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赛雷;邵峰;刘荣华;任刚;黄慧莲;陈石生;史晓伟
目的 以无花果为试材,对所提取的粗多糖样品进行抗氧化能力检测并用硫酸-蒽酮比色法测定其含量.方法 分别研究不同浓度样品的总还原能力、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并用FRAP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以维生素C及BHT为对照.结果 100μg·ml<'-1>的无花果粗多糖可抑制过氧化物MDA的生成,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达85.39%,同时总还原能力比BHT高42.02%,FRAP法测得的抗氧化能力与维生素C接近,且均比BHT的活性强.结论 该结果表明无花果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化学反应生成的的活性氧自由基具有显著的清除作用.
作者:邱松山;姜翠翠;谭振钟;李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综合评价研究近年来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医疗质量管理、医院综合效益管理、药物研究、临床调查研究、病因学研究、诊断性研究、临床疗效评价和评价指标的筛选及赋权等方面有所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合理选择综合评价方法十分重要.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李素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消化道肿瘤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较高,常伴发癌性腹水,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纵观目前对于治疗现状来看,手术仍是其主要手段,然而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消化道肿瘤病患者逐年增加,而老年期患者不可避免的在生理功能、代谢水平及形态结构等方面均已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从而导致其对体内外异常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性及代偿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患者因存在贫血、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的状况,导致对手术的耐受性及愈合能力下降,进而影响机体康复,从而使术后并发症增加,死亡率增加[2].
作者:胡星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不同寄主植物来源的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方法 采用RP-HPLC法对桑寄生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进行测定,槲皮苷采用甲醇超声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乙腈-水(18:82)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 nm;槲皮素采用甲醇-盐酸(4:1)回流提取,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甲醇-0.05%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槲皮苷与槲皮素的线性范围0.35~3.5μg(r=0.999 9)与0.41-4.1 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2%与100.4%,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茎枝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0.14 mg/g与0~0.85 mg/g不等,药材叶槲皮苷与槲皮素含量为0.41~2.48 mg/g与2.42~6.89 mg/g不等.结论 寄主植物不同桑寄生药材槲皮苷与槲皮素的含量明显不同,药材的槲皮苷与槲皮素主要存在于药材叶中,茎枝中的含量较低,有的寄主的桑寄生茎枝中甚至检测不到槲皮苷与槲皮素.
作者:张协君;朱开昕;赵明惠;裴河欢;李永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心肌组织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浓度的检测,观察木犀草素对SHR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及NF-кB表达的影响.方法 木犀草素低、中、高剂量组(Luteolin)(10,20,40 mg·kg<'-1>·d<'-1>)、卡托普利组(Captopril)(10 mg·kg<'-1>·d<'-1>)、模型阴性对照组(SHR),每组均8只,WKY大鼠8只做为正常对照组(WKY).灌胃8周后处死,检测其血压、心肌组织内ET-1及NO的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NF-кB p65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木犀草素组低、中、高各剂量组和SHR组血压均高于WKY组,(P<0.05),各剂量组血压和Captopril组均低于SHR组,(P<0.05);给药后木犀草素各组心肌组织AngⅡ浓度、ET-1浓度较SHR组有显著下降(JP<0.05);心肌组织NO浓度较SHR组有显著升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犀草素各剂量组大鼠肺组织NF-кB p65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犀草素能降低SHR大鼠血压,降低SHR大鼠心肌组织AngⅡ浓度和ET一1浓度;升高SHR大鼠心肌组织NO浓度,下调NF-кB p65蛋白的表达,从而产生保护心肌组织的作用.
