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军;张志伟;陈兆霓;林兴;付书婕;黄仁彬
目的 研究郁金煎剂对实验性胃渍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水浸应激、利血平和无水乙醇诱发胃溃疡及大鼠醋酸刺激性、幽门结扎性胃渍疡模型,观察溃疡指数和溃疡抑制率.结果 郁金煎剂能使各种胃溃疡指数明显降低,溃疡抑制率明显增加.结论 郁金具有较好的抗急慢性胃溃疡作用.
作者:赵雷;张博男;白静;贾欣;吕华;刘淑梅;张楠;齐亚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的体外抗癌活性.方法 合成溴取代的白杨素衍生物,并通过MTT法检测其对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HL-60)细胞、人结肠癌(HT-2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结果 合成了6个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结论 溴取代白杨素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IC50=0.85~11.60 μmol/L).
作者:郑兴;王小平;刘运美;郭玉;罗星;尹松;代琴;朱琼妮;廖端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建立凤仙透骨草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控制和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反相Alhima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和0.1%冰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00nm;柱温:35℃;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0μl.结果 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确定12个共有峰构成风仙透骨草药材的指纹特征,各批次药材均具有上述特征,但特征峰的相对含量分布差异导致色谱概貌存在一定差异.确定了凤仙透骨草药材HPLC中原儿茶酸、东莨菪素两个成分所对应的保留时间一致;不同产地12个批次的凤仙透骨草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相似性较好.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单、稳定,其色谱指纹图谱可用于凤仙透骨草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作者:朱玲英;钱士辉;沈红;陈秀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藏药翼首草总皂苷(CYS)对4种肿瘤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用四甲基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CYS对肿瘤细胞株SGC-7901、HepG2、AGS、MBA-MD-231增殖的影响.结果 CYS对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12.22,1.01,1.27和10.03μg/ml.结论 CYS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作者:雷旭东;朱国福;崔文霞;范圣洁;钟伟才;姜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十全大补配方颗粒对骨髓抑制小鼠骨髓有核细胞的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及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60Co照射、环磷酰胺、氯霉素注射复合处理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后,给予十全大补配方颗粒进行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对骨髓有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十全大补配方颗粒可促进骨髓细胞从G0/G1期向S期以及S期向G2/M期转化,升高其增殖指数;抑制骨髓细胞凋亡;上调骨髓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十全大补配方颗粒可通过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抑制骨髓细胞凋亡,提高骨髓细胞增殖指数,从而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作者:石娅萍;黄茜;郑轶峰;祝彼得;郭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1].患者由于机体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类代谢均出现异常,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极易并发各种感染,而当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治愈率.为了进一步了解此类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医院对近两年住院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春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确诊为慢性淤胆型肝炎的患者90例,随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5例,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2周为1个疗程.以肝功能作为评价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在治疗后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TBIL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轻度或中度异常,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移酶(GG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实验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2.2%,显著高于对照组66.7%(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TBI-LI、ALT、AST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而ALP、GGT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好,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张建军;张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油微乳中桂皮醛含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33:67),检测波长285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桂皮醛在28.8~100.8μg/ml(R2=0.999 9)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29%,RSD为1.45%.结论 HPLC测定桂皮醛方法便捷、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肉桂油微乳含量的测定.
作者:易醒;李莉;肖小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阐述了发根农杆菌中Ri质粒诱导毛状根形成的机制;分析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生产、转基因研究、种质保存和良种繁育等方面的应用;探讨了影响毛状根形成的因素;后预测了毛状根培养技术在中草药中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爽;潘少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穿蛭膏对骨关节炎模型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用药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均用Hulth法建立实验性骨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后用药组穿蛭膏右膝关节外敷,3d1次,4周后实验家兔摄取侧位X线片并采用放免法检测关节冲洗液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用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用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和TNF-α的含量水平下降(P<0.05).结论 穿蛭膏对骨关节炎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曲保忠;杨帆;孙鹏飞;王新成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制定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标准(MRLs).方法 采用醋酸乙酯冰浴超声提取,SPE活性炭固相萃取柱净化除杂质,GC-NPD法检测药材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结果 建议将黄连药材及其炮制品中有机磷类农药大残留限量规定为:甲胺磷:不得检出、敌敌畏:0.2μg/g;乙酰甲胺磷:0.5μg/g;乐果:0.2μg/g;马拉硫磷:0.5μg/g;杀扑磷:2.0μg/g;对硫磷:不得检出;二嗪农:0.2μg/g;乙硫磷:0.5μg/g;甲基对硫磷:不得检出;久效磷:不得检出;氧化乐果:0.05μg/g.结论 该研究为生产绿色中药和保障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余春梅;武小赟;李铁钢;喻强;阳勇;罗维早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分析真武汤与方中生姜和白术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真武汤、生姜、白术和生姜白术阴性样品的挥发油,并通过GC-MS联用技术对其进行分析鉴定和比较研究.结果 真武汤全方共鉴定出82个成分,生姜挥发油鉴定出51个成分,白术挥发油鉴定出21个成分,生姜白术阴性样品鉴定出10个成分,其中真武汤全方挥发油鉴定出的成分占其挥发油样品总含量的80.6%,生姜为91.5%,白术为57.5%,生姜白术阴性样品为91.4%.结论 真武汤挥发油主要来自生姜和白术,其他三味药材挥发油成分较少.
