶学性质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配制螺旋藻激酶粗酶液,通过离心沉淀,饱和硫酸铵分级盐析,透析,凝胶层析来分离提纯螺旋藻激酶,后用SDS-PAGE电泳法验证螺旋藻激酶纯度,测定分子量.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分离提纯得到了较纯的蛋白,酶回收率达到42.3%,纯化倍数达到6.1.所得螺旋藻激酶的分子量为40 KD.结论 初步探索出较为优化的螺旋藻激酶的分离纯化方法.
作者:肖云晓;陈高斯;庞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白子菜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 用葡萄糖临床检测试剂盒检测白子菜对正常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并于葡萄糖消耗实验结束后用MTT法检测白子菜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epG2细胞置于10-8 mol·L-1胰岛素培养液中36h复制胰岛素抵抗模型;用葡萄糖临床检测试剂盒检测白子菜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 白子菜对HepG2细胞增殖无影响,并可促进正常HepG2细胞和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结论 白子菜可明显改善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
作者:韦乃球;冼寒梅;杨柯;郝永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人参中植酸钙进行分离及鉴定.方法 人参经酸提,超滤,碱沉得到组分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纯度鉴定,钼酸铵显色法、三氯化铁沉淀法、蛋白质沉淀法、草酸钙沉淀法进行性质鉴定,1H-NMR、MS进行结构鉴定;采用铁分光光度法对人参中植酸钙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从人参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经鉴定是植酸钙,人参中植酸钙的含量为4.97%.结论 该研究首次从人参中分离并鉴定出植酸钙,可为人参药理活性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王涵;赵雨;杨士慧;邢楠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的关系,力图进一步揭示高血压病各证型的本质及演变规律,也将筛选出能反映临床疗效的客观、敏感指标.方法 以泸州地区14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为对象进行病例一对照相关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和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M235T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X2=34.087,P=0.000<0.05):高血压组TT型,MT型和MM型分别为57.1%,38.5%,4.4%,对照组分别为22.5%,42.5%,35.0%;高血压组M等位基因频率为23.6%,对照组为56.3%;T等位基因频率为76.4%,对照组为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1.157,P=0.000<0.05).高血压病各中医证型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M235T正常对照组除与肝火亢盛证差异不显著外(P>0.05),与其它证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火亢盛证与痰湿壅盛证相比,无明显差异(X2=1.979,P=0.372>0.05).阴虚阳亢证与阴阳两虚证之间基因型无明显差异(X2=2.110,P=0.348>0.05),其余各证之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原M235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密切相关,TT基因型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易感基因型;中医实证和虚证之间基因多态性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葛丽春;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史书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him-pack CLC-ODS色谱柱,波长267nm,流动相:乙腈-水(17:83),流速1 ml/min.结果 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在0.075~6.25μg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2.3%.结论 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花党参中党参炔苷的含量,操作简便,专属性好.
作者:谢光波;吴超;范强;周先礼;格桑索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方格星虫多糖的酶法提取、碱法提取以及酶法碱法联合提取这3种方法的优劣.方法 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以重量法确定多糖得率.结果 酶法提取得率为0.60%,碱法提取得率为1.47%,两种方法联用提取得率为0.20%;3种工艺所得提取物中多糖含量分别为21.83%,87.30%,36.40%.结论 碱法提取工艺得率高,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碱法提取适合于工业生产,是一条高效可行的提取路线.
作者:刘玉明;钱甜甜;何颖;蒋定文;沈先荣;江叔奇;杨进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证候是中医研究的关键点和难点,各种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揭示证候与疾病的研究中,模式生物的方法在近20年得到应用广泛,从中医证候实验研究的角度回顾并探讨证候研究的动物模型问题,倡导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开展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有助于揭示现代疾病谱下的疾病机制和中医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科学内涵.
作者:张慧;杨卫彬;王丽颖;荆志伟;武红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辣蓼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各部位的总黄酮含量.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总黄酮为指标,对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 辣蓼草采用60%乙醇为溶剂,料液比为1:50,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超声提取温度为45℃的提取条件效率较优;根、茎、叶、果实、全草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58%,0.76%,1.80%,3.28%和1.34%.结论 工艺操作简便,重现性强,可用于提取辣蓼草中的总黄酮.