作者:吕立华;吕林华;张玉碧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NF-кB和Hsp70的表达,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姜黄素实验组、缺血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24只,前两组经夹闭左右肾动脉之间腹主动脉制作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缺血前10 min舌下静脉注射20 mg/kg姜黄素;模型组缺血前10min舌下静脉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经舌下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再灌注3,12,24,72 h不同时间点各取6只大鼠腰段脊髓组织,分别经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NF-кB和Hsp70的表达.结果 NF-кB、Hsp70在前两组脊髓组织中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对各时间点脊髓组织中NF-кB表达的抑制率分别是13.12%,15.14%,19.18%和18.02%;同时可诱导Hsp70蛋白的表达,对Hsp70的诱导率分别为10.40%,12.71%,15.95%和13.18%.结论 姜黄素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可抑制早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调控Hsp70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付健;韦波;范洪伟;丁磊;殷钢;马玉林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制剂疏血通注射液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未经溶栓治疗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依达拉奉治疗组和单用依达拉奉治疗作为对照,在常规基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用疏血通6 ml/次,1次/d,加依达拉奉30 mg,配液2次/d,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0 d为一个疗程.依达拉奉组30 mg/次,2次/d,连续给药10 d为一个疗程.结果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单用依达拉奉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3.3%,两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塞,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根<[1]>.主产于甘肃东南部岷县(秦州),陕西、四川、云南、湖北等地亦产,多栽培.1 当归相关研究1.1 历史研究当归的运用历史已有数千年,古人一直把它当作妇女调经要药.
作者:詹珂;沈涛;唐英明;罗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研究不同采收期对半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半夏采收期.方法 设3个采收期,测定各采收期半夏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总生物碱含量.结果 3个采收期之间半夏产量存在着显著和极显著差异,8月22日采收半夏,其产量和总生物碱含量较高.结论 在喀斯特温凉气候区,半夏适宜采收期为8月下旬.
作者:王海玲;梅艳;王孝华;阮培均;赵明勇;张俊;周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从鹰嘴豆中分离纯化得到α-淀粉酶抑制剂(α-AI),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征及其化学稳定性,为其开发为降糖减肥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CM-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α-AI;通过在不同底物及抑制剂浓度下的酶反应速度,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征;通过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的抑制活性,研究其对温度及pH的稳定性.结果 纯化得到-相时分子质量约为40.4 kDa的α-AI糖蛋白,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为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i=3.14×10<'-6>mol·L<'-1>;鹰嘴豆α-AI在pH 3.0~11.0,在80℃下作用30 min后其抑制活性仍保持85%左右.结论 从鹰嘴豆中分离得到的α-淀粉酶抑制剂对α-淀粉酶具有较高的抑制活性,对温度及pH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其作为一种安全、天然降糖药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刘晓洁;刘同祥;张宗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健脾活血法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取Wistar大鼠50只,雄性,随机选1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按25mg/kg经左下腹注射柠檬酸缓冲液,其余35只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加高脂饮食造成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以健脾活血方(自拟)灌胃,1次/d,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1次/d.19周末处死大鼠,取肝脏制备电镜标本,并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电镜下,模型组大鼠肝细胞核浓缩,部分细胞膜呈浅褐色,胞浆疏松,细胞周围有脂肪组织空泡;治疗组大鼠肝细胞核居中,胞浆丰富,细胞膜呈深褐色.治疗组大鼠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nsR)阳性表达率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健脾活血法能够提高大鼠InsR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
作者:郝贤;付雪艳;赵力维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复方六月青(CLYQ)对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诱导麻鸭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DHBV诱导广西麻鸭乙型肝炎病毒肝损伤模型.于用药前(T<,0>)、用药7 d(T<,7>),14 d(T<,14>)及停药后3 d(P<,3>)分别检测鸭血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用药后CLYQ中、高剂量组鸭血清ALT和AST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且有量效和时效关系.鸭肝脏病理学检查表明CLYQ对DHBV引起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结论 CLYQ可有效地保护DHBV诱导麻鸭肝损伤.
作者:张士军;陈兆霓;林兴;黄建春;李勇文;黄仁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独角莲对宫颈癌的治疗作用,揭示其抑癌机理.方法 利用独角莲根茎水提物,作用宫颈癌Hela细胞株,通过噻唑氮蓝比色实验(MTT)、流式细胞仪(FCM)和Western blot分析,研究独角莲对细胞增殖和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 独角莲对Hela的增殖抑制率为65.08%.并能引起凋亡细胞的增加,成剂量依赖性,作用72 h后的凋亡率高达24.5%.Western blot检测Hela细胞经不同浓度的块茎提取液处理48 h后,caspase-3蛋白表达逐渐增强.独角莲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上调Hela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结论 独角莲是一种在宫颈癌治疗上有前景的中草药.