作者:罗国安;应旭辉;李莎莎;韩凌;王义明;卢传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腧穴配伍是临床治疗疾病的有效措施,腧穴配伍可达到协同增效作用、拮抗作用,临证时如合理使用腧穴配伍方法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及副反应,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配伍不当则可能影响疗效,因此穴位配伍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配穴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黄慧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导致伊贝母种子在自然环境下发芽率低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去皮、高温刺激,切除胚乳,流水冲洗等物理方法或GA3,硫脲,KT等化学试剂处理种子.结果 发现去皮与切除胚乳的方法均能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达到90.0%左右,外源激素和高温刺激效果也较大,均超过50.0%.结论 贝母种子属于种皮休眠和胚休眠的双重类型,物理方法和化学试剂对其破除休眠作用明显.
作者:马生军;沙红;包晓玮;马建荣;王颖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红舌与证素的关系,促进中医诊断规范化的发展.方法 随机选取当代的全国295位著名中医专家的7680例医案,统计红舌在7680例当代名医医案中出现的频数、频率以及红舌涉及各种证素的频数、频率,并选择红舌涉及频率高的几种证素,对它们各自出现红舌的比率采用X2检验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2536例红舌病例中,出现频率高的病位证素是肝、肾、脾、胃,肝的病例中出现红舌的比率高于肾、脾、胃(P<0.01);红舌病例中,出现频率高的病性证素是热、阴虚,红舌在热、阴虚病例中出现的比率亦高于其他病性证素(P<0.01).结论 红舌与病性证素热、阴虚及病位证素肝的关系较为密切.
作者:戴芳;唐亚平;龚超奇;王飞;周艳;朱文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优选云南松松针中莽草酸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选莽草酸佳提取工艺,考察料液比、提取次数、时间及温度对莽草酸收率的影响.结果 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25℃,料液比为1:25,提取3次,提取时间40 min,莽草酸的收率为3.47%.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周萍;雷娇;刘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毛叶丁香醇提物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联苯双酯),毛叶丁香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采用CCl4法建立急性肝损伤实验动物模型.观察毛叶丁香醇提物对实验大鼠血清中ALT,AST,T-BIL,TP等含量、肝脏系数和胸腺系数以及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ALT和AST显著升高(P<0.05或P<0.001)、肝系数明显增大(P<0.05)、胸腺系数明显降低(P<0.05).毛叶丁香醇提物各剂量组可明显降低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水平(P<0.05);也可降低AST水平,低、中剂量组作用显著(P<0.05或P<0.01);也可降低T-BIL含量,但不具统计学意义;未见能明显影响肝脏系数,但可使胸腺系数增大至接近正常,低剂量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检查也显示其保肝作用.结论 毛叶丁香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杜景霞;吴银屏;付银峰;张志罡;赵炎;李月华;王建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超微粉碎技术对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水溶性蛋白质、胆固醇、总磷脂为考察指标,采用高效液相(HPLC-ELSD)、分光光度法比较麋鹿角超微粉与普通粉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变化.结果 麋鹿角超微粉水溶性蛋白质为普通粉的1.41倍;总胆固醇和游离胆固醇分别为普通粉的1.2、1.57倍;总磷脂为普通粉的2.53倍.结论 超微粉碎可提高麋鹿角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率,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平;王丽娟;刘训红;丁玉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对仁东道地大蒜的挥发成分进行综合的研究.方法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源自玉林市仁东镇8个不同自然村的大蒜中的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 共分离出大约30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22个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99%,主要成分为二烯丙基二硫醚(28%~33%)和甲基烯丙基硫醚(13%~19%).结论 8 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化学成分的种类基本相同,但相对含量存在着较大差异性.主成分分析-马氏距离法和偏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8个自然村的大蒜油可以分为3类.
作者:周能;周振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及益气活血通络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弥可保组,并设正常对照组.检测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调控基因发生变化,中药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及弥可保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通络中药通过对糖尿病大鼠坐骨神经细胞凋亡及调控基因的表达的调节作用,从而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作者:钟慧群;张文风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