作者:汤建;陈妹好;刘瑞江;徐秀泉;于小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离和鉴定挥发性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从短瓣金莲花中鉴定了41个化合物,占样品总量的85.94%.结论 短瓣金莲花的挥发性成分主要是脂肪酸及烷烃类,另有少量的酮类和苯酚衍生物.
作者:王如峰;刘瑞凝;王赓迪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初步探索其抑制机理.方法 以BSA为硝化底物、ONOO-1为硝化试剂,根据428 nm处吸光度的变化来反映硝基化蛋白含量的变化,进而研究原花青素对蛋白质硝基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通过对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各种影响因素的探讨,发现在37℃,pH 7.2,反应时间90 min以及BSA与ONOO-终浓度比为1:6时,硝基化反应进行为完全.分别在硝基化反应前、反应中以及反应后,向反应体系中引入不同浓度的原花青素的无水乙醇溶液,后发现在硝化反应发生前加入抑制剂,抑制硝化反应的效果为明显;当抑制剂终浓度为8.0×10-5mol/L时,抑制率可达66.89%.与褪黑素的比较实验显示,同条件下,二者对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抑制活性大体相当.抑制机理初步显示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化反应的机理可能是部分清除ONOO-分解后的·OH或直接与ONOO-反应.结论 原花青素抑制蛋白质硝基化反应可能是其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之一,为进一步开发原花青素成为新的临床药物和保健品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梁菊;刘秋伟;吴文澜;尹卫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机理.方法 利用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与减食法,模拟慢性心衰大鼠模型,使用益气活血复方与赖诺普利对照治疗观察,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和心室重构关系密切的金属蛋白酶基质-1(MMP-1)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结果 模型组MMP-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MMP-1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其西药组效果为明显;模型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经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升高,中药组为明显.结论 益气活血复方组总体治疗效果优于赖诺普利组,说明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有着毒副作用小,疗效突出等优势,为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作者:马金;张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皮下注射(s.c.)CCl4建立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LYQ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并设正常SD大鼠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灌胃(i.g.)生理盐水,其他组i.g.相应的药物,连续4周.于肝左叶同一部位取肝组织约1 cm×1 cm×1 cm大小,固定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作光镜观察;另一部分约1 cm×1 cm×1 cm大小,固定于2.5%戊二醛作电镜观察.结果 CLYQ高、中剂量组大鼠肝脏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有少量纤维组织增生.CLYQ低剂量组肝细胞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有破坏,尚完整,结节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少量炎细胞浸润.结论 CLYQ能有效地减轻肝组织病理损害,抑制肝纤维化形成,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张士军;张志伟;陈兆霓;林兴;付书婕;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已成为必然趋势,只有认识到护理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难点,才能更好地促进两种教育的融合.文章从思想观念、护理人文教育体系、护理教育者等方面分析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田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发达国家在药学教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教育模式也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借鉴.分析发达国家与地区药学教育模式的两次转变,可为中国药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药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推动中国药学教育实现第2次转变,逐步确立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培养药学服务型人才.
作者:蒋君好;陈颖;李勤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仁东道地大蒜的挥发成分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源自玉林市仁东镇8个不同自然村的大蒜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大约3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28%~33%)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3%~19%).结论 8 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可以分为3类.
作者:周能;周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黄精粗多糖的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方法 抗疲劳实验:考察黄精粗多糖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血清尿素氮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抗氧化实验:考察黄精粗多糖对溴苯诱导的小鼠肝损伤后MDA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将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黄精粗多糖高剂量组(0.72 g·kg-1)、中剂量组(0.36 g·kg<'-1)、低剂量组(0.18 g·kg<'-1)和空白对照组(蒸馏水),抗氧化实验加模型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14 d.结果 黄精粗多糖可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后小鼠血清尿素氮含量及增加小鼠肝糖原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黄精粗多糖可显著降低溴苯所致小鼠肝损伤的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小鼠肝组织的过氧化物歧化酶GSH-Px含量,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黄精粗多糖具有明显的抗疲劳和抗氧化作用.
作者:石娟;赵煜;雷杨;张瑞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5个不同产地的吴茱萸、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重量法、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的营养成分测定.结果 蜜楝中粗纤维、粗脂肪和多糖含量均高于吴茱萸,分别为15.59%、12.90%和1.34%;不同产地吴茱萸、蜜楝中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5种矿质元素中,Ca的含量高,Cu的含量低.结论 吴茱萸和蜜楝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作者:昝丽霞;徐皓;赵桦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