作者:何秀霞;张春兰;何乃彦;于源华;张淑华;葛淑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对新疆地产野生全裂叶阿魏Ferula dissecta(Ledeb.)Ledeb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 采用性状、显微及紫外吸收光谱法为该药进行初步鉴定研究.结果 全裂叶阿魏根、叶柄、苞片及叶横切面存在大量树脂道;根粉末中有散在草酸钙簇晶,叶粉末中有短扁圆形的非腺毛.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全裂叶阿魏的生药学鉴定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作者:丁旭;谭勇;刘纪杉;赵文彬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IAD)患者网络瘾自评分及心理健康状况,为IAD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80名IAD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进行网络瘾自评量表及SCL-90量表测评及分析.结果 IAD组网络瘾自评量表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D组SCL-90量表总分、阳性感受分及10项因子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全国成年人常模相比,IAD组强迫、偏执两项因子高于全国常模(P<0.05);IAD组总分≥160的例数和因子分≥2的例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大学生IAD患者在心理问题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作者:朱天民;叶桦;金荣疆;李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黄芩汤方对混合性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大鼠氧化应激和胃肠激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时照组、黄芩汤组.假手术组行伪手术,其余各组采用食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2周后,假手术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西药组大鼠灌胃莫沙必利(0.175 mg/ml),黄芩汤组给予黄芩汤浓缩液(0.618 g/ml)治疗.每周空腹称质量1次.术后5周处死全部大鼠,取全段食管称重后计算食管系数,肉眼观察做大体评分,并作组织病理学观察;制备食管组织匀浆,测食管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醇(MDA)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浆中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结果 较模型组,黄芩汤组大鼠的体质量增加值显著,食管系数降低明显,食管大体及病理组织评分改善.同时与模型组比较,黄芩组能降低食管中MDA含量和提高食管SOD活力,可升高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TL)水平且降低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结论 黄芩汤方能提高大鼠抗氧化能力,保护食管黏膜,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制止胃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具有防治大鼠反流性食管炎的作用.
作者:刘小河;马艳红;傅延龄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玉郎伞多糖(YISPS)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考察YLSPS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瘤率、荷瘤小鼠免疫器官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影响;MTT法检测YLSPS对荷瘤鼠、正常BALB/c及裸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检测YLSPS对TNF-α、IL-6、IFN-γ、IL-2的影响.结果 YLSPS各剂量组(0.15,0.3,0.6 g·kg<'-1>)治疗小鼠S<,180>实体瘤的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9.7%,41.3%,52.6%;可提高荷S<,180>小鼠的脾脏和胸腺指数,可明显升高CTX降低的免疫器官指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强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而对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无明显影响;能促进免疫细胞分泌TNF-α、IL-6、IFN-γ和IL-2.结论 YLSPS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活性,其作用的靶细胞可能是T淋巴细胞与巨噬细胞,而对B淋巴细胞没有影响.
作者:蔡文娥;张绪东;黄仁彬;王乃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修复中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4周龄雄性昆明小鼠,无菌条件下去除双侧触须部表皮,将小鼠分为实验对照组,表皮生长因子(EGF)阳性药物对照组,龙血竭内服+外用组,术后1,3,5,7 d取材,常规病理切片及VEGF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创面修复1~3 d,龙血竭有显著的抗炎作用,5~7 d龙血竭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胶原纤维分泌.3 d时VEGF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龙血竭在小鼠触须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祛淤生肌,促进VEGF表达的作用.
作者:刘爱军;易华;杜标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青蒿琥酯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60例经肾活检确诊的Ⅰ型、Ⅱ型、Ⅲ型L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青蒿琥酯,对照组30例采用雷公藤多苷片,Ⅲ型LN患者均加小剂量强的松(0.5 mg/kg·d),两组均以2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沉、补体C<,3>和C<,4>、IgG、抗ds-DNA抗体、IL-2、CD<,3><'+>、CD<,4><'+>、CD<,8><'+>等指标的变化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青蒿琥酯在总有效率、改善LN症状及部分实验室指标方面与雷公藤多苷片作用相似,但在总显效率、改善全身症状及降低活动性指标、免疫学指标方面显著优于雷公藤多苷片.结论 青蒿琥酯可综合改善LN的关节及全身病变,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黄雪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膝关节强直多好发于膝关节内或关节附近的骨折,制动时间过长或膝关节及周围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笔者通过针刀松解粘连挛缩的组织重新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治疗本病20例,效果显著.
作者:万明智;徐光春;祁